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齊

貢齊,1924年7月13日,傳奇的義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卡洛·貝爾貢齊生於帕爾瑪的個村鎮維達蘭佐小城,而那裡距威爾第在聖阿加塔的別墅僅4公里。

貢齊(CarloBergorzi,1924-)貝爾貢齊的父親是以做乳酪為業的,但是酷愛音樂,特別是歌劇。當小卡洛6歲的時候,父親就開始讓他欣賞歌劇,他們在威爾第的故鄉布塞特的劇院看了一場《游吟詩人》,而小卡洛立刻就被劇院裡的氣氛、男高音的音色和劇中的詠嘆調迷住了。次日早晨,人們發現他獨自在房間裡憑記憶哼唱著聽過的詠嘆調,手中還揮舞著廚具當作寶劍,模仿《游吟詩人》中曼里科的扮相。童年和少年時代,貝爾貢齊並沒有接受很正規的音樂教育。國小畢業以後,他開始和父親學習製作義大利乳酪。在小卡洛成長的那幾年裡,按照他本人的回憶,在當地的教堂唱過很多次讚美詩,還在布塞特的劇院裡充當過臨時演員,演出《波希米亞人》和《安德烈·謝尼埃》。周圍的人們都認為應該請一位聲樂專家來評定一下他的嗓音。他清楚地記得1938年一個炎熱的八月早晨,當時14歲的他毅然決定要作一名職業歌唱家。而作出這個偉大決定後的第二天,貝爾貢齊就帶著父親的祝願,到歌劇演員E..格蘭迪尼那裡去請他試聽,後者當時正好在布塞特的劇院演唱威爾第的《弄臣》。聽了貝爾貢齊的試唱以後,格蘭迪尼認為他有一副很有前途的嗓音,把他歸入了男中音,並提出願意教授貝爾貢齊聲樂課程。於是他們一起回到了格蘭迪尼的老家布里斯西鎮。貝爾貢齊在那裡一直待到戰爭爆發,當時他已經成為了一名積極的反納粹者,1943年,他在曼圖亞服役時被德國人俘虜,使得戰爭後期的他一直呆在德國戰俘營里,無奈地中斷了學業。戰爭結束後,對歌唱藝術更加熱愛的貝爾貢齊得以重拾舊夢。他回到義大利,進入了帕爾瑪的博伊托音樂學院,學習鋼琴和音樂知識,成為一名專業學生。他在那裡的聲樂教授是坎波加里亞尼(Campogalliani),其人可是一位超級伯樂,他的學生中包括了苔芭爾迪、斯科托、弗蕾妮、雷蒙蒂和帕瓦羅蒂這些舉足輕重的人物。不過這位教授還是把貝爾貢齊歸為男中音。有趣的是,貝爾貢齊在斯卡拉歌劇院請著名的歌劇指揮家塞拉芬試聽,而結果仍然是被歸入男中音的行列。貝爾貢齊並不想反駁前輩老師們,而是仍然認真投入男中音訓練。1948年,貝爾貢齊在義大利萊切(Lecce)作為男中音首次登台演出,角色是羅西尼歌劇《塞維亞理髮師》中的理髮師費加羅,這是男中音歌唱藝術的代表角色之一,從此貝爾貢齊開始作為男中音歌劇演員登上了義大利各地的歌劇舞台。有幸和塞拉芬、德·薩巴塔、沃托和加瓦澤尼等歌劇指揮大師合作,積累了豐富的舞台經驗。在三年中,貝爾貢齊演唱了《茶花女》、《西部女郎》、《弄臣》、《拉美摩爾的露琪亞》、《唐·帕斯夸勒》、《愛之甘醇》等劇中的男中音角色,儘管輿論評價不錯,但他自己認為在演唱男中音的高音F和升F音時有困難,這其中必有奧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