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落實“十七大”會議精神,以產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精品化的思路統領茶產業發展。
以市場為導向、依靠科技進步,以發展高品質綠茶為方向,結合“兩湖一庫”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建設一批優質、生態、高效茶園為重點,培育壯大一批茶葉加工、銷售龍頭企業為關鍵,進一步統籌規劃、整合資源,全面推進我市茶產業快速發展,為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促進農民增收,實現經濟、生態、社會效益的統一和加快建設全面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打造產業基礎。
發展原則:
——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發展精品茶、名優茶,上規模、出標準、創品牌的原則。
——堅持比較優勢的原則,立足我市地域優勢,加強流通體系建設,發揮集散功能,打造全省最大銷售市場。
——堅持以企業、農民投入為主,政府投入為輔的產業化經營原則。政府負責統籌協調、制定發展規劃;龍頭企業負責提供種苗、技術、管理、(收購)銷售;農民負責按照企業的操作規範生產。
——堅持生產發展與生態建設相結合的原則。
二、主要目標
到2010年,全市新建規模化、標準化無性系良種茶園8萬畝,使全市茶園總面積達13萬畝,年產值達1.5億元以上,帶動農戶6萬戶以上,認證綠色茶園面積1.5萬畝、有機茶園1萬畝。
茶葉龍頭企業得到快速發展,培育年銷售收入2000萬以上的茶葉龍頭企業2家,以打造開陽富硒品牌茶為重點,力爭形成1—2個省級名優綠茶品牌。
不斷完善市場流通體系,扶持茶葉流通市場和企業完善提高市場集聚功能,使我市成為全省茶葉流通的重要集散地和茶葉外銷的主渠道。使茶產業成為促進農民增收、地方財政增長和推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三、年度目標
2008年,新建無性系良種茶園25000畝,其中:開陽縣15000畝、清鎮市7000畝、烏當區3000畝。重點扶持茶葉生產、流通龍頭企業5個,建設優質茶苗圃基地100畝,在開陽縣建設高標準優質茶示範區1000畝。綠色茶園認證面積5000畝、有機茶園認證4000畝。
2009年,新建無性系良種茶園25000畝,其中:開陽縣15000畝、清鎮市7000畝、烏當區3000畝。重點扶持茶葉生產、流通龍頭企業6個,建設優質茶苗圃基地100畝。綠色茶園認證面積5000畝、有機茶園認證3000畝。
2010年,新建無性系良種茶園30000畝,其中:開陽縣20000畝、清鎮市6000畝、烏當區4000畝。重點扶持茶葉生產、流通龍頭企業6個,綠色茶園認證面積10000畝、有機茶園認證4000畝。
四、主要政策措施
(一)整合資源,加大資金投入
採用企業、農民投入為主,政府投入為輔的辦法,建立健全財政資金、社會資本、金融資本、工商資本、農戶自籌的茶產業發展投融資機制,三年累計投入茶產業發展資金22080萬元。其中:一是市級財政每年投入茶產業發展專項資金500萬元,三年總計投入1500萬元;相關區(縣、市)按6:4的比例匹配,三年總計投入1000萬元;力爭每年爭取省級財政投入200萬元,三年總計投入600萬元;省、市、縣三級投入總計3100萬元。二是採取企業、農民自籌或貸款及招商引資的方式引導社會資金、金融資本等投入18980萬元。
(二)培育龍頭企業、實施品牌戰略
針對我市現有茶葉生產企業規模小、散、亂,品牌優勢不明顯的問題,鼓勵和支持區域性的企業採用重組、兼併、入股等形式,進一步整合資源、最佳化生產,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力度,壯大企業實力,形成2—3個在全省具有一定競爭力的優強茶葉生產企業,拉動我市茶產業發展。同時注重發展茶葉名優品牌,在鞏固提高現有羊艾毛峰、春秋茶等具有一定知名度品牌的基礎上,重點打造開陽富硒茶、烏當白茶等特色茶葉品牌,積極支持其開展綠色、有機茶認證,鼓勵參加各類茶葉獎項評比活動和茶事活動,進一步提高我市名優茶葉的質量和知名度,力爭通過3年左右的時間使開陽富硒茶成為我市茶葉品牌的拳頭產品。
(三)加大對茶產業發展的扶持力度
一是市級財政每年投入茶產業發展專項資金500萬元,對企業建設高標準茶園、技術改造、開拓市場、質量認證等方面進行扶持;二是在技改項目、購置精製茶機具與流動資金的貸款貼息、企業流動資金貸款等方面要優先對茶產業龍頭企業予以扶持;三是工商、稅務等部門要落實好中央和省出台的對龍頭企業的優惠扶持政策,切實減輕企業的負擔,為茶產業龍頭企業的市場開拓,搞活生產經營,助農增收營造良好的環境。
(四)創新運作模式和機制,促進我市茶產業快速發展
採用“公司+專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或“土地流轉、規模經營、標準生產”(即由龍頭企業或種茶大戶採用土地流轉形式租用農戶土地,集中連片建設茶園,當地農戶到茶園打工)、“整村推進、連片開發”的模式建設高標準茶園,堅持走規模化、產業化的方向,形成一批茶葉生產專業村、專業鄉。市茶葉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制定全市茶產業發展規劃,統籌協調,組織本市主要茶葉生產加工企業或引進企業與採用定向投入、定點投入的方式發展建設高標準優質茶園。茶葉生產加工企業負責為農戶或茶葉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提供技術指導、生產管理、茶青收購。農戶負責按照企業要求的生產操作規程生產。逐步建立企業與農戶的緊密利益連結關係,實現產——加——銷有效結合,確保農戶增收與企業的原料需求,實現農戶與企業“雙贏”,促進我市茶產業持續發展。
(五)加強流通市場體系建設
