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資穎異,讀書過目終生不忘,有神童之譽。在讀瓢井國小時,所作《川黔通衢碑序》聞名遐邇。秉承家學,博學多才,工書法,能詩文,善屬對,終身以教鐸為業,循循善誘,子弟成材者眾,其中如王中嶽、牟永達、張永椿、張定先、傅霖及其次子陳紹瑜等,皆以詩文書法知名於時。解放前為塾師、瓢井國小教師、八堡中心學校校長、瓢井區區員;解放後曾任大定縣瓢井區支前委員會委員、大定縣各族各屆人民代表。貴州省民族委員會主任楊伯瑤薦其為省文史館館員,因遇饑荒,未赴任而卒。傳略及部分作品載《大方文史資料選輯》(六)、《黔詩紀略·晚清民國編》、《中國當代民間文藝名人辭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第二卷)、《陳氏春秋》和《龍鳳風采》等專集中。生前著述頗豐,惜因文化革命而散佚殆盡,所剩詩文均收入《溪東陳氏文存》之中。次子紹瑜能世其業,以詩聯書法飲譽海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