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報告分析

財務報告分析

財務報告分析是指財務報告的使用者用系統的理論與方法,把企業看成是在一定社會經濟環境下生存發展的生產與分配社會財富的經濟實體,通過對財務報告提供的信息資料進行系統分析來了解掌握企業經營的實際情況,分析企業的行業地位、經營戰略、主要產品的市場、企業技術創新、企業人力資源、社會價值分配等經營特性和企業的盈利能力、經營效率、償債能力、發展能力等財務能力,並對企業作出綜合分析與評價,預測企業未來的盈利情況與產生現金流量的能力,為相關經濟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

基本信息

簡介

背景

面對密密麻麻的財務數據,非財務專業人士往往不知所云,無處入手。其實,在看似枯燥的財務報告數據中,隱藏著豐富有趣的經營信息,而這些信息恰恰是改善管理水平、提升經營效率、科學決策的重要數字依據。

收益

學會從財務的角度看問題;

掌握財務報表的閱讀重點;

透視出財務報表的隱藏含義;

了解營運管理中可能存在的問題;

利用財務報告尋求改善的途徑;

建立與財務人員進行有效溝通的平台。

要點

財務報告在公司經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如何讀懂資產負債表;

如何讀懂利潤表;

如何讀懂現金流量表;

財務報告分析基礎。

主要內容

財務報告分析財務報告分析

財務報告分析的內容主要包括企業經營環境與經營特性分析、企業會計政策及其變動分析、財務報表項目及其結構分析、財務能力分析、企業綜合分析與評價等。

企業經營環境與經營特性分析

企業經營環境與經營特性分析主要分析巨觀經濟發展的形勢,分析企業所處行業的發展趨勢,分析企業的行業地位、經營戰略、主要產品的市場情況,分析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分析企業高層管理人員與職工素質等人力資源情況與企業創造價值的社會分配結構等。這樣做,決策者可把握企業的巨觀環境與企業總體情況,更好地聯繫與解釋財務報告分析的結果。

企業會計政策及其變動分析

企業會計政策及其變動分析主要分析企業經營管理者選擇不同的會計政策的理由及其對財務報表項目與財務分析指標的影響,為保證對比分析時分析指標的可比性,必要時對分析資料進行適當的修正。

財務報表項目及其結構分析

財務報表項目及其結構分析主要對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及其附註的各個項目與結構進行對比分析,分析各種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成本、費用、利潤、現金流量的變化、變化原因和其對企業經營的影響。每個財務報表項目都具有特定的經濟含義,它的變化對財務能力、經營特性都可能產生影響,一般可編制多期比較財務報表和多期百分比財務報表進行分析。多期百分比財務報表是將財務報表項目用結構百分比表示,並將多個會計期間的財務報表合併,這樣有利於對財務報表的結構變動進行分析。

財務能力分析

財務能力分析主要分析企業的盈利能力、經營效率、償債能力(短期、長期)、發展能力等。該部分主要通過定量的財務指標分析進行,它是財務報告分析的重要內容。

企業綜合分析與評價

企業綜合分析與評價主要將上述分析情況用系統、科學的方法進行綜合得出對企業的綜合分析與評價。該綜合分析與評價使用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相結合,並可使用綜合指數法、綜合評分法、雷達圖法等方法進行綜合分析與評價。該綜合分析與評價和企業業績評價有很強的聯繫,企業業績評價可看成是企業綜合分析與評價的一種形式,它是財務報告分析的重要內容。該部分在本章的第三節介紹。

現代企業是在一定社會經濟環境下生存發展的生產與分配社會財富的經濟實體,它與許多社會利益團體有複雜的經濟利益關係,可看成一個複雜的社會系統。企業的財務能力、經營特性等分析與綜合分析與評價是相互聯繫的,企業的經營環境、財務報告的內容、財務報告分析的技術與方法都是發展的。因此,通過對財務報告分析來了解企業經營情況就必須用系統的觀點來分析企業,即用聯繫、發展的觀點分析企業。

隨著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的發展,構建智慧型決策支持系統、診斷分析專家系統的技術不斷發展,利用人機系統進行財務報告分析將大大地提高我們財務報告分析的工作效率。

主體

財務報告分析的主體是財務報告的使用者,他主要包括投資者(股東)、債權人(金融機構、企業單位)、企業經營管理者、政府經濟管理部門、企業工會組織、註冊會計師等。不同的分析主體其分析的目的不同,所分析的內容與重點也有差異。

