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貨幣周轉率,即貨幣流通速度,是指貨幣在經濟中的流通速度。也即一定時期內(如一年)貨幣在交易過程中從買者流向賣者、再從賣者流向買者這種循環往復的次數。 貨幣流通速度越快。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越少,反之則越多。規律
貨幣主義者認為貨幣周轉率是均橫不變的,因為它反映了人們在貨幣收支餘額和支出之間維持平衡比例以保證交易安全的願望。
貨幣的周轉有時非常緩慢,在兩次交易之間,它會在儲蓄罐里或銀行賬戶上滯留很長的時間。而在另一些時候,特別是在急劇的通貨膨脹期間,人們會迅速地拋出貨幣,因而它會在人們的手上迅速地流轉。貨幣周轉的速度通常用貨幣周轉率這一概念加以表述,後者是在20世紀初由劍橋大學的阿爾弗雷德.馬歇爾和耶魯大學的歐文.費雪首次提出來的。
貨幣周轉率用於衡量貨幣供應中平均意義上的每1美元在一年當中被用於購買商品和服務的次數。相對於支出流量而言,當貨幣數量很大的時候,其流通速度就會很低;而當貨幣轉手十分迅速時,其周轉率就會很高。
公式
貨幣周轉率的定義是收入與貨幣供應量的比率,即
V=PQ/Ms=nominalGDP/Ms
將貨幣周轉率公式V=PQ/Ms改寫:
MsV=PQ
即,貨幣數量乘以流通速度必然等於交易總量。
再改寫: P=MsV/Q=(V/Q)Ms
式中:k=(V/Q)
假定,貨幣周轉率V短期內是常量,長期中是可預測的;貨幣供給Ms是當局控制的外生變數;實際產出與潛在產出相等,即充分就業。則:k=(V/Q)在短期內接近常數,長期中逐漸有所增長。
影響因素
主要有經濟和心理兩個方面,其中經濟因素是基本的,包括:
①居民的貨幣收入水平和支出結構變化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收入水平既定,消費結構不會有大的變化。當收入水平有較大提高時,消費結構中用於高檔消費品的部分會增加。在積儲過程未實現購買力,居民持幣率就呈上升趨勢。這就會促成貨幣流通速度的減慢。
②產業結構及生產專業化狀況的影響
不同生產周期、不同資本有機構成的產業部門之間的比重不同,以及社會生產的專業分工程度不同等,都會影響貨幣流通速度。生產周期長的部門,資金周轉慢,其貨幣流通速度相對較慢;反之,則較快。資本有機構成高的部門,資金占用多,使貨幣流通速度減慢;反之,則加快。社會生產的專業化分工越細,進入市場交易的中間產品越多,生產效率越高,生產周期縮短,實現國民生產總值越多,流通速度就越快;反之,則較慢。社會再生產過程中所有這些方面發生變化,都會相應地影響貨幣流通速度發生快慢不等的變化。
③經濟單位數量和金融市場發達狀況的影響
參與經營及收入分配的個人和企業數量越多,社會整體效益提高,貨幣流通速度就加快,否則貨幣流通速度就慢。金融市場越發達,商品交易之外的貨幣交易占用量越多,貨幣流通速度越慢;反之,則相對加快。
④財務及結算制度的影響
如一定時期中分多次支付工資,每項支付期短,會加快貨幣流通速度;反之,則慢。金融業發達,能採用多樣靈活的結算方式,減少資金占用時間,可以加快貨幣流通速度;反之,則慢。影響貨幣流通速度的心理因素主要是消費者對經濟形勢的預期和對信用貨幣及紙幣的信任程度。心理因素包括人們的支付習慣、消費心理、價值觀念,以及對通貨膨脹率、利率等變動的預期,還包括對政府的重大政策變化和其他政治因素的預期等。心理預期導致的行為變化,會在一定程度上有時甚至是很大程度上左右人們的儲蓄和購買行為,從而影響貨幣流通速度。
上述影響貨幣流通速度的諸多因素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使貨幣流通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成為難以考察和計算的變數。
不同看法
古典學派理論——貨幣流通速度是由制度決定的常數
凱恩斯主義——貨幣流通速度是變化的
現代貨幣主義——貨幣流通速度是相當穩定的
在1911年出版的《貨幣購買力》一書中,美國經濟學家費雪對古典的貨幣數量論作了清晰的闡述。貨幣數量論最著名的交易方程式可以表示為:MV=PY。那么貨幣流通速度V=PY/M。該式中,Y表示商品和勞務的交易總量,P表示一般物價水平,M表示流通中的貨幣量。費雪在這裡認為Y總是維持在充分就業的水平上,所以它在短期內是不變的,V是由支付制度、個人習慣等因素決定的,由於這些影響因素在短期內是穩定的,所以在短期內可視為不變的常量,這樣決定物價水平的是市場上的貨幣量。費雪方程式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說明物價水平的變動僅源於貨幣數量的變動,最大的特點是假定貨幣的流通速度保持穩定。
