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中間目標

貨幣政策中間目標是指處於貨幣政策最終目標和操作目標之間,中央銀行在一定的時期內和某種特殊的經濟狀況下,能夠以一定的精度達到的目標。貨幣政策中間目標要能在非貨幣政策因素的干擾下反應遲鈍,只有如此,其反映出來的信息才真實、可靠,避免貨幣當局的判斷失誤導致決策失誤。利率是影響社會貨幣供求,調節市場貨幣供給總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利率與貨幣政策目標具有高度的相關性。基礎貨幣是指流通中的現金與商業銀行的準備金之和,可控性較強,因為現金由中央銀行直接掌握,商業銀行的準備金由中央銀行通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加以調節。

依據

選擇貨幣政策中間目標的主要依據在於:

1、中間目標應該具有可測性。一方面,中央銀行能夠迅速獲取這些指標的準確數據;另一方面,這些指標必須有明確的定義並且便於觀察、分析和監測。

2、中間目標必須具有可控性。作為貨幣政策中間目標,中央銀行必須能夠利用貨幣政策工具對其進行有效的控制。

3、中間目標必須和最終目標具有良好的相關性。作為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必須和最終目標之間存在密切、穩定的相關性,它們的變動能夠對最終目標產生可預測的影響力。中央銀行可以通過控制和調節中間目標,從而促使最終目標的實現。

4、中間目標應具有抗干擾性。貨幣政策中間目標要能在非貨幣政策因素的干擾下反應遲鈍,只有如此,其反映出來的信息才真實、可靠,避免貨幣當局的判斷失誤導致決策失誤。

特點

在不同的國家,貨幣政策中間目標有不同特點。

1、利率。利率是影響社會貨幣供求,調節市場貨幣供給總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利率與貨幣政策目標具有高度的相關性。當經濟發展出現繁榮或通貨膨脹時,市場利率趨於升高;反之,當經濟衰退或通貨緊縮時,利率則呈下降趨勢。中央銀行可隨時觀察利率的動向,間接調節市場利率。

2、基礎貨幣。基礎貨幣是指流通中的現金與商業銀行的準備金之和,可控性較強,因為現金由中央銀行直接掌握,商業銀行的準備金由中央銀行通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加以調節。中央銀行通過對基礎貨幣的控制,可調整商業銀行和社會公眾的資產結構,改變社會貨幣供給總量,從而影響利率,價格及整個社會經濟活動。一般來 說,基礎貨幣減少,社會的貨幣供給問題就會減少,社會總需求相應壓縮;反之,基礎貨幣增加,則社會的貨幣供給問題也會隨之增加,社會總需求擴大。

3、貨幣供給量。貨幣供給量是各國中央銀行普遍採用的一項中間目標。貨幣供給量的每一層次,都可由中央銀行在不同程度上加以控制,貨幣供給量的增減變化,影響經濟成長、物價穩定以及就業目標。因此,貨幣供給量與貨幣政策目標的相關性很強。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