目的

投資者的分析主要是為尋求投資機會獲得更高投資收益而進行的投資分析和為考核企業經營管理者的經營受託責任的履行情況而進行的企業經營業績綜合分析與評價。其分析的重點是企業的盈利能力、發展能力和業績綜合分析評價。

債權人的分析主要是金融機構或企業為收回貸款和利息或將應收款項等債權按期收回現金而進行的信用分析。信用分析的重點是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和產生現金能力。

企業經營管理者為了更好地對企業經營活動進行規劃、管理與控制,利用財務報告進行經營分析。該分析要分析企業各種經營特性包括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經營效率、發展能力、社會存在價值等,並要綜合分析企業的經營情況。

政府經濟管理部門的分析主要是為制定有效的經濟政策和公平、恰當地徵稅而進行經濟政策分析與稅務分析。其分析的重點是企業發展、社會價值分配等。

工會組織的分析主要是為爭取職工合理的工資、福利等利益而進行的工會利益分配分析。其主要分析企業社會價值分配、盈利能力等。

註冊會計師為客觀、公正地進行審計、避免審計錯誤、提高財務報告的可行度也要對財務報告進行審計分析。其分析的重點是財務報表及其之間的稽核關係與各種財務能力、經營特性分析。

方法

財務報告分析是一個分析判斷過程,它的基本目標是識別財務報告項目的數量、比率、發展趨勢、重要事項的發生與變化,並搞清這些變化的產生原因,為預測企業將來提供依據。

財務報告分析的方法主要有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綜合指數法、綜合評分法、雷達圖法等方法。

比較分析法

比較分析法是將多個經濟內容相同的指標進行對比,從數量上確定其差異的一種分析方法。它是財務報告分析最基本的方法,它將本期的實際指標與不同的標準值進行對比,揭示客觀存在的差異,並進一步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

比較的標準主要有歷史標準、先進標準、考核標準、主要競爭對手企業標準等。

歷史標準主要指以前各期實現的數據或歷史最好水平。通過與歷史標準對比,可以揭示該指標的變化趨勢與變化程度。

先進標準主要指國際、國內或本地區同行業同類企業的先進水平。通過對比可發現與先進水平的差距。

考核標準主要指考核企業工作的預算、計畫、定額等指標。通過對比可明確考核指標的完成情況。

主要競爭對手企業標準指主要競爭對手企業的同期實際指標。通過對比可明確與主要競爭對手企業相比自己的優勢與不足。

使用比較分析法時,可根據分析的目的選擇其中一種或多種比較標準進行分析,並應注意相互比較的指標之間的可比性。相互比較的指標,必須在指標內容與計算的基礎、範圍、方法、時間跨度等方面保持一致。

使用比較分析法分析問題時,要將絕對數指標與相對數指標相結合、相互補充說明問題。如對企業的盈利情況進行分析時,要將利潤額這類絕對數指標與利潤率這類相對數指標相結合去說明企業的盈利情況。

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通過計算指標之間的比率來分析指標之間關係、揭示經濟規律的一種方法。它是財務分析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分析的比率可分為相關比率、結構比率、動態比率等。

相關比率,是根據經濟指標之間存在相互依存、相互聯繫的關係,將兩個性質不同但又彼此相關的指標加以對比而計算出的比率。它有利於研究經濟活動的客觀聯繫,認識經濟活動的規律性。如根據投入與產出之間的依存關係,將利潤總額與成本費用總額相比較計算出成本費用利潤率,用它揭示企業的盈利能力。

結構比率,是指將某項經濟指標的組成部分與該經濟指標的總體進行對比,計算出組成部分占總體的比重而形成的比率。它反映某項經濟指標的構成情況,揭示經濟指標的結構規律。如將各項資產數額分別與資產總額相比較,可計算各項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它反映了企業的資產結構,為進一步分析企業資產結構的合理性、最佳化企業的資產結構提供依據。

動態比率,是將不同時期同類指標的數值進行對比計算出的比率。它反映該分析指標的變化方向和變化速度,揭示經濟指標的變化趨勢。動態比率包括定基比率和環比比率。

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當某項綜合經濟指標可表示為若干項相互聯繫的因素(經濟指標)的乘積時,按照一定的程式和方法,計算確定各因素的變動對綜合經濟指標的影響程度的分析方法。

綜合分析

在對企業經營特性與財務能力分析的基礎上,要對企業財務情況作出綜合的分析與評價時,可採用一些綜合的分析與評價方法,常用方法主要有綜合指數法、綜合評分法、雷達圖法等。