凱恩斯主義假定人們對貨幣需求出於3個動機:交易動機、謹慎動機和投機動機。他的實際貨幣需求模型是Md/P=f(i,Y),式中i表示利率,Y表示國民收入,即貨幣的需求是利率和國民收入的函式,把上式代入V=PY/M,其中M用Md代替可以得出:V=PY/M=Y/f(i,Y),該式反映出貨幣流通速度是實際國民收入和利率水平的函式。由於貨幣需求的收入彈性小於1,因此貨幣流通速度隨收入水平的變化而變化,實際國民收入增加,貨幣的流通速度加快;同樣,貨幣流通速度與利率水平呈正方向變動,其原因在於利率水平的上升,貨幣持有成本增加,貨幣需求就會減少,這導致貨幣流通速度加快。正由於貨幣流通速度對收入和利率的變化做出有規律的反應,收入和利率水平變化又是事實,這就決定了貨幣流通速度的變化。
凱恩斯主義的貨幣理論否定了古典學派貨幣數量論關於貨幣流通速度不變的假定,它分析了影響貨幣流通速度的因素,並得出,中央政府的貨幣政策影響實際的貨幣量,其中貨幣政策通過對利率的影響實現對國民收入的影響;財政政策首先通過改變貨幣總需求影響收入和利率,收入和利率又影響貨幣的流通速度,而貨幣流通速度又會影響國民收入。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使收入水平增加、利率上升,這就加快了貨幣流通速度,使收入水平進一步增加;緊縮性的財政政策使收入水平減少、利率下降,這就減緩了貨幣流通速度,收入水平進一步下降。它還證明了貨幣流通速度的變動隨利率的周期變動也是順周期的,這樣就否定了古典的簡單貨幣數量論中財政政策無效的觀點,為自己的財政政策主張奠定了理論基礎。由此來看,貨幣流通速度的變動表明財政政策比貨幣政策更有用。
美國經濟學家弗里得曼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的現代貨幣數量論,即現代貨幣主義,理論核心是證明“唯有貨幣最重要”,即貨幣量的變動是決定名義收入的唯一重要變數,在對貨幣流通速度的分析和認識中,首要的是說明它的貨幣需求函式。弗里得曼認為,經濟生活中,實際貨幣需求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但主要的是由恆久收入決定的。恆久收入是一種平均收入,在短期中波動的幅度並不大;在長期中,恆久收入是穩定增加的,貨幣需求也在穩定增加,所以實質貨幣需求函式也就具有相對穩定性,由恆久收入和貨幣存量所決定的貨幣流通速度也就是一個穩定的函式。
現代貨幣數量論的貨幣需求模型對貨幣流通速度的觀點既不同於古典學派的簡單貨幣數量論,也區別於凱恩斯主義的貨幣需求模型,它認為貨幣流通速度雖然不是一個常數,但卻具有穩定性,這一點與古典學派相近。現代貨幣主義與凱恩斯主義認為價格水平變動率與利率水平都影響實際的貨幣需求,但在影響程度的認識上產生了分歧。現代貨幣數量論則認為,雖然價格水平變動率與利率實際上會影響實際的貨幣需求與貨幣流通速度,但實證分析它們的影響是十分微小的,主要影響的是恆久收入水平。由於恆久收入水平在長期內是穩定的,所以貨幣流通速度和貨幣需求一樣是相當穩定的,這樣就自然地得出了和古典的貨幣數量論十分相近的政策結論:財政政策對國民經濟的影響非常小,而貨幣政策的作用是主要的。這就是貨幣主義者反對凱恩斯主義用財政政策干預國民經濟運行的重要原因,也是兩個學派的重大分歧之一,凱恩斯主義著眼於短期的經濟波動,貨幣主義關注的是長期發展的經濟環境。
利率和貨幣周轉率的關係
兩者成正比關係,如果貨幣周轉率(P)減慢10%,那要保持經濟狀態不變,貨幣供應量(M)就必須得上升10%。假設考慮到1%的人口增長,2%的生產力增長,2%的目標通脹率的前提下,還有5%必須依靠降低利率來實現。PQ=MV
貨幣周轉率就是錢轉手的速度,一個買家到一個賣家,再到另一個賣家的速率。M表示貨幣供給,V表示貨幣周轉率,P表示商品價格,Q表示產量。把V簡單的理解為貨幣乘數,當銀行發行M的貨幣量的時候,其實際購買力為M*V。
假設貨幣的總購買力(總供給)=對產品的總需求(PQ),那么這個市場是均衡的,不存在利率的變化,即不存在貨幣乘數的變化。
