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買饅頭
家後面市場裡的饅頭攤,做的山東大饅頭非常地道,飽滿結實,有濃烈的麥香。
每天下午四點,饅頭開籠的時間,聞名而來的人就會在饅頭攤前排隊,等候著山東老鄉把蒸籠掀開。
掀開饅頭的那一刻最感人,白色的煙霧陣陣浮出,饅頭——或者說是麥子——的香味就隨煙四溢了。
差不多不到半小時的時間,不管是饅頭、花捲、包於就全賣光了,那山東老鄉就會扯開嗓門說:“各位老鄉!今天的饅頭全賣光了,明天清早,謝謝各位捧場。”
買到饅頭的人歡天喜地地走了。
沒買到饅頭的人失望無比地也走了。
山東老鄉把蒸籠疊好,覆上白布,收攤了。
我曾問過他,生意如此之好,為什麼不多做一些饅頭賣呢?
他說:“俺的饅頭全是手工製造,賣這幾籠已經忙到頂點了,而且,賺那么多錢乾什麼?錢只要夠用就好。”
我只要有空,也會到市場去排隊,買個黑麥饅頭,細細品嘗,感覺到在平淡的生活里也別有滋味。
有時候,我會端詳那些來排隊買饅頭的人,有的是家庭主婦,有的是小販或工人,也有學生,也有西裝筆挺的白領階級。
有幾次,我看到一位在街頭拾荒的人。
有一次,我還看到在市場乞討的乞丐,也來排隊買饅頭。(確實,六元一個的饅頭,足夠乞丐飽食一餐了。)
這么多生活完全不同的人,沒有分別地在吃著同一個攤子的饅頭,使我生起一種奇異之感: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因角色不同而過著相異的生活,當生活還原到一個基本的狀態,所有的人的生活又是多么相似:誕生、吃喝、成長、老去,走過人生之路。
我們也皆能品嘗一個饅頭如品嘗人生之味,只是或深或淺,有的粗糙,有的細膩。我們對人生也會有各自的體驗,只是或廣或窄,有的清明,有的渾沌。
但不論如何,生活的本身是值得慶喜的吧!
就像饅頭攤的山東人,他在戰亂中度過半生,漂泊到這小島上賣饅頭,這種人生之旅並不是他少年時代的期望,其中有許多悲苦與無奈。可是看他經歷這么多滄桑,每天開蒸籠時,卻有著歡喜的表情,有活力的姿勢,像白色的煙霧,麥香四溢。
每天看年近七旬的老人開蒸籠時,我就看見了生命的慶喜與熱望。
生命的潛能不論在何時何地都是熱氣騰騰的,這是多么的好!多么的值得感恩!
作者簡介
林清玄(1953—),筆名秦情、林漓、大悲等。中國台灣高雄人。畢業於中國台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曾任中國台灣《中國時報》海外版記者、《工商時報》經濟記者、《時報雜誌》主編等職。連續十年被評為中國台灣十大暢銷書作家,是國際華文世界被廣泛閱讀的作家,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散文集有《打開心內的門窗》《蓮花開落》、《冷月鍾笛》、《溫一壺月光下的酒》、《鴛鴦香爐》、《金色印象》、《走向光明的所在》《白雪少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