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名稱:貝毒英文翻譯:shellfish poisoning
中文的貝毒一詞翻譯自英文詞組shellfish poisoning,詞的來源是人類因食用有毒的貝類而產生中毒的症狀。而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科學家發現這些貝類所含的毒素其實並非由貝類自身產生的,而是被其攝食的微藻(主要是甲藻,其次是硅藻)或菌類所產生的,在貝類的體內積聚至足夠濃度後才會發生中毒事件。另外,含有此類毒素的也並非只有貝類(還包括魚等食物鏈中的消費者)。
根據中毒後所產生的症狀,科學家把貝毒分為六大類,分別是:記憶缺失性貝毒(Amnesic Shellfish Poisoning, ASP、西加魚毒(ciguatera fish poisoning, CFP)、腹瀉性貝毒(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 DSP)、神經性貝毒(Neurotoxic Shellfish Poisoning, NSP)、麻痹性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PSP)、和1995年因食用紫貽貝(Mytilus edulis)而引出的氨代螺鏇酸貝類毒Azaspiracid Shellfish Poisoning(AZP)。
貝毒歷史事件
從1942年起,在日本浜名湖的蛤仔(Tapes philippinarum)及牡蠣(Ostrea)中,出現了所謂蛤仔毒(venerupin)的問題,實際是一種臟器毒(特別是一種肝臟毒),對熱穩定,無免疫性,推測是一種胺。這種毒發生在早春,能在貝的胃腺及消化管中找到,當時對貝毒的形成機制還不清楚。在美國加利福尼亞發生的貽貝毒及在日本豐橋市柳生川發生的蛤仔毒、牡蠣毒均與河豚毒一樣,是侵犯運動神經的麻痹性毒,發生在夏季。由赤潮引發的赤潮毒素統稱貝毒,目前確定有10餘種貝毒其毒素比眼鏡蛇毒素高80倍,比一般的麻醉劑,如普魯卡因、古柯鹼還強10萬多倍。貝毒中毒症狀為:初期唇舌麻木,發展到四肢麻木,並伴有頭暈、噁心、胸悶、站立不穩、腹痛、嘔吐等,嚴重者出現昏迷,呼吸困難。赤潮毒素引起人體中毒事件在世界沿海地區時有發生。據統計,全世界因赤潮毒素的貝類中毒事件約300多起,死亡3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