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織金縣財神廟 位於城關鎮城北路南段東側。始建於清初,乾隆四十八年(1783)重修。坐北朝南。由山門、兩廂、正殿組成。占地面積約63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400平方米。正殿面闊五間,通面闊20.8米,進深三間,通進深15.5米,通高13.96米。抬梁穿斗混合結構,四層四重檐歇山青瓦頂。
外觀
東、南、西三面帶廊。隔扇門窗。 財神廟始建於明末清初,清乾隆四十八年重建,為木結構建築,三十八脊、四重檐懸山頂式,成寶塔狀,十八個翼角底下分別繫著18個銅鈴,微風徐來,叮噹作響,廟宇共為四層,底層通面闊16.76米,通進深12.15米,並排五間。二三四層按比例逐漸縮小,均由脊樑正中伸出,成為寶塔形。檔山邊有脊檐,由側觀之,形成三個壘砌的“人”字形。每個翼下有各式各樣的獸形木雕撐拱。所有門窗均為精心鏤空雕或浮雕的各類圖案或花紋。
價值
織金縣財神廟具有較高的科學、藝術、歷史價值。1986年11月18日,全國著名的文博專家、學者及省有關部門領導和專家一行27人來織金考察時評價極高。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著名古建築專家單士元評價道:“織金財神廟是特殊古建築,在國內還沒有見過,只有日本大阪的天守閣與此類似。”北京市建築設計院總建築師張開濟評價道:“財神廟是織金歷史的象徵,是貴州和全國都罕見的建築。”文化部文物保護科學技術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杜仙洲評價道:“織金縣財神廟的屋頂變化多姿多樣,是穿斗結構,用細木條蓋大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