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奧地利作曲家W.A.莫扎特創作的歌劇。4幕。歌劇腳本由義大利詩人L.達·蓬泰根據當時在奧地利被禁演的法國作家博馬舍的同名喜劇改編,1786年首演。伯爵的僕人費加羅要和伯爵夫人的侍女蘇珊娜結婚,喜新厭舊的伯爵也在追求蘇珊娜,對他們的婚姻百般阻撓。費加羅和蘇珊娜為了保衛自己的婚姻幸福,設下了種種圈套來愚弄伯爵,使他當眾出醜。兩人最後圓滿地舉行了婚禮。歌劇對當時貴族統治的社會現實進行了批判和諷刺,讓第三等級的人物以機智勇敢的勝利者的姿態出現在舞台上,通過喜劇性的愛情事件,大膽地提出了反對封建制度的要求。歌劇的音樂充滿樂觀歡快、幽默詼諧的情趣,對劇中人物性格的刻畫和心理的描寫也很出色,重唱的技巧和表現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費加羅的婚姻》又名《狂歡的一天》 ,是《塞維勒的理髮師》的續篇,1778年寫成,1784年演出。是一部喜劇,作者借弗加羅的口揭露封建政治的本質,對封建官僚機構特別是司法機關加以鞭撻。他嘲笑封建專制國家的所謂“出版自由”,抨擊封建專制政府用以鎮壓人民的統治機器,特別是囚禁政治犯的巴士底監獄。在喜劇的結尾,博馬舍寫道,“人民受著壓迫,他們就會詛咒,會怒吼,會行動起來。”作品的戲劇衝突體現了一場非常尖銳的階級鬥爭。費加羅在這場鬥爭中的勝利,意味著第三等級的勝利,法國人民反封建的勝利。
《費加羅的婚姻》一劇於1781年交給劇院,國王路易十六和王家戲劇檢查官對劇本的反封建傾向不滿,禁止公演。博馬舍再次訴諸輿論,終於衝破禁令,於1784年4月27日在法蘭西喜劇院首次公演,這是法國戲劇史上的一件大事。
作品內容
歌劇《費加羅的婚姻》,象一篇獨自成章的交響曲,它運用了傳統的雙主題重複的奏鳴曲式結構原則,但省略了展開部,而代之以情緒一致、逐步推進、把呈示部和再現部緊密聯繫起來的十六小節的快速連線部。這是因為歌劇的主題思想,集中體現在樂觀自信、機智勇敢的費加羅和蘇姍姍身上,序曲就著意表現出這兩個主人公的性格特點。烘托出歌劇自始至終勝利歡樂的情緒和氣氛。
作品背景
博馬舍是18世紀後半葉法國最重要的劇作家。博馬舍喜劇的出現意味著古典主義喜劇向資產階級喜劇的過渡完成。1789年,資產階級革命爆發。資產階級意識到戲劇作為宣傳手段在革命中的作用,提出“戲劇應該教育民眾”的口號。革命派還有意建立人民劇院。1791年1月31日,立憲議會公布取消王室的戲劇審查制度,答應演出自由。本年內有數十家劇院呈請開業,其中的共和國劇院以專門演出支持革命的新劇目而聞名。這時期創作了大批配合或直接宣傳革命和革命戰爭的悲劇和時事劇。資產階級革命使演員終於獲得了公民權,徹底結束了過去受歧視被欺侮的悲慘處境;成立了保護劇作者合法權益的劇作家協會。博馬舍的《費加羅的婚禮》是他在十八世紀三十年代創作了總稱為“費加羅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於1784年4月27日在巴黎法蘭西劇院首演,其時法國正處於大革命的前夕,這部喜劇對揭露和諷刺封建貴族起了很大的作用。雖然這部喜劇在整個歐洲都獲得好評,但奧地利皇帝約瑟夫二世卻禁止在維也納上演這一劇目。莫扎特所請的腳本作家洛倫佐·達·彭特是當時的宮廷詩人,由於他多次出面爭取,最終皇帝於第二年為了緩和國內的一些衝擊而口頭批准改編後的歌劇可以上演。莫扎特用了一年時間譜曲,他在創作這部歌劇時保留了原作的基本思想,那愚蠢而又放蕩的貴族老爺同獲得勝利的聰明僕人之間的鮮明對照即為整個劇情發展和音樂描寫的基礎。
