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三線建設博物館

貴州三線建設博物館

2013年8月17日,貴州省三線建設博物館在貴州省六盤水市開館,是以“三線建設”為主題的博物館。

基本信息

歷史背景

貴州三線建設博物館 貴州三線建設博物館

“三線建設”是指從1964年開始,因國家戰略需要,中央決定在“三線”地區展開規模巨大的建設,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的一次重大經濟戰略調整。在歷時17年的大三線建設中,數百萬建設者齊心協力、艱苦奮鬥,取得了巨大成就,初步建成我國的戰略後方基地。在三線建設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無私奉獻”的三線精神和價值追求。“祖國江山無限好,襄陽一行豪情增”,“革命友誼深過海,五湖四海奔攏來。為了革命同目標,人親難比階級愛。”正是當時“三線建設”豪情萬丈的真實寫照。意義深遠的三線建設,是一首氣吞山河、感天動地的偉大歷史史詩,是一曲改天換地、慷慨激揚的宏偉樂章,對中國西部,乃至全中國都產生了極其深刻而久遠的影響。

貴州三線建設博物館 貴州三線建設博物館

六盤水是“三線建設”西南地區的主戰場,重要的煤炭基地、鋼鐵基地,是“三線建設”滾滾浪潮中誕生和發展起來的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既有著深厚而豐富的三線文化底蘊,更是三線精神的傳承者、傳播者、弘揚者。飲水思源,鐘山區作為六盤水的中心城區和城市核心,在今天大開發、大建設、大發展,後發趕超、跨越發展、率先小康的歷史使命中,正是憑著“艱苦奮鬥、無私奉獻”三線精神的激勵,不斷解放思想、不斷開拓進取、不斷勇攀高峰,取得了經濟社會發展一個又一個燦爛的輝煌!也正是對三線精神的傳承,對三線文化的挖掘,鐘山區找到了自己的精神之源,文化之根,為“跳出煤、超越煤”,實現轉型發展、跨越發展,打造現代特色都市找到了路徑。

六盤水市因地處貴州西部的烏蒙山區,又蘊藏豐富的煤礦資源,具備成為戰略基地的種種優勢,也成了“三線建設”西南地區的主戰場。上世紀60年代,火車把中國東部大城市裡重要工廠的專家與裝備拉進了貴州的深山當中。水城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水城礦業集團公司、水城水泥廠、水城發電廠等一批國有重點企業和項目在六盤水應運而生,使六盤水從封閉的農業小城鎮迅速發展成為一座新興開放的工業城市。

據參與建設的老工人介紹,當年,國家通過火車將一批批重要機械、大型設備和大量的建設者拉進六盤水。共有10多萬來自全國各地的幹部、知識分子、解放軍官兵和民工走進這個深山中的城鎮,支援建設。按照他們的說法,六盤水就是一個用火車拉進來的城市。

貴州三線建設博物館 貴州三線建設博物館

飲水思源,不忘歷史,追憶三線。三線是鐘山的根與魂。感恩的鐘山人,在享受 幸福生活的同時,念念不忘三線建設者們為六盤水、為鐘山區做出的偉大而無私的奉獻。拼搏的鐘山人,正星火相傳寶貴的三線精神,朝著率先小康,邁著堅實步伐,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發展歷史

2013年8月17日,貴州省三線建設博物館在貴州省六盤水市開館,是國內唯一一個以“三線建設”為主題的博物館。貴州省三線建設博物館分有室內場館和室外文化廣場兩個區域,文化廣場包括了當年彭德懷指揮三線建設的辦公遺址、三線建設指揮部、縣委樓、陸家大院以及育才壁、蒸汽機車、機械設備等歷史文物;館內收藏了三線建設時期極具代表性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具以及歷史文獻、圖片等,並通過微縮場景再現了當時的生產生活場景。

2013年8月17日,貴州省三線建設博物館開館儀式暨“艱苦奮鬥、無私奉獻”三線精神座談會在中國涼都之都——鐘山區三線建設文化廣場舉行,標誌著全國目前唯一以“三線建設”為主題的博物館正式落成,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大的現實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