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臣負薪

買臣負薪

買臣負薪,典故名,成語,典出《 漢書·朱買臣傳》。漢代人朱買臣靠砍柴賣柴維持生活,經常背負柴薪,謳歌道中,至五十歲才拜為會稽太守。後遂用“買臣負薪”指未遇時勞力貧居的生活。

注音

mǎi chén fù xīn

典源

《 漢書·朱買臣傳》:朱買臣“家貧,好讀書,不治產業,常艾薪樵,賣以給食,擔束薪,行且誦書。其妻亦負戴相隨,數止買臣毋歌嘔道中。買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買臣笑曰:‘我年五十當富貴,今已四十餘矣。女(汝)苦日久,待我富貴報女功。’妻恚(huì,怨恨)怒曰:‘如公等,終餓死溝中耳,何能富貴?’買臣不能留,即聽去。其後,買臣獨行歌道中,負薪墓間。”後果拜為會稽太守。

釋義

朱買臣靠砍柴賣柴維持生活,經常背負柴薪,謳歌道中,至五十歲才拜為會稽太守。後遂用“買臣采樵”指未遇時勞力貧居的生活;用“五十功名、五十晚貴”等謂大器晚成。

示例

【買臣采樵】左思《詠史》詩:“買臣困采樵,伉儷不安宅。”

【五十功名】吳偉業《過朱買臣墓》詩:“行年五十功名晚,何似空山長負薪。”

【五十晚貴】高啟《死亭灣》詩:“翁子昔未逢,妻去恥負薪,五十非晚貴,不能待終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