1786年,《費加羅的婚姻》於維也納奧地利國家劇院首演。由於此劇題材敏感,上演期間國內的貴族大為憤慨,皇帝個人雖然很欣賞這部作品,但迫於壓力,曾多次要求莫扎特刪改內容。德語版本於1790年在柏林上演。
《費加羅的婚姻》是莫扎特眾多歌劇作品中最為著名的一部,是莫扎特歌劇中的顛峰之作,也是我國樂迷最為熟悉的一部,創作於1786年的這部歌劇,是欣賞莫扎特歌劇的入門之作。
《費加羅的婚姻》至今仍是各大歌劇院上演次數最為頻繁的歌劇之一,有如天籟的歌聲和錯綜複雜的男女人物關係,宛如角力般、層出不窮的小計謀和角色錯亂的對白,至今仍是許多觀眾念念不忘的經典。讓人眼花繚亂的進行速度,帶出男女之間你來我往的情境、種種約定承諾造成的混亂情形、還有誰對誰唱情歌、誰看誰卻不是誰的有趣故事。隨著近代舞台的技術進步,每一次觀賞此劇時都有全新的體會。
劇情大綱
地點:十七世紀中葉,西班牙塞維亞附近的阿爾馬維瓦伯爵堡邸。形式:4幕28曲,喜歌劇
一個有點雜亂的大房間,幾個箱子擺在正中央,椅子、桌子也都沒安置妥當。原來,這是理髮師費加羅和羅和伯爵夫人的心腹女傭蘇珊娜,他們正忙著準備自己的婚禮。費加羅在安置家具,蘇珊娜則想將結婚的花籃放到鏡子前,
他們悄悄的避開伯爵的注意,他們計畫著未來。因為老爺阿爾馬維瓦伯爵的確蘇珊娜不懷好意,蘇珊娜告訴費加羅要特別小心伯爵的行動。她說:“老爺為什麼把這間離他臥室不遠的屋子給他倆當新房?很值得懷疑。”
這時蘇珊娜因伯爵夫人羅西娜的呼喚而退場,費加羅獨自留在舞台上。他對想像中的老爺阿爾馬維瓦伯爵揮舞著拳頭唱道:“好吧,阿爾馬維瓦老爺!如果你真的想占便宜的話,(伯爵阿爾馬維瓦試圖恢復貴族對農奴的“初夜權”)我也不是好惹的,我會用千方百計來對付你……”費加羅唱完就離開了這間屋子。
巴爾托洛醫生與他的老管家馬爾切琳娜上場,馬爾切琳娜手裡拿著一張舊契約,讀給巴爾托洛醫生聽:“我借了您的錢。如果無力償還,我就和您結婚。”這是費加羅寫的。原來,這老女人很喜歡費加羅,聽說他馬上要結婚了,十分著急,她請來巴爾托洛醫生幫忙,希望能夠找個理由阻止這天晚上的婚禮。
醫生很願意利用這個機會幫助老管家。醫生唱了一段充滿復仇快意的詠嘆調之後,就走了出去。蘇姍娜回來了,看見房間裡的馬爾切琳娜,就是一肚子氣。於是馬爾切琳娜和蘇珊娜展開一場舌戰。這是一首頗風趣幽默的二重唱,結果馬爾切琳娜說不過蘇珊娜,在蘇姍娜勝利的笑聲中氣哼哼地走了出去。
這時,侍僕凱魯比諾垂頭喪氣地上來,他是一個見異思遷的小伙子,對任何女人都中意(這一角色由女高音扮裝)。他對著蘇姍娜唱起了熱情奔放的詠嘆調:《啊!熱烈的情感占有了我》原來,昨天晚上他和園丁的女兒巴巴里娜幽會的時候,被老爺撞見了。老爺大發雷霆,說要把他趕走,這事兒弄得凱魯比諾一晚上都沒睡好,他想請蘇姍娜去和女主人求情,讓老爺別解僱他。看著這個小傢伙愁眉苦臉的樣子,蘇姍娜覺得很好笑,便逗弄起他來。突然門外傳來老爺的聲音。凱魯比諾嚇壞了,蘇姍娜讓他蜷腿坐進一張大扶手椅里,然後用--條毯子把他蓋了起來。