1.綜合指數法

綜合指數法,首先將綜合分析與評價的結果用綜合指數表示,確定影響綜合指數的各項指標,然後將反映綜合指數的指標數同一定的標準值進行對比,計算出各項指標的指數,最後考慮各項指標在評價綜合結果時具有不同的重要性,給各項指標指數以不同的權重,加權匯總各項指標指數得到綜合指數,以這個綜合指數的高低反映評價結果的好壞。

2.綜合評分法

綜合評分法,綜合分析與評價的結果用綜合評價分數表示,確定影響綜合評價的各項指標,將指標數同一定的標準值進行比較分析給出評分,將各指標的評分匯總得出綜合評價分數,以這個綜合評價分數的高低反映評價結果的好壞。

3.雷達圖法

雷達圖法是將反映企業綜合情況的各項指標以雷達圖的形式表示出來,便於人們直觀地掌握企業綜合情況。反映企業綜合情況的各項指標按所反映的屬性不同分類,並分別描繪在不同的區域裡,每個指標用一條由圓心發出的射線表示,圖中用內、中、外三個圓劃分不同區域,射線與內、中、外三個圓的交點即為各項指標的最差值、標準值、最佳值。將企業指標的實際值按數值比例畫在射線上,再把這些點連起來即可得到折線圖表示企業的實際情況。用該方法進行分析時,當積累一定的經驗後,從折線圖的形狀就可大概地掌握企業的經營情況。

程式

財務報告分析財務報告分析

財務報告分析的程式如下:

確定分析目的

分析的目的不同,所分析的內容與重點有差異。因此,在進行財務報告分析時,首先應確定分析的目的,確定分析的內容與重點。

收集分析資料

財務報告分析所用到的資料主要包括:企業財務報告;有關企業經營環境的資料如反映企業外部的巨觀經濟形勢統計信息、行業情況信息、其他同類企業的經營情況等;有關分析比較標準的資料。對所收集的資料要加以整理,去偽存真,保證資料的真實性。

進行專題分析

按確定的分析內容與重點,選擇科學、合理的分析方法進行分析。分析時應按分析要求依次進行企業經營環境與經營特性分析、企業會計政策及其變動分析、財務報表項目及其結構分析、財務能力分析等。

進行綜合分析與評價

對專題分析進行總結,並進行綜合分析與評價,完成分析報告。對分析結果進行評價,評價將分析結果用於經濟決策是否能取得滿意的效果,若不能滿意,則再從第二步開始,進一步收集分析資料,進行更深入地分析,直到能取得滿意的決策效果為止。循環的分析工作應注意成本效益原則。

四個視角

財務報告分析不是機械的比率計算,而是一個定性、定量的系統工程。本文從會計政策的選擇、財務戰略、財務比率、收益質量與成長性四個視角簡述財務報告分析的過程。

會計政策選擇分析

會計政策的選擇形式上表現為企業會計過程的一種技術規範,但其本質卻是經濟和政治利益的博弈和制度的安排。公司經理人員被允許作出許多與會計有關的職業判斷,因為他們最了解公司的經營和財務情況。公司管理層的財務決策對財務報告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包括影響財務報表數據、分析人員對數據的理解、會計規則的選擇、科目調整、格式選擇和計量判斷等。

財務報告分析的目的就是對交易和事項加以確認、評價公司會計數據反映經濟現實的程度以及執行會計政策的正確性;分析公司運用會計政策靈活性的性質和程度,確定是否調整財務報告的會計數據,以消除由於採用了不恰當的會計方法而造成的扭曲。

一般來說,分析一個單位選擇會計政策、估計的程式是:①辨明關鍵的會計政策;②評價會計靈活性;③評價會計戰略;④評價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⑤辨明潛在虧損;⑥消除會計扭曲。

突出財務戰略的一個維度分析

財務報告分析是戰略分析的必要步驟,它有助於對公司、競爭者以及經濟環境量化的理解。從戰略高度進行財務報告分析立足於量化分析的現實基礎,通過辨明關鍵的利潤動因和商業風險,幫助經營者作出現實的預測選擇。

