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評價模式

財務評價模式是根據財務信息來評價管理者業績的方法,常見的財務評價指標包括淨利潤、投資報酬率、剩餘收益、淨資產收益率、經濟增加值(EVA)等。

主要的財務評價模式介紹

業績評價系統根據不同的劃分標準可以劃分為不同的模式。以評價指標的計算基礎為主要劃分依據,綜合考慮評價目標、評價方法等其他因素的不同,可以將業績評價產生以來出現的業績評價系統劃分為成本控制、會計基礎、經濟基礎、戰略管理和利益相關者五種模式。這五種模式都與財務評價相關。其中,成本控制模式、會計基礎模式和經濟基礎模式強調財務指標的套用,屬於財務評價類型;而戰略管理模式和利益相關者模式雖然強調非財務評價指標的套用,但同時也肯定了財務評價指標的作用,因此也包含了財務評價。由於這種原因,再加上會計基礎、經濟基礎和戰略管理是目前為止已被人們廣泛接受並在實踐中得到普遍套用的業績評價模式,因此,本部分重點介紹這三種業績評價模式。

(一)會計基礎業績評價模式

會計基礎業績評價模式的主要特點就是採用會計基礎指標作為業績評價指標。會計基礎指標的計算主要是利用財務報表的數據。會計基礎業績評價模式的內容和方法根據評價對象與評價目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它可以是對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經營活動和分配活動的綜合評價,也可以是對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和增長能力的綜合評價。我國的企業經濟效益評價體系從評價指標體系看,是對盈利能力、償債能力和社會貢獻能力三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我國的國有資本金績效評價體系從指標體系看,是對財務效益狀況、資產營運狀況、償債能力狀況和發展能力狀況四個方面進行評價。會計基礎業績評價的方法有許多種,包括綜合指數法、綜合評分法、功效係數法等。企業經濟效益評價使用的是綜合指數法,國有資本金效益評價使用的是功效係數法。

會計基礎業績評價模式的優點在於:會計基礎指標計算數據相對容易取得,且嚴格遵循公認會計準則,具有較高程度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會計基礎業績評價模式的局限性在於:①會計收益的計算未考慮所有資本的成本,僅僅解釋了債務資本的成本,然而卻忽略了對權益資本成本的補償;②由於會計方法的可選擇性以及財務報表的編制具有相當的彈性,會計收益存在某種程度的失真,往往不能準確地反映企業的經營業績;③會計收益是一種“短視指標”,片面強調利潤容易造成企業管理者為追求短期效益,而犧牲企業長期利益的短期行為。

(二)經濟基礎業績評價模式

經濟基礎業績評價模式的主要特點就是採用經濟基礎指標作為業績評價指標。經濟基礎指標的計算主要是採用經濟利潤的理念。與傳統的會計基礎業績評價模式相比,經濟基礎業績評價模式更注重於股東價值的創造和股東財富的增加。

經濟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方法是經濟基礎業績評價模式的典型代表。EVA指標衡量的是企業資本收益和資本成本之間的差額。EVA指標最大的和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從股東角度重新定義企業的利潤,考慮了企業投入的所有資本(包括權益資本)的成本。這種利潤實質上就是屬於投資者所有的真實利潤,也就是經濟學上所說的經濟利潤。EVA指標由於在計算上考慮了企業的權益資本成本,並且在利用會計信息時儘量進行調整以消除會計失真,因此能夠更加真實地反映一個企業的業績。更為重要的是,EVA指標的設計著眼於企業的長期發展,而不像淨利潤一樣僅僅是一種短視指標,因此,套用該指標能夠鼓勵經營者進行能給企業帶來長遠利益的投資決策,如新產品的研究和開發、人力資源的建設等。這樣就能杜絕企業管理者短期行為的發生。此外,套用EVA能夠建立有效的激勵報酬系統,這種系統通過將管理者的報酬與從增加股東財富的角度衡量企業業績的EVA指標相掛鈎,正確引導管理者的努力方向,促使管理者充分關注企業的資本增值和長期經濟效益。

