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94.9-1998.7 中山大學本科,主修微生物學,副修計算機套用
1998.9-2001.7 中山大學碩士,主修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2004.1-2007.4 美國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 – Ann Arbor)博士,主修進化遺傳學與基因組學
2007.4-2007.7 美國密西根大學生態和進化生物學系博後
2007.7-至今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2013.1-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長江學者
研究方向
實驗室利用實驗生物學和計算生物學相結合的方法研究基因組學、遺傳學、進化學和系統生物學相關領域的有趣問題。實驗室主要致力於以下4個方面的研究:
(1)進化基因組學:從基因組水平研究一系列分子遺傳和分子進化相關的問題,例如突變的發生與調節,性染色體的演化,基因與基因組結構,細菌耐藥性的遺傳學基礎,基因-基因互作(Epistasis)的特徵與機制,基因多效性(Pleiotropy)的分子機理等。
(2)分子網路:蛋白-蛋白互作(PPI)網路和代謝網路是我們的研究對象。以釀酒酵母和人類細胞為模式,利用基因超表達或基因沉默等干擾技術和FRET等檢測手段,主要關注PPI網路的動態變化,以及網路節點之間的通訊能力及其機制。對於代謝網路,我們主要研究釀酒酵母的葡萄糖發酵(fermentation)和與之對應的腫瘤細胞的Warburg效應。
(3) 腫瘤發生、發展與演化的基因組學:從單個細胞發展到一個腫瘤的過程事實上就是一個短期的細胞演化事件,因此全程觀察這一過程對了解腫瘤的發生、發展的機理非常有價值;不過,由於倫理等方面的原因我們通常只能獲得具體一個或少數時間點的腫瘤樣本,監測一個完整的腫瘤演化過程非常困難。基於此,我們建立了人體外的腫瘤演化模型,從基因組(CGH),外顯子組,包括小RNA在內的轉錄組等不同層面探討由正常細胞到腫瘤所發生的突變和選擇的分子基礎。
(4) 發育的細胞譜系:多細胞生物是從單個受精卵細胞發育而成。Horvitz和Sulston在上世紀70年代末開展的C.elegans的細胞譜系工作是發育生物學的一個里程碑,他們也因此獲得2002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然而,由於技術上的困難,對更複雜的物種特別是與人類密切相關的哺乳動物的細胞譜系我們了解很少。實驗室開發了一套實驗技術來研究小鼠的細胞譜系,第一步的目標是確定小鼠的幾乎所有組織/器官在發育中的相對位置;此外,該技術將催生細胞水平的比較發育學,並在幹細胞研究中極具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