戰略分析用於財務報告分析必然涉及管理會計,而平衡計分卡是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相融合的極好工具。根據美國GartnerGroup的調查,在《財富》雜誌公布的世界前1000家企業中,有55%的企業運用了平衡計分卡系統。平衡計分卡從財務維度、客戶維度、內部業務流程維度和學習成長維度等四個方面進行系統的分析,幫助管理層對具有戰略重要性的領域作全方位的(“平衡”)思考,以保持經營戰略一致。平衡計分卡方法最大的貢獻在於引入了非財務評價指標而成為有效的戰略執行的框架和工具。財務指標是企業追求的結果,其他三個方面的指標(非財務指標)是取得這種結果的動因。正如美國著名經濟學家Kaplan和Norton所說,“所有維度的評價都旨在實現企業的一體化戰略。”

財務比率參照性分析

財務比率是對財務報告信息進行重新組織的結果。比率分析旨在評價公司當前和過去的業績,並判斷其業績是否能夠保持。比率分析包括:將公司與同一行業內的比率對比;將公司在各個年度或各個會計期間的比率對比;將財務比率與一些獨立的基準對比。比率分析能夠提供對財務報表項目的可比性和加深對相對重要性的深入了解。

財務比率基本上有四種類型:第一種比率概括了公司某一時點的財務狀況的某些方面,是兩個“存量”項目的對比,通常稱為資產負債表比率;第二種是損益表比率,概括了公司一段時間的經營成果的某些方面,將利潤表的一個“流量”項目與另一個“流量”項目作比較;第三種比率反映公司的綜合經營成果,是將利潤表中的某個“流量”項目與資產負債表的某個“存量”項目作比較,稱為損益表與資產負債表比率;第四種是基於現金流量表的比率,特別關注收益與營業活動現金流量提供的公司收益質量方面的信息。

認真進行財務比率分析,有助於評價公司高管層制定的政策在以下幾方面的相對有效性:①經營管理方略;②投資管理規劃;③財務戰略;④股利政策。

收益質量與成長性實質分析

收益質量分析著重進行兩項評價:①公司收益質量的絕對水平;②公司收益質量的變化。絕對收益質量評價影響到公司的價格收益倍數;收益質量變化體現了公司經濟價值的正面或負面的變動,這個變動是由營業環境或財務環境的變化或者前景變化引起的。

通常收益質量評價的含義是:高質量收益指標較好地反映了公司的目前狀況和未來前景,同時表明管理層對公司經濟現狀的評價較為客觀;反之,低質量收益指標表明管理層可能誇大了公司真實的經濟價值,對公司狀況進行了粉飾,或者表明管理層沒有客觀地反映公司目前的狀況和未來前景。收益質量上升表明管理層的決策越來越客觀地反映了公司環境,同時也表明了公司增加經濟價值不是依賴於降低收益的質量,而是提高了創造能力;反之,收益質量下降表明相對於過去公司目前狀況和前景正在惡化,管理層通過降低收益質量來增加收益,企圖向外界傳達比公司實際狀態要好的經濟狀態信息。可見,收益質量分析突出了公司目前和未來的替換價值創造,因而可稱之為實質性分析。

成長性分析是綜合性分析,具有預測未來價值創造性的特點,因此它是實質性分析之一。根據可持續成長率=稅前邊際利潤率×資產周轉率×槓桿係數×稅後留存率×利潤分配留存率,可以看出一部分指標是和經營活動有關的比率,另一部分指標是和財務因素有關的比率。其中經營比率指的是資產周轉率和稅前邊際利潤率。應當看到,在使用財務槓桿和稅率管理活動提高槓桿係數的同時,也放大了收益波動的風險,因此,使用財務方法取得的成長不那么可取。成長分析主要包括三個內容:①對成長率的各個變數進行數量計量。②說明各種成長來源,包括成長來源的數量性分析,也包括質量性分析,重點是各種來源之間的相互關係、公司經營特點和財務特點、研究會計期間的外部環境及其變化趨勢。③預測未來的成長水平和預測分析可能的財務效率和經營成果。

相關圖書

財務報告分析財務報告分析

書名:財務報告分析

作者:張利

出版社: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年08月

ISBN:9787564206048

開本:16開

定價:28.00元

內容簡介:

《財務報告分析》以2006年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為依據,突破傳統的會計報表分析的局限,本著“理論夠用為度,注重實踐技能培養”的思想,充分考慮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注重理論與實際操作的緊密結合,從企業財務報告分析工作的實際套用出發,以豐富的案例和大量的實訓較詳盡地講解了財務報告分析的基本原理、基本程式及其操作技能的方法。

《財務報告分析》總體上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為財務報告分析概述;第二部分(第二章至第七章)為財務報告分析技能;第三部分(第八章)為財務分析報告的撰寫。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