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水電站

象山水電站位於愛輝區新生鄂倫春族鄉境內,1992年興建,1997年竣工。裝機容量1.8萬千瓦時,多年平均發電量4190萬度,為西部礦產資源開發提供了充足電力。

概述

方位

象山水電站位於愛輝區新生鄂倫春族鄉境內,黑龍江支流法別河中游,距黑河市區72公里,距新生鄉25公里。1992年興建,1997年竣工。較大支流主要有古蘭河、刺爾濱河和阿爾濱河。

產能

象山水電站裝機容量1.8萬千瓦時,多年平均發電量4190萬度,為西部礦產資源開發提供了充足電力。象山水庫攔河壩壩頂全長324米,最大壩高50.7米,這是黑河水電站大壩最高的,站在壩頂,俯瞰溢洪道,會讓你心驚膽顫。象山水庫庫面17.8平方公里,狹長、曲折,呈不規則形狀,從大壩到最遠的湖岸有17公里。這與庫區山勢有關,山多而密,因此形不成壯闊的、一眼望不到邊的庫面。從大壩到石頭人水上距離13公里,乘船游湖,可飽覽湖岸秀麗風光,特別是石頭人景區,風光別致、奇美。

具體介紹

黑河市象山水電站系地方國有企業,隸屬於市經貿委,屬水力電力行業。該廠位於美麗的小興安嶺東麓,黑河市愛輝區上馬場鄉境內法別拉河中游。周圍群山環抱,碧水東流,廠區風景秀麗,環境優美,是一座現代化的環保型企業。水庫壩址距市區72公里,是一座以發電為主,兼顧防洪、養魚和淨化水質等綜合利用的水利樞紐工程。

規模

水庫屬國家大Ⅱ型水利工程。控制流域面積1972平方公里,最大壩高50.7米,正常蓄水位282.00米,總庫容3.34億立方米,發電裝機容量3×0.6萬千瓦,設計水頭44.15米,多年平均發電量4130萬千瓦時,多年機組利用小時2294小時。十年一遇洪水可削減洪峰37%,保護農田3萬畝和六個自然村。
電廠自1992年10月開工建設,至1997年8月併網發電。主要由:攔河壩、溢洪道、引水隧洞、發電廠房、變電站和11萬伏輸電線路組成。

人員

全廠共有職工104人,現有技術人員45人,占職工總數的43%;35歲以上的職工59人,占職工總數的57%;大中專以上學歷人員46人,占職工總數的44%。職工年齡青,專業素質好。
電廠的主要產品是電力生產,企業有94公里11萬伏輸電線路與國網相聯,按“以水定電”的方式運行,承擔我省北部電網的部分調峰任務。多年平均上網電量4000萬千瓦時。主營收入1200多萬元,上繳利稅70多萬元。同時,開展多種經營,大力發展養魚和旅遊項目,並承擔部分工程項目。

技術

電廠主要設備均系國家九十年代產品,工藝裝備為國內中小型水力發電廠先進水平,實現微機監控和操作,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優於全國平均水平。電廠自併網發電以來,積極完善企業管理。特別是1999年1月始,電廠改革勞動用工和幹部制度,實行全員勞動契約制,打破幹部和工人界限、固定工和契約工界限,按照規範提出的上崗條件,雙向選擇、層層聘用、擇優上崗、同崗同酬。經培訓考試合格,按照雙方協商一致,平等自願的原則、簽訂聘用契約,建立企業與職工相互平等、相互制約的新型勞動關係。
改革勞動工資分配製度,實行結構工資制,在勞動部門核定的功效掛鈎工資總額範圍內,打破現有工資,實行由技能工資、崗位工資、年工工資、輔助工資和獎勵工資組成的動態結構工資制,使職工的勞動成果與勞動收入掛鈎,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
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和約束機制,實現成本否決。先後制定各項規章制度、規程和標準78項,鼓勵技術創新和革新,嚴格控制成本支出,對各分廠和部門的成本、技術指標、工作紀律等進行量化打分,綜合評價,有效地促進了增收節支。
黑河市象山水電站是國家政策扶持的清潔能源企業,市場發展前景廣闊,具有發電、養魚、旅遊、環保和防洪等多重功能,隨著國家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深入,環保作用的日益重要,水資源的綜合利用,都會給企業發展帶來無限機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