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戲 | |||||
拼音: | |||||
解釋: | 1.下象棋。 |
相關詞條
-
北周象戲
北周象戲,是中國南北朝時的博戲,常被依棋名錯認為象棋類遊戲與寶應象棋的前身,楊慎、楊蔭深、崔樂泉等學者依規則否定是象棋類遊戲,與中國象棋迥不相侔,而是擲賽遊戲。
歷史 大致規則 -
七國象戲
七國象棋是北宋司馬光根據當時民間流行的兩人對局的象戲進行改革而設計成的。它在當時雖然沒有流行,但卻流傳到朝鮮和日本。七國象棋與圍棋盤相同,七國象戲”有“...
介紹 歷史 著法和規則 勝負規定 -
徽戲
徽州人善歌舞。明萬曆年間,當過歙縣縣令的傅岩在《歙紀》中說:“徽俗最喜搭台看戲”。
概述 起源 發展 分類 養護方法 -
彩繪象戲陶俑
彩繪象戲陶俑,長10.8厘米、高10.3厘米。 象呈靜立狀,象鼻下垂蜷曲,似在往嘴內送食。其背上跪坐一男俑,身飾彩,頭戴冠,雙手扶膝,低首沉思。
-
川北燈戲
川北燈戲是流行於四川東北部地區的古老民間小戲,明清以來,燈戲頻繁演出於川東北的廣大山鄉,至今延綿不絕。川北燈戲的劇目多取材於民間生活,現有劇本200餘個...
簡介 發源地 川北燈戲大“改版” 拜師 地方戲保護與發展 -
秧歌戲
秧歌戲又稱秧歌劇。是中國北方地區廣泛流行的一種民間戲曲,主要分布於山西、河北、陝西及內蒙古、山東等地。來源於農民插秧時所唱歌曲,它和採茶歌、山歌、漁歌一...
概述 起源 著名劇目 表演形式 主要角色 -
象牙雕童戲盤
象牙雕童戲盤 清(1644-1911) 高1.4、長11.8、寬8.4厘米
-
雕白玉童子戲象
雕白玉童子戲象為清代的一件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