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齊紀·魏遷洛陽

本文闡述了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故事,表達了遷都與其說是一次遷都,不如說是鮮卑政權的一次全面漢化改革運動。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永明十一年)魏主以平城①地寒,六月雨雪,風沙常起,將遷都洛陽;恐群臣不從,乃議大舉伐齊②,欲以脅眾。齋於明堂左個③,使太常卿王諶筮④之,遇“革”,帝曰:“‘湯、武革命⑤,應乎天而順乎人。’吉孰大焉!”群臣莫敢言。尚書任城王澄⑥曰:“陛下奕葉重光⑦,帝有中土;今出師以征未服,而得湯、武革命之象,未為全吉也。”帝厲聲曰:“繇云:‘大人虎變’⑧,何言不吉?”澄曰:“陛下龍興已久,何得今乃虎變!”帝作色曰:“社稷我之社稷,任城欲沮⑨眾邪!”澄曰:“社稷雖為陛下之有,臣為社稷之臣,安可知危而不言!”帝久之乃解⑩,曰:“各言其志,夫亦何傷!”

既還宮,召澄入見,逆①謂之曰:“向者《革卦》,今當更與卿論之。明堂之忿,恐人人競言,沮②我大計,故以聲色怖文武耳。想識朕意。”因屏③人,謂澄曰:“今日之舉,誠為不易。但國家興自朔土,徙居平城;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今將移風易俗,其道誠難,朕欲因此遷宅中原,卿以為何如?”澄曰:“陛下欲卜宅④中土,以經略四海⑤,此周、漢之所以興隆也。”帝曰:“北人習常戀故⑥,必將驚擾,奈何?”澄曰:“非常之事,故非常人之所及。陛下斷自聖心,彼亦何所能為!”帝曰;“任城,吾之子房⑦也!”

六月,丙戌,命作河橋,欲以濟師。

(九月)戊辰,魏主濟河①;庚午,至洛陽。

魏主自發平城至洛陽,霖雨②不止。丙子,詔諸軍前發。丁丑,帝戎服③,執鞭乘馬而出。群臣稽顙④於馬前。帝曰:“廟算⑤已定,大軍將進,諸公更欲何雲?”尚書李沖等曰:“今者之舉,天下所不願,唯陛下欲之。臣不知陛下獨行,競何之也!臣等有其意而無其辭,敢以死請!”帝大怒曰:“吾方經營天下,期於混壹⑥,而卿等儒生,屢疑大計;斧鉞有常⑦,卿勿復言!”策馬將出,於是安定王休等並殷勤泣諫。帝乃諭群臣曰:“今者興發不小,動而無成,何以示後!朕世居幽朔,欲南遷中土;苟不南伐,當遷都於此,王公以為何如?欲遷者左,不欲者右。”安定王休等相帥如右。南安王楨進曰:“‘成大功者不謀於眾。’今陛下苟輟⑧南伐之謀,遷都洛邑,此臣等之願,蒼生之幸也。”群臣皆呼萬歲。時舊人雖不願內徙,而憚於南伐,無敢言者;遂定遷都之計。

李沖言於上曰:“陛下將定鼎①洛邑,宗廟宮室,非可馬上行游以待之。願陛下暫還代都②,俟群臣經營畢功③,然後備文物、鳴和鸞④而臨之。”帝曰:“朕將巡省州郡,至鄴⑤小停,春首即還,未宜歸北。”乃遣任城王澄還平城,諭留司百官以遷都之事,曰:“今日真所謂革也。王其勉之!”帝以群臣意多異同,謂衛尉卿⑥、鎮南將軍於烈曰:“卿意如何?”烈曰:“陛下聖略淵遠,非愚淺所測。若隱心而言,樂遷之與戀舊,適中半耳。”帝曰:“卿既不唱異,即是肯同,深感不言之益。”使還鎮平城,曰:“留台庶政⑦,一以相委。”

作品注釋

①魏主: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也稱元宏,鮮卑人。執政期間,對北魏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習俗等各方面,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魏的都城。

②齊:南朝的齊。

③齋於明堂左個:在明堂南廂的東頭大廳。明堂,古代帝王頒布政令,接受朝覲和祭祀天地諸神以及祖先的場所。

④太常卿:官名,秦置奉常,漢改名太常,掌宗廟禮儀,兼選試博士。其後為專掌祭祀禮樂之官。北魏稱太常卿。諶:(chén)。筮(shì):古代用蓍草占卜的一種迷信活動。