利率的表達現在用的是一個效用表達式(V=AKaL1-a(V為國內生產總值,K為全社會固定資本存量,L為全社會從業人員,A,a為參數。在不考慮技術進步時,可以認為a,A為正常數。))。一個效用函式在某一特定時刻只有一種,而且很難用數學式子來完全準確的表達出來。
所以再不考慮通貨膨脹,充分就業的情況下,利率和貨幣的供給量是簡單的反比關係,利率下降10%,使得市場上貨幣的供應量上漲10%,為了保持市場的再次均衡貨幣周轉就必須下降10%,假定產出不變。
考查
貨幣供應量、實際產出和物價的關係可以用交易方程式MV≡PY表示,其中M為貨幣供應量,V為貨幣流通速度,P為平均價格水平,Y為實際產出。從方程式可以看出決定一國一定期間價格水平從而影響產出的因素,不是貨幣存量M,而是貨幣供應量與貨幣流通速度的乘積貨幣流量。
新貨幣主義學者弗里德曼曾認為,由於貨幣流通速度決定於一國的支付習慣,有關交易的財政金融制度等原因,使它具有一種高度的穩定性和規律性。他根據美國近百年來的經濟統計資料,算出美國貨幣流通速度每年遞減約百分之一,但在正常情況下,相近年度貨幣流通速度變化甚微。據此,為防止貨幣本身成為經濟失調的主要源泉,弗里德曼提出了“單一規則”的貨幣政策,即貨幣供應量增長率與經濟成長率相一致,把貨幣供應量(貨幣存量)作為貨幣政策中間目標。我們可以看出“單一貨幣規則”,是以貨幣流通速度穩定為前提。中國也是把貨幣供應量(貨幣存量)作為中間目標的國家,但是中國的貨幣流通速度是否穩定,是僅監控貨幣供應量,還是須控制貨幣流量值得考察。
中國趨勢
由費雪的交易方程式MV=PY,可推導出貨幣流通速度計算公式為:V=(PY)/M=GDP/M。GDP與不同層次的貨幣供應量的比值(GDP/M1、GDP/M2)代表了相應層次貨幣供應量的流通速度,其中GDP/M2反映了長期內貨幣流通速度,也是經濟研究中的重點。
縱觀1993-2004年中國貨幣流通速度具有以下特點:
(1)中國貨幣流通速度的總體趨勢是下降的。1980-2004年,廣義貨幣流通速度V2從2.70下降到0.54,下降了80%;V1從3.93下降到1.42,下降了63.9%,V2的下降幅度要遠大於V1。但V1的波動幅度要大於2,1980-2004年V1的方差為0.46,V2的方差為0.40;1993-2004年,V1的波動更是遠大於V2的波動,V1的方差0.13,是V2方差0.029的4.5倍,因此V2比V1更能反應貨幣流通速度的變化長期趨勢。
(2)中國的貨幣流通速度呈現明顯的順周期性。貨幣流通速度增減速率和貨幣流通速度的下降速率與經濟成長率有著密切的關係。經濟成長高漲時期,貨幣流通速度下降速度放慢;經濟成長處於低潮時期,貨幣流通速度下降加速。V2的年度變化率,自1980年以來有三次為非負(1988、1994、2004),分別對應著三次經濟高漲期;V1也顯示了同樣的波動特徵,反應程度比V2強烈;並且前兩次,V1滯後GDP增長率的波峰2年後達到波峰值,V2滯後一年。貨幣流通速度和經濟成長周期的這種密切相關性產生於經濟成長周期帶來的物流加快和貨幣需求的變動,當經濟成長旺盛時,居民的收入增加且通貨膨脹預期加大,消費欲望高漲,貨幣流通速度加大。
(3)中國的貨幣流通速度年度變化很大,但近年有穩定跡象。從1980-2004年V1年均變化率為6.32%,V2年均變化率為6.65%;V1年度最大變化率為11.6%均下降2.75%,V2年度最大變化率為14.86%。在1981-2004年的24年間,變化率在8%以上的V1有5年,V2有8年;變化率在5%以上的V1有12年,V2有16年。但2003、2004年以來貨幣流通速度的年度變化率有縮小跡象,2004年V2的年度變化率為1.9%左右,是1981年以來最穩定的。
(4)中國貨幣流通速度與一些國外已開發國家相比較低。1993年,美國名義GDP為65530億美元,M1餘額11284億美元,V1是5.81,而中國為2.12,差兩倍多;V2美國1993年為中國的1.5倍多。各個國家的貨幣流通速度各不相同,這與各個國家的經濟金融發展水平和居民的消費習慣等有關。中國貨幣流通速度V2與日本相當,略低於英國,與美國和新興國家韓國差距較大。同時,已開發國家如美國的貨幣流通速度的波動很小,1993-1999年V2的方差僅為0.0026,這也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美國的金融發展程度較高和經濟的穩定性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