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免疫應激

豬免疫應激是指動物接種疫苗後出現個別過敏,少數動物體溫升高,一些動物厭食,代謝改變,生長減緩,飼養周期延長的現象。廣義的“免疫應激”又稱免疫激發,也包括亞健康狀態下動物受到的各種病原侵襲,甚至是病原菌的感染、創傷和內部腫瘤等引起的免疫應激。

1 免疫應激的危害
免疫應激在養豬生產中時有發生,2002年中寧縣對全縣仔豬施以5頭份豬瘟凍乾苗和2 mL口蹄疫油苗的免疫注射,並加戴耳標,免疫接種後豬只出現過敏性休克反應,雖經緊急救治,但個別嚴重的豬當場死亡。
口蹄疫疫苗免疫應激反應較強,造成的損失較大,有的民眾不願意給豬、牛、羊接種,給口蹄疫預防帶來一定困難。 2002年10月15日,黑龍江省黑河市某鄉進行口蹄疫疫苗注射後,有13隻羊發應激反應,其中有3隻羊病情較嚴重,尖叫,臥地不起,呼吸加快,可視黏膜充血,肌肉震顫,瘤胃臌氣,口角出現白沫,皮膚應激性增強,觸診發出尖叫聲,意識降低。江蘇省張家港市楊舍鎮獸醫站於 2003年10月16日下午對該鎮城東村12組錢仁祥飼養的180多隻山羊進行了口蹄疫免疫接種,接種後 5 d內有13隻羊死亡。
養雞生產特別是肉雞生產中,在短時間內要接種十幾種疫苗,會引起較強的免疫應激。安陽市某鎮養殖戶飼養三黃雞2批,其中300日齡的3 000隻,400日齡的1 700隻。

雞群已按常規程式進行防疫,前期生長發育良好,產蛋正常。且這兩批雞隻在60日齡時注射過傳染性鼻炎油乳劑滅活苗,因該區周圍流行傳染性鼻炎,故對雞群再次頸部皮下注射該疫苗。注射疫苗後第2天,大部分雞精神沉鬱,採食量減少。2 d後400日齡的雞頭部出現輕度腫脹,發紅,以後發病雞病情逐漸加重;300日齡的雞也相繼出現類似症狀,發病率為30%。東阿縣高集鄉集樓村某村民引進AA肉雞600餘只,採用地面平養。到9日齡時注射腎傳支¬新城疫油乳滅活苗,頸部皮下注射0.3 mL/只,同時H120¬新城疫Ⅳ系凍乾苗滴鼻。

接種當天發現雞群採食量減少,部分雞精神不振。第2天早晨發現病死雞100餘只,到第5天共死亡近500隻雞,死亡率達80%以上。經綜合診斷為大腸埃希菌急性感染,因多途徑接種疫苗的應激反應,增加了發病和死亡。上述實例說明,免疫應激無疑已成為一個影響畜禽生產和經濟效益的十分現實和突出的問題,引起了很多學者的高度重視。與此同時,儘管近年來國內外學者提出許多針對性預防措施,但仍未使其得到根本好轉。
2 免疫應激對動物的影響
2.1 免疫應激對動物食慾與代謝的影響
動物在病原性或非病原性抗原刺激下,能激活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和淋巴細胞釋放一系列被稱為細胞介素的化合物,這類化合物主要包括白細胞介素1(IL¬1),白細胞介素6(IL¬6)和腫瘤壞死因子(TNF),它們不僅能活化免疫系統,使得動物處於免疫應激狀態,而且還能通過對靶組織的直接作用或通過改變動物體內某些激素的水平來調節免疫應激過程中動物體內各種養分的代謝。免疫應激對動物的影響主要有:
2.1.1 對食慾的影響 食慾下降或廢絕是免疫應激期的典型症狀之一。主要由IL¬1和TNF所介導,其中IL¬1對食慾的影響較TNF大。
2.1.2 對蛋白質代謝的影響 免疫急性反應期中,整個機體的蛋白質周轉速度提高,氮排泄增加,外周蛋白的分解加速,骨骼肌蛋白的沉積降低,但肝急性期蛋白的合成量增加。如IL¬1、IL¬6和TNF¬α能介導骨骼肌蛋白的降解。
2.1.3 對脂肪代謝的影響 IL¬1、IL¬6和TNF都可介導脂肪的代謝變化。它們一方面通過降低脂肪組織中脂蛋白脂酶的活性而降低甘油三酯類的清除率。另一方面,增加肝臟脂肪酸的合成和非必需脂肪酸的重新酯化,造成極低密度脂蛋白的增加。
2.1.4 對碳水化合物代謝的影響 產生免疫應激時,糖類的利用急劇增加。在IL¬1和TNF的作用下,肝中糖原的異生和糖原分解過程加速,使偏頭痛增加[5¬8]。
2.2 免疫應激對動物免疫的影響
免疫應激後免疫反應的持續性狀態,可導致病理改變。許多研究表明,給雞注射疫苗後免疫器官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如水腫、壞死),影響免疫器官的功能,降低血液中免疫球蛋白(IgG)水平及外源的抗體滴度,影響血液的理化指標(如葡萄糖、丙酮酸、乳酸等)及免疫指標(糖皮質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而且免疫應激還可以造成免疫器官的形態學變化,而這些形態學的變化可能進一步加強免疫抑制。
接種疫苗造成免疫應激引起家禽應激性發病常有報導,由於疫苗接種造成應激而誘發蛋雞免疫力下降,出現脂肪肝綜合徵,以及免疫接種引起父母代種雞發生溫和型雞新城疫、馬立克病;雞在免疫應激情況下表現出生長率和飼料報酬降低,營養需要增加,在病原微生物的侵害下很容易引發疾病,造成死亡。
免疫應激可以造成雛雞中樞免疫器官胸腺部分T細胞發生凋亡,並且是一個逐漸加重的過程,呈現從凋亡到壞死的病理學變化過程。
3 免疫應激對動物免疫系統的作用機制
免疫應激對動物免疫系統的作用機制一般認為是由糖皮質激素介導的。腎上腺皮質激素也可導致免疫抑制。另外,在免疫應激過程中,機體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活動明顯改變,這可能是導致免疫系統功能變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范少光認為,腎上腺皮質激素介導應激有一個濃度範圍,他還提出在應激條件下,通過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由外周T淋巴細胞產生了一種大分子蛋白質,此見解可能對某些免疫功能具有抑制作用,稱為應激免疫抑制蛋白質,這為免疫應激造成免疫抑制的研究開闢了新的領域。機體主要通過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PA)系統參與調節應激反應,糖皮質激素是HPA軸的最終產物,由腎上腺皮質束狀帶分泌的主要有皮質酮、皮質醇等,對免疫系統具有廣泛的作用[10¬11]。

機體參與調節應激反應的途徑除HPA軸外,還需要垂體¬甲狀腺系統參與。在免疫應激狀態下,可能由於機體內腎上腺皮質激素和甲狀腺素升高,使機體的細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高文偉等認為免疫應激後,機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初期受到抑制,後期逐漸恢復。免疫應激後血液中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前期上升,表明血液中ACTH、皮質酮對細胞免疫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