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需求理論

貨幣需求理論是西方經濟學家研究貨幣需求的動機、構成和數量的理論。由於分析的角度、方法不同,各家的意見也比較分歧。如費雪的交易貨幣需求論,認為貨幣的需求來自商品交易和商品流通。劍橋學派的現金餘額貨幣需求理論,則最先引入人們對貨幣的主觀需要因素,將貨幣需求分析的重點放在持有貨幣的動機上。凱恩斯的貨幣需求理論,則對貨幣需求的動機進一步展開,引入資產需求。

他認為引起貨幣需求的動機有四種: 第一種是所得動機。即人們在收入與支出活動中需要持有貨幣。第二種是營業動機。即企業進行經營活動而需要持有貨幣。第三種是預防動機。即人們為預防意外而持有的貨幣。第四種是投機動機。即人們為求得資產收益持有貨幣。前兩種是交易性需求,第三種是預防性貨幣需求; 最後一種是資產性貨幣需求。凱恩斯把貨幣看作一種資產,並引入資產的價格——利率。他強調貨幣資產的重要性,認為利率對貨幣需求的影響十分重要,不僅影響貨幣的資產需求,而且貨幣交易需求對利益也相當敏感。這樣,他把整個貨幣都資產化了,利率成了貨幣需求的決定因素。各家對貨幣需求內涵的解釋可歸納為兩種: 一是商品流通所產生的貨幣需求; 一是人們追求利益而產生的貨幣需求,即資產需求。前者是物的貨幣需求,是實物經濟運動對貨幣支付手段的數量要求; 後者是人的貨幣需求,是作為經濟主體的個人和企業如何為爭取最大收益而影響貨幣需求量。這兩種貨幣需求都是貨幣總需求的客觀構成; 特別是貨幣的資產需求,在現代貨幣需求理論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關於貨幣數量的理論,往往獨立成為貨幣數量說。因此,貨幣需求論和貨幣數量說二者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