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文史館

貴州省文史研究館遵循"敬老祟文"之宗旨,"拾遺補缺,各展所長,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尊重知識,以文會友,發揮優勢,努力奮鬥,為貴州的文化事業、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多作積極貢獻。

文史館簡介

建制沿革

貴州省文史研究館成立於1953年4月28日,當時全稱為貴州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 1955年初更名為貴州省人民委員會文史研究館。“文化大革命”中,文史館停止活動。
1979年9月,根據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決定,恢復貴州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建制,屬省二級(廳)局序列。
1990年12月,貴州省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頒發〔1988〕57號檔案《關於改進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史研究研究館工作的通知》和省委決定,下發了黔府〔1990〕87號文《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省文史研究館工作的通知》,將貴州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更名為貴州省文史研究館(正廳級建制)確定貴州省文史研究館的性質、人物和作用。
2001年6月,中共貴州省委常委會議紀要(八屆〔2001〕第40號)確定將省文史研究館列為省政府直屬事業單位,參照試行國家公務員制度。
2001年12月,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出《關於引發貴州省文史研究館機構編制方案的通知》(黔府辦〔2001〕115號),進一步明確貴州省文史研究館為省人民政府直屬事業單位,正廳級建制;在統戰方針、政策的貫徹和館員的安排方面,接受省統戰部的歸口指導。

建館位置

建館初期,館址設在貴陽市和平路虎門巷5號(原周素園住宅),1958年遷到正新街4號。
1979年9月恢復館建制時,因原館已改作他用,暫借民盟貴州省委一間房子作為辦公室,開展館務工作,並尋找新館址。同年10月,找到貴陽市市北街原起義將領譚本良、曾元三兩家老宅址(當時借給街道辦事處作為辦事處小工廠堆放雜物的地方)。經協商,譚、曾兩家讓出街道借用房子,文史館經過簡易維修,作為臨時館址,門牌號為市北街143號。
1986年,立項報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撥款,在臨時館址基礎上擴征土地,新建成辦公大樓,1989年竣工,新館址門牌號為市北街175號。
2000年隨貴陽市城市建設規劃道路改造,門牌號改為中華北路119號。

主要成員

貴州省文史研究館館長由省人民政府任命,館員由省長聘任並頒發聘書。建館以來,先後有周素園、田君亮、馮楠等省內知名文史學家、教育家擔任館長;桂百鑄、陳恆安等省內知名書畫家也曾擔任過副館長。建館至一九九九年止,共聘請孫竹蓀柴曉蓮、李大光、蔣夢谷、陳福桐、楊祖愷、劉知白、王峙蒼王萼華等二百餘位省內知名賢達人士、文史學家、教育家、詩人、書畫家和學術界高級知識分子為館員。自一九九六年起,為更好地開展工作,貴州省文史研究館特地從省內各科研部門、大專院校、書畫院等單位,聘請了一些有較高業務水平、熱心文化事業的中青年高級知識分子為特聘研究員,由館長頒發聘書。

發展現狀

近五十年來,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貴州省文史研究館在文史研究、書畫創作、文化交流各方面都做出較大貢獻:主辦的《貴州文史叢刊》已創刊二十年,為貴州培養了眾多優秀人才,現己成為全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主辦的《黔風詩刊》,為省內外詩詞愛好者提供了交流切磋古體詩詞的園地;點校貴州文獻古籍,為新修地方志和地方文史研究服務,已點校出版的有(民國)《貴州通志·前事志》、《人物誌》,《丁文誠公奏稿》等文獻,總計數百萬字;參加中央文史研究館主編的《新編筆記叢書》貴州卷《黔故談薈》的編輯出版,又自行編輯出版了《黔故續談》,以筆記文學形式記述貴州明清以來社會歷史之風雲事件,英賢俊傑之軼聞趣事,地方民族之習俗風情及山川名勝、人文古蹟等;編印《黔山瑞色》(書畫集),收錄館員、特聘研究員精美書畫作品一百餘幅;倡議編纂貴州社會主義新方誌和牽頭組織編寫《貴州通史》;先後舉辦和參與舉辦了"黎庶昌國際學術研討會"(1992年)、"貴州文化與傳統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1995年)、"丁寶楨誕辰180周年紀念暨學術研討會"(2000年)等學術活動;開展"走出城市,面向基層"活動,組織館員、特聘研究員到省內各縣、市及鄉鎮開展文史、詩詞、書畫交流……
貴州省文史研究館遵循"敬老祟文"之宗旨,"拾遺補缺,各展所長,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尊重知識,以文會友,發揮優勢,努力奮鬥,為貴州的文化事業、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多作積極貢獻。

館長館員

貴州省文史研究館館長由省人民政府任命,館員由省長聘任並頒發聘書。建館以來,先後有周素園田君亮馮楠等省內知名文史學家、教育家擔任館長;桂百鑄、陳恆安等省內知名書畫家也曾擔任過副館長。建館至一九九九年止,共聘請孫竹蓀、柴曉蓮、李大光、蔣夢谷、陳福桐、楊祖愷、劉知白、王峙蒼、王萼華等二百餘位省內知名賢達人士、文史學家、教育家、詩人、書畫家和學術界高級知識分子為館員。自一九九六年起,為更好地開展工作,貴州省文史研究館特地從省內各科研部門、大專院校、書畫院等單位,聘請了一些有較高業務水平、熱心文化事業的中青年高級知識分子為特聘研究員,由館長頒發聘書。

研究成果

貴州省文史研究館在文史研究、書畫創作、文化交流各方面都做出較大貢獻:主辦的《貴州文史叢刊》,為貴州培養了眾多優秀人才,現己成為全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主辦《黔風詩刊》,為省內外詩詞愛好者提供了交流切磋古體詩詞的園地;
點校貴州文獻古籍,為新修地方志和地方文史研究服務,已點校出版的有(民國)《貴州通志·前事志》、《人物誌》,《丁文誠公奏稿》等文獻,總計數百萬字;
參加中央文史研究館主編的《新編筆記叢書》貴州卷《黔故談薈》的編輯出版,又自行編輯出版了《黔故續談》,以筆記文學形式記述貴州明清以來社會歷史之風雲事件,英賢俊傑之軼聞趣事,地方民族之習俗風情及山川名勝、人文古蹟等;
編印《黔山瑞色》(書畫集),收錄館員、特聘研究員精美書畫作品一百餘幅;
倡議編纂貴州社會主義新方誌和牽頭組織編寫《貴州通史》;
先後舉辦和參與舉辦了"黎庶昌國際學術研討會"(1992年)、"貴州文化與傳統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1995年)、"丁寶楨誕辰180周年紀念暨學術研討會"(2000年)等學術活動;
開展"走出城市,面向基層"活動,組織館員、特聘研究員到省內各縣、市及鄉鎮開展文史、詩詞、書畫交流……
地址:貴州省貴陽市中華北路119號 郵編:55000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