贈太僕寺卿南昌知縣江君家傳

此篇寫的是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南昌教案,盛讚江召棠嚴拒帝國主義者的無理要求,以死殉國的凜然大義,同時對帝國主義者的兇殘橫暴也進行了譴責,表現了作者的反帝愛國思想。在清廷對帝國主義者忍辱退讓的情況下,由於作者的封建正統立場,行文委婉,不能做更為慷慨激烈的陳述,因此氣勢不足。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贈太僕寺卿南昌知縣江君家傳
創作年代:清代
作者:馬其昶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江君諱召棠,字雲卿,桐城人,官江西南昌縣知縣。光緒卅二年正月壬寅(1),法國教士王安之置酒天主堂,脅以事(2),不從,被刺死。民大嘩,焚毀三教堂,殺安之,西國士女遇害者九人,巡撫以下坐罷職。自教案以來(3),未有禍烈如此者也。先是,三十年夏,新昌縣棠浦民龔姓與教民閧(4),訛言棠浦叛。大吏以兵至,未遽動。龔姓抗不服,聚眾數千,洪江會匪乘間陰煽之(5),相持數月,勢洶洶。議者遂主剿。大吏慎其事,檄君往。君單騎馳人村,曉諭禍福,龔姓長老感測泣,立繳兵械,縛首從三人至,定監禁罪,事得解。而安之猶以民弱,一用兵可立威,憾君庇民,議罪輕,無能懲後,謂繼此荏港、新建、高安三教案(6),胥由此起,時時誚讓(7)。至是折柬招君飲(8)。君入而門閉,從者在外。酒半,出片紙,書三事,強君署名。一、加抵龔姓罪,一、償款十萬,一、釋荏港教民逮系在獄者。君以死拒。安之曰:“君死易耳!”即持刀剪向君。君知不可理喻,陽起鏇(9),欲出不得,趨旁室,與教堂司事劉宗堯言,宗堯漫不應,安之亦至。久之,啟門出。從者入見,則君已流血被體,刺喉不殊(10),不能言。以意索紙筆,自書安之暨二教民謀殺狀;且言“從宦久,薄得民譽,懼身死,愚民激義憤仇教,貽國際憂(11),惟長官加意焉。”君傷未即死,還署,食飲從喉出。民日詣問起居(12),知不可起。而安之猶陽陽乘輿出入巡撫署(13),民見之益憤。丙午,遂群起毀教堂,安之遁,民追刺之死。又四日,庚戌,君卒。於是自巡撫至士民皆走吊哭,而上高、臨川民各哭於所建生祠(14)。初,君歷任新建、廬陵、德化諸縣(15),皆有績,大吏奏加三品銜,以知府用。而南昌再至,竟死於職。詔遣津海關道梁敦彥偕法參贊戴端貴馳抵南昌定讞(16)。法參贊堅不承安之謀殺,謂知縣死由自刎,不得議,索撫教士銀二十五萬兩,朝廷顧邦交,曲從之。然於君之死事,未嘗不嘉其忠,追贈太僕寺卿。所在之地往往開會追悼,亦聽民為之,不禁止也。君所涖皆壯縣(17),公私饒阜,事所應舉,無不為。又值革新之際,一傾橐辦治(18),務使聲實出時上。歿後,家無余貲。年六十二。馬其昶曰:南昌之獄,議者齗齗致辯(19),唯自刺與謀殺殊耳。夫杯酒談宴,自糜頂踵(20),事理所必無者也。就令有之,慷慨引決(21),不枉吾民(22),不愈彰其美哉?向使稍存懦忍之念(23),謾辭應之,固未嘗不得生。以君智略,不出此者,慮清議擬其後(24),亦不知禍烈果至是也。君在當時,最號為趨時識變,而交涉事又素習,乃卒以此喪其軀,遂凜凜稱義烈矣(25)。

作品注釋

(1)光緒卅二年:1906年。
(2)脅:逼迫。
(3)教案:鴉片戰爭以後,英、法、美、德等帝國主義國家利用與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加緊派遣天主教和基督教教士深入中國各地進行侵略活動。這些教士及少數中國教民倚仗帝國主義勢力,在許多地方為非作歹,經常激起廣大人民民眾及少數統治階層人士的愛國義憤,起而圍攻搗毀教堂,懲辦非法教士。這樣的事件,在當時被稱為教案。
(4)新昌縣:今江西省宜豐縣。閧:武鬥。
(5)洪江:應為“洪州”。隋代置洪州,轄境為江西省西北部修水、錦江流域一帶,治所在今南昌市。會:指天地會、哥老會等民間會黨組織。由於清代多次發生以會黨成員為骨幹的人民起義,故統治階級誣稱會黨民眾為“會匪”。
(6)荏港:鎮名,在南昌市南。新建、高安:俱江西省縣名,在南昌市西。
(7)誚(qiào俏)讓:譴責。
(8)折柬:亦作“折簡”,寫信。
(9)鏇:小便。
(10)不殊:不死。
(11)始:遺留。
(12)詣:前往。
(13)陽陽:安然自得的樣子。
(14)上高、臨川:俱江西省縣名。生祠:舊時為活著的人建立的祠堂。這裡指人們在江召棠生前為他建立的祠堂。
(15)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德化:今江西省九江市。
(16)津:今天津市。海關道:鴉片戰爭後管理海關的官員。定讞(yàn燕):審理定案。
(17)壯縣:大縣。
(18)囊橐(tuó沱):口袋。這裡指口袋裡所有的銀錢。
(19)齗齗(yín銀):爭辯貌。
(20)糜:毀傷。頂:頭頂。踵(zhǒng腫):腳後跟。這句意為毀傷自己的身體。
(21)引決:亦作“引訣”,自殺。
(22)柱:冤屈。
(23)濡(rú如)忍:軟弱。
(24)清議:公正的輿論。擬:比擬,引申意為評價。
(25)廩廩:通“凜凜”,威嚴可畏的樣子。

作品賞析

此篇寫的是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南昌教案,盛讚江召棠嚴拒帝國主義者的無理要求,以死殉國的凜然大義,同時對帝國主義者的凶殘橫暴也進行了譴責,表現了作者的反帝愛國思想。在清廷對帝國主義者忍辱退讓的情況下,由於作者的封建正統立場,行文委婉,不能做更為慷慨激烈的陳述,因此氣勢不足。這是馬其昶許多作品中都存在的問題。

作者簡介

馬其昶(1855—1930),字通伯,晚號抱潤翁,安徽桐城人,桐城派末期代表作家。光緒年間(1875—1908)曾任學部主事,後任京師大學堂教席。馬氏的思想是正統儒家思想,有明顯的保守性,但他經歷了清末的變法維新運動和辛亥革命,時勢對他有所影響。他在清末有一定的改良要求,在民初曾反對袁世凱稱帝,但不激烈。其散文創作固守古文規範,新文化運動對他沒有任何觸動。他雖然沒有像林紓那樣發表過反對新文化運動的言論,但他晚期的創作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與時代不相協調。著有《抱潤軒文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