由於EVA評價系統所選擇的評價指標是唯一的,即EVA指標,從而造成評價主體只關心管理者決策的結果,而無法了解驅動決策結果的過程因素,結果EVA評價系統只能為戰略制定提供支持性信息,而為戰略實施提供控制性信息這一目標則不易達到。EVA評價系統的另一局限性在於EVA指標的計算過程。EVA的計算本身就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其難點反映在兩個方面:①EVA的會計調整;②資本成本的計算。這兩個問題的存在增加了EVA計算的複雜程度,從而對EVA的套用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三)戰略管理業績評價模式

戰略管理業績評價模式源於20世紀90年代,此時人類社會開始由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轉軌。引入非財務指標並將評價指標與戰略相聯繫是戰略管理業績評價模式的顯著特點。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BSC)是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強調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之間的平衡。

如果說工業經濟時代強調的是財務資本,那么在知識經濟時代影響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是知識或者說是智力資本。無形資產在企業生產經營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是影響企業價值的關鍵驅動因素。因此,企業界的管理者基於傳統財務業績指標的固有局限性,感覺到有必要對股東價值創造的流程進行監控,有必要評價企業在其他非財務領域上的業績。基於這種背景,實務界和理論界逐漸致力於將財務指標、非財務指標和戰略聯繫起來,對戰略業績評價的研究迅速升溫。

戰略管理業績評價模式最具有代表性且最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是BSC。1992年,哈佛商學院教授羅伯特·卡普蘭(Robert Kaplan)和復興全球戰略集團創始人戴維·諾頓(David Norton)在《哈佛商業評論》上聯合發表了一篇名為《BSC:驅動業績的評價指標》的文章。該文章是以1990年參與項目小組的12家公司試用這一新型業績評價方法所得到的實證數據為基礎的。這篇文章在理論界和實務界引起了轟動。之後,他們通過發表文章和出版著作等多種形式,進一步解釋了企業在實踐中應該如何運用BSC作為控制戰略實施的重要工具。卡普蘭和諾頓的這些文章和著作集中體現了BSC自產生以來的發展歷程:不僅評價指標不斷豐富和創新,而且系統本身逐漸從單純的業績評價提升到了戰略管理的高度。

財務評價模式的局限

現行的財務評價模式幾乎都是以財務報表為主要依據,這樣偏重靜態和純數字的分析存在一定局限性,具體表現為:

(1)財務報告上的所有數字均為歷史成本。以歷史成本報告資產,不能代表其現實成本或變現價值。

(2)財務報告的編制基礎假設幣值穩定不變,這就表明財務分析的數據來源並未考慮通貨膨脹率或物價水平的變動。在高通貨膨脹或物價不穩定期間,現行財務分析得出的結果會有所偏頗。

(3)穩健的會計原則要求預計損失不計收益,這有可能誇大費用而少計收益和資產。

(4)按年度分期報告,所反映的信息時間間隔較短,不能提供反映長期潛力的信息。

財務評價模式的缺陷

1.重視股東財富目標,忽視利益相關者價值最大化

公司的理財目標應該是所有利益相關者互利共贏的最優平衡點。這些利益相關者除股東、債權人、經營者、員工、政府等有關部門外,還涉及具有關係專用性投資的客戶和供應商。所有利益主體都是企業的風險共擔者,因而也就都具有各自的利益要求權。其中任何一方的利益遭到損害都不利於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現行的評價指標體系有許多具體指標都僅僅從股東角度考慮,比如淨資產報酬率、每股收益率等等。這不僅沒有體現出其他非股東利益主體的利益要求,甚至有可能誘導公司出現一些短視行為,如盲目提高資產負債率、對員工分配不足、採用非法手段進行稅收籌劃等等。