伯爵不知有人在屋子裡,跑進蘇珊娜的房間後,便完全暴露其好色本性,他饞涎欲滴地向蘇姍娜大獻殷勤,弄得蘇姍娜左躲右閃,同時又得防止他坐到那張藏著凱魯比諾的椅子上。這時傳來巴西利奧的聲音,伯爵慌了,他躲在藏著凱魯比諾的那張大扶手椅後面。
巴西利奧是個卑鄙小人,專門在背後說別人的壞話。他走進來,以為室內無人,便放心告訴蘇珊娜說,最近伯爵夫人與侍僕凱魯比諾似乎有曖昧。藏在椅子後面的伯爵一聽,急得跳出來,要巴西利奧趕快說出實情。於是他們唱出三重唱:“伯爵大罵凱魯比諾,說昨天晚上他還看見過他在和巴巴里娜調情,蘇姍娜聽說後便把那被單輕輕地提起來,這下可壞事兒了,凱魯比諾暴露了。伯爵氣得都要瘋了,凱魯比諾則嚇得渾身發抖,經過一陣混亂,凱魯比諾被開除了。門突然開了,費加羅領著一大群人湧進房間,大家手裡都捧著鮮花,他們大聲頌揚伯爵,因為他宣布廢除了奴隸結婚時主人所享有的“初夜權”。伯爵心裡明白,這是費加羅的計謀。無奈地接受了大家的頌揚:“這是我應該做的。今晚你們都來參加費加羅的婚禮吧。”眾人們唱了一首歡樂的合唱之後,就退場了。伯爵則把一肚子的火都撒到了可憐的凱魯比諾身上:“你立刻到軍隊里去當兵!”說完,他怒氣沖沖地走了。
滿面愁容的凱魯比諾,不知該怎么辦才好。費加羅在一邊不但不同情他,還幸災樂禍地唱了起來:“你不用再去做情郎,不用天天談愛情。再不要梳油頭、灑香水,更不要滿腦袋風流艷事。小夜曲、寫情書都要忘掉,紅絨帽、花圍巾也都扔掉。男子漢大丈夫應該當兵,抬起頭來,挺起胸膛,腰挎軍刀,肩扛火槍,你是未來勇敢的戰士……”凱魯比諾對費加羅所講的話毫無興趣,他仍然是滿臉苦相,垂頭喪氣。
作者簡介
博馬舍(1732-1779)原名彼埃爾.奧古斯旦.加隆.出生於巴黎一個鐘錶師的家裡,十歲綴學,從父學習製造鐘錶,因改進鐘錶機件,受到法王路易十五的賞識.他喜愛音樂,是一位出色的豎琴演奏家.曾長期任路易十五的公主們的琴師.他娶富孀為妻,與大銀行家結交,自己也成為蜚聲金融界的富商.他曾被誣告,蹲過監獄.為了保障劇作家的權益,發起組織了法國第一個戲劇作家協會.博馬舍喜歡拉伯雷的諷刺作品和莫里哀喜劇,受拉伯雷的人文主義思想影響很深.他非常推崇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和狄德羅,自稱是他們的學生,伏爾泰死後,他不顧法國政府的禁令,秘密出版了伏爾泰的全集,對法國啟蒙思想在歐洲的廣泛傳播做出了很大貢獻.
博馬舍有一篇很著名的論文《試論嚴肅的戲劇類型》 ,他在這篇文章里提出,必須以一種新的戲劇體裁-正劇(即後來的話劇)來取代古典主義悲劇和喜劇,他認為,嚴肅動人的正劇介乎英雄悲劇和愉快喜劇之間一種戲劇體裁.正劇必須從現實生活中攝取題材,正劇的主人公,不是王公貴族,而是出身“第三等級”的現代的普通人.他很注重戲劇的教育感化作用,認為一個人看完戲從劇院出來,應該比進劇院時更好,更高尚,這些觀點,是對狄德羅關於“嚴肅喜劇”理論的繼承和發展.
“費加三部曲”是博馬舍著名的作品,其中以《費加羅的婚姻》最為成功,1784年公演時,轟動了整個巴黎,被認為是法國戲劇史上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