我市是全省茶葉流通的重要集散地和重點消費區,要牢固樹立黔茶視窗形象,圍繞推介黔茶品牌、勁推黔茶出山的重點抓好茶葉流通市場體系建設。一是要進一步提升現有貴州茶城、太升茶葉批發市場兩大茶葉市場的基礎條件,提高市場聚集和輻射功能,使全省的主要名茶、精品茶在貴陽都有銷售,把貴陽市打造成黔茶薈萃之都,進一步鼓勵和支持批發市場與外省大型茶業批發市場建立長期穩定的供銷關係,積極開拓省外市場。二是在市內重要旅遊點設立貴陽優質綠茶專營點,向省外遊客推薦、宣傳、銷售我市的名優綠茶,提高我市高品質綠茶的知名度。三是在每年春茶上市時組織開展一次全省性的大型茶葉產銷對接會,向省外客商、貴陽市的消費者宣傳、推介貴州綠茶,促進我省綠茶外銷,發揮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使我市成為全省綠茶外銷的主通道和主渠道。
(六)加強茶葉生產加工質量標準體系建設
一是要認真按照國家頒布的有關茶葉生產標準組織生產,嚴格控制、規範農藥、化肥等投入品的使用,建立健全投入品使用登計制度和質量可追溯制度,確保茶青生產無公害;二是要根據我市實際情況,制定與發布符合貴陽茶葉特色的地方標準,2007年要完成開陽富硒茶地方標準的制定發布工作,以此體現我市茶葉品質的優勢,推動我市創建茶葉品牌;三是要加快無公害、綠色、有機茶園認證,提高我市茶產品的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四是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在建設茶園時對基地水、土、大氣進行監測,首先確保原產地質量。在生產方面,要對茶青、茶葉成品進行質量監控,確保產品質量。
(七)加大培訓力度,培育專業人才
一是要加大對茶農的培訓力度,整合陽光工程、綠色證書培訓等各種培訓資源,從2008年起,將茶葉生產、加工技能培訓做為重點來抓,每年至少培訓技術人員500人以上,造就一大批種茶制茶能手;二是加大對農村基層技術人員培訓的力度,採用“請進來和走出去”的方式,一方面邀請省內外茶葉專家來我市進行指導和培訓,一方面組織基層技術人員到省外先進地區學習,運用先進的理念和技術指導我市茶葉生產、加工、行銷,提高基層技術人員的素質和能力,更加有效的推動我市茶產業發展。
(八)加強組織領導
茶葉產業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和保護生態環境的一項重要工程,為統籌全市茶產業發展,市政府成立貴陽市茶葉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由分管副市長擔任組長,發改、財政、農業、水利、鄉企、經貿、科技、供銷、商務、質監、工商、稅務、國土和農村信用社等部門和單位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市農業局。發改、經貿、財政、農業、鄉企、信用社等部門和金融機構要提供資金扶持,同時監督、保障資金合理、正常運轉;商務部門要大力引進先進制茶工藝,支持茶葉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擴大市場份額;林業部門要把茶產業發展納入生態建設的重要內容,統一規劃安排;工商、質監等部門要加強茶葉市場和生產加工環節的管理,堅決打擊假冒偽劣茶葉產品,保護消費者和茶葉企業的合法權益;農業部門要具體搞好茶產業發展規劃和實施工作;科技部門要支持茶產業發展的科技進步,對關鍵環節、重要領域的科技攻關給予傾斜扶持;國土部門對加工企業建茶青加工廠和茶葉加工廠項目用地要優先審批;水利部門要優先扶持茶葉基地水利設施建設;相關區(縣、市)要制定具體的政策和措施,將發展茶產業做為我市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重要產業來抓,促進全市茶產業快速發展。
相關詞條
-
龍場鎮[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下轄鎮]
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龍場鎮,古名龍場驛。是600多年前,奢香夫人開九驛的首驛,因王陽明先生“龍場悟道”而蜚聲海內外。龍場鎮轄23個行政村,219個村民組,...
概況 沿革 地理環境 行政區劃 自然資源 -
遵義市千億級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2014-2020年)
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意見》(黔府發〔2014〕18號)、《貴州省現代服務業...)、《中共遵義市委遵義市政府關於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遵黨發〔2015...
-
全國發展改革試點鎮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關於加快推進我國城鎮化進程的戰略要求,按照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指導小城鎮健康發...
指導思想和原則 內容 選擇和指導 名單 -
貴定縣
《貴州省縣各級組織綱要實施計畫》規定,貴定實施新縣制,在此期間,將甌脫之擺忙等地與都勻富西等處互換管轄。實施新縣制後,貴定縣轄一區(即平伐區署...惠水縣,西北與龍里縣相挨,北面與開陽縣隔河相望。距省會貴陽市80公里、距...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人口民族 自然地理 概述 -
開陽縣
基本概況貴陽市轄縣,位於省中部,人口39萬,面積2026.2平方公里...,對農業發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不斷調整農業經濟結構,依靠科技,先後建成了全省烤菸、油菜籽、瘦肉型生豬基地和貴陽市的生薑、大蒜、黑山羊...
基本概況 行政區劃 歷史沿革 自然條件 經濟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