2.指標設定與構建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

目前已有的財務評價指標在因素相關性和口徑一致性上尚有欠缺。

因素相關性要求構成比率指標的要素應當具有內在的因果關聯。比如在計算短期償債能力時常用到速動比率。一般認為,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但有一點不容忽視,流動資產涵蓋預付賬款,流動負債又涵蓋預收賬款。如果預付賬款是用來購買存貨或者固定資產的話,那就不應該納入速凍比率的範疇,預收賬款同理。所以,滿足因素相關性要求的速凍比率應該更正如下:速動比率=(流動資產-超過收款期一年或一個營業周期以上的應收賬款-存貨-待處理流動資產淨損失-購買存貨或固定資產的預付賬款)/(流動負債-預收賬款)。

口徑一致性要求構成比率指標的要素在範圍上或性質上應當口徑一致。比如計算某些有關營運能力指標時,利潤指標應統一用息稅前利潤或主營業務利潤等,力求在口徑上統一。

3.注重有形資源,忽視無形資源方面的效績評價

在當今的新經濟環境下,企業價值增值的源泉不僅是傳統意義上的財務資本,而是更多地依賴於非財務性因素,如人力資本狀況、商譽、各種專利技術以及企業的組織管理效率等。但在目前的財務評價指標中,不僅沒有獨立地構建無形資源利用效績指標,而且已有的各種以資產為基礎的評價指標中,也很少考慮無形資源的因素。

財務評價模式的改進思考

1.基於企業各方利益價值最大化目標和科學性原則修正評價指標

(1)減少淨利潤基礎指標,強化息稅前利潤(EBIT)在財務評價指標體系中的基礎地位和作用。在可能的情況下,還可以考慮以息稅薪前利潤作為計算獲利情況指標的基礎。息稅薪前利潤=淨利潤+所得稅+利息+工薪,它涵蓋了股東、債權人、政府、員工等多個利益主體的利益份額,以此為基礎的財務評價能夠體現企業多方利益相關者價值最大化的目標要求。

(2)可以考慮在評價企業收益能力的同時,將經營槓桿係數(DOL)和財務槓桿係數(DFL)納入財務評價指標體系,以便從收益和風險兩個方面評價企業價值。

其中,DOL=息稅前利潤變動率/銷售量變動率,衡量的是息稅前利潤變動對銷售量變動的敏感度。DOL越大,企業的經營風險也就越大。類似的,DFL=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額/息稅前利潤變動額,衡量的是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對息稅前利潤變動的敏感度。DFL越大,企業的財務風險也就越大。這兩個指標能夠從風險的角度補充現有財務評價體系的不足。

(3)在指標的科學性方面,主要是應當針對現有指標在計算方面存在的缺陷進行修正,這些指標主要有總資產周轉率、營業利潤率等,修正方法如下:

2. 構建人力資本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最基本的指標應當是將產出類指標與人力資本價值進行比較,計算人力資本周轉率或人力資本貢獻率,公式如下:

上述左式是從總產出的角度反映企業人力資本的貢獻程度,右式則從扣除非人力資本耗費的淨產出角度反映人力資本貢獻程度。

之所以採用息稅薪前利潤計算人力資本貢獻率,原因在於:①所有非人力資本轉移價值之外的價值增值均是由人力資本創造或者是由人力資本所決定的;②企業的目標在於實現相關者利益最大化,企業員工作為利益相關者的一個重要方面,其利益實現的基本體現就是從企業獲得工薪報酬,這樣只有將工薪納入人力資本的貢獻額,才能全面地反映人力資本對各個利益相關者的貢獻程度。財務評價體系的理論方法由來已久,並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接受實踐的檢驗。事實證明,合理的財務評價指標能夠幫助企業更好地進行經營管理。目前,財務評價體系仍存在許多不足,這需要我們不斷地用實踐檢驗理論,逐漸完善。

參考文獻

1、劉運國主編.管理會計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07.

2、張先治 池國華編著.公司理財.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10.

3、葉皓潔.淺談財務評價模式的局限、缺陷與改進思考[J].時代金融,2011,(第21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