⑤湯、武革命:商湯討伐夏,周武王討伐商,都是改朝換代的征伐。這是革卦的卦辭。

⑥任城王澄:拓跋澄,孝文帝叔父,北魏遷都的重要支持者。

⑦奕葉重光:指孝文帝繼承北魏先世光輝的基業。奕葉,即奕世,累世。重光,比喻累世盛德,輝光相承。

⑧繇(yáo):《易經》的“繇辭”,即卜辭。大人虎變:比喻居上位者出處行動變化莫測。虎變,如虎身花紋的變化。

⑨沮:動詞,令……沮喪。

⑩解:消失,消解。

①逆:迎上前去。

②沮:同“阻”,阻撓。

③屏(bǐnɡ):屏退,讓人退下。

④卜宅:選擇住地。這裡指遷都。

⑤經略四海:經營治理天下。

⑥習常戀故:習慣於舊有的、已經成為常例的事物,戀舊。

⑦子房:張良,漢初劉邦的謀臣。

①濟河:渡河。

②霖雨:連綿大雨。

③戎服:穿著軍服。

④稽顙(sǎnɡ):古代一種跪拜禮,屈膝下拜,以額觸地,表示極度的虔誠。

⑤廟算:朝廷確定的謀略。

⑥混壹:統一天下。

⑦斧鉞有常:斧和鉞,古代兵器,用於斬刑。這裡借指重刑。常,規矩,規則。

⑧輟(chuò):停止,停息。

①定鼎:這裡指遷都。

②代都:即平城。

③俟(sì):等。經營畢功:指建設都城的工程結束。

④備文物、鳴和鸞:準備好車駕及典章文物(迎接孝文帝)。和鸞,古代車上的鈴鐺。掛在車前橫木上稱“和”,掛在軛首或車架上稱“鸞”。

⑤鄴(yè):今河北臨漳境內。

⑥衛尉卿:官名,統率衛士守衛宮禁。

⑦留台庶政:平城政府中的各種政務。

作品譯文

永明十一年(493年),魏孝文帝因為平城寒冷,六月都會下雪,又常有風沙,因此想要遷都洛陽;但擔心群臣不願意,於是聲言要大舉伐齊,以此脅迫眾人。在明堂齋戒,讓太常卿王諶占卜,得出“革”卦,孝文帝說:“革卦就是‘湯、武革命,順乎天命應乎人心’。這是大吉!”群臣不敢說話。尚書任城王拓跋澄說:“陛下繼承了先世的光輝基業,在中原稱帝;如今出兵征伐還未臣服的敵寇,就得到表示湯、武革命的卦,這不算是全吉。”皇帝厲聲說:“繇辭說:‘王者出處行動變化莫測,就如同虎身上的花紋一樣’,怎么不吉啦?”拓跋澄答道:“陛下龍興已久,怎么現在又出來虎變呢?”孝文帝怒道:“社稷是我的社稷,任城王是想令眾人沮喪嗎?”拓跋澄說:“社稷雖為陛下所有,但臣為社稷之臣,怎么能明知危險而不說話。”過了很久皇帝才平息怒氣,說:“不過是各自表明心意而已,也沒什麼關係。”

孝文帝回宮後召拓跋澄入見,迎上前去對他說:“上次說的《革卦》,我現在和你再重新討論一下。明堂上我之所以發怒,是因為怕人人競相發言,破壞我的大計,所以故意疾言厲色,不過為了震懾百官罷了。想必你能了解我的心意。”孝文帝讓隨從退下,對拓跋澄說:“今日之事實在是不容易,但國家在北方興起,遷都到平城,此地是適合打仗的地方,不適合推行文治。如今要移風易俗,實在艱難,朕因此想遷都中原,你有什麼看法?”拓跋澄說:“陛下想遷居中原,以經營天下,這本來就是周、漢兩朝之所以能夠興盛的原因。”孝文帝說:“北人風俗戀舊保守,知道之後必定驚擾,阻力重重,你有什麼辦法?”拓跋澄說:“不平凡的事,本身就不是平凡的人可以辦得到的,陛下乾綱獨斷,反對的人又能做什麼呢?”孝文帝說:“任城王真是我的張良。”

六月,丙戌,孝文帝下令建造黃河上的橋,準備出師時渡河用。

九月戊辰,孝文帝渡過黃河,庚午至洛陽。

孝文帝自平城出發到洛陽,雨一直連綿不止。丙子,下詔諸軍出發。丁丑,孝文帝穿著戰袍,執鞭乘馬出來。群臣聚集在他的馬前磕頭攔阻。皇帝說:“朝廷的大計已定,大軍就要出發,諸公還想說什麼?”尚書李沖等人說:“陛下現在的征伐,天下人都不願意,只合陛下自己的心意,臣不知陛下如此獨斷專行,究竟為什麼?臣等不願陛下出征,但不知道該說什麼來阻止陛下,只有以死相勸。”孝文帝大怒說:“我正在經營天下,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完成統一大業,而你們這些儒生,屢屢懷疑我的大計;斧鉞不饒人,你們就不必再說了。”策馬將行,這時安定王拓跋休等都懇切地哭諫皇帝放棄出征。孝文帝於是對群臣說:“如今做出這么大的場面,最後如果取消征伐,怎么做後人的榜樣?朕世代居住在遙遠的北方,想要南遷到中原;如果不南征,就遷都於此,各位王公以為如何?同意遷都的站在左面,不願意的站到右面。”安定王拓跋休等人一起站到了右面。南安王拓跋楨上奏說:“‘建立大功勳的人不徵求大家的意見。’如今陛下如果能停止南征,遷都洛陽,那么這是臣等的心愿,也是百姓之幸。”群臣高呼萬歲。當時雖然老一輩人都不願遷都,但相比之下更害怕南征,所以沒有敢出來反對的;於是孝文帝就定下遷都之策。

李衝進言:“陛下將定都洛邑,則新都的宗廟宮室,並非立刻可以建成。希望陛下暫回平城,待群臣將都城營造完畢,再具儀仗車駕,迎候陛下駕臨。”孝文帝說:“朕要去巡省州郡,在鄴城稍作停留,初春就會回洛陽,不宜北回舊都了。”於是派遣任城王拓跋澄回平城,將遷都之事告知留下的百官,說:“今日是真正的‘革’了。任城王要好好努力!”孝文帝知道群臣意見不一,對衛尉卿、鎮南將軍於烈說:“你覺得遷都之事如何?”於烈答道:“陛下英明的謀略看得深遠,不是愚笨和淺陋之輩可以猜測得到的。如果誠心來說,願意遷都和懷戀舊地,各占一半吧。”皇帝說:“你既不提出反對,也就是贊同,我深深感念你不說出反對的話的好處。”派他還鎮平城,說:“舊都的一切政務,全都委託給你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