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該村隸屬五合鄉,地處五合鄉南面,距鄉政府所在地11公里,到鄉政府所在地的道路為砂石路,交通方便,距縣城45公里。東鄰丙弄村,南鄰團田,西鄰那弄村,北鄰老寨村。截止2008年底,轄馬蹄寨、年早坪、回龍、朝陽、榿木寨、榿木窩、大平坡、大理寨、壩上、壩下、象上、象下、克頭、中寨、窩子、溝邊、下寨、團上、團下19個村民小組。海拔1450-1700米,年平均氣溫20℃,年降水量1600-1800毫米。
自然資源
截止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492畝(其中:水田831.27畝,旱地660.73畝),人均耕地面積0.59畝,主要種植水稻、烤菸等多種農作物;擁有林地14633.95畝,其中經濟林果320.38畝,人均擁有經濟林果0.11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草地148.84畝;荒山荒地6303.56畝,其他面積4547.18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全村有717戶通自來水,有717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擁有電視機農戶330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1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13戶。 該村到鄉道路為沙石路,交通方便;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土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1公里,建有集貿市場1個。到2008年底,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629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土木結構住房的農戶88戶。
農村經濟
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891.1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69.86元,占總收入的52.7%;畜牧業收入430萬元,占總收入的48.2%;漁業收入6萬元,占總收入的0.7%;林業收入16萬元,占總收入的1.8%;二、三產業收入43萬元,占總收入的4.8%;其他收入16.2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09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6人,在省內務工20人,到省外務工16人。
人口衛生
截止2008年底,該村有農戶717戶,鄉村人口2954人,其中男性1590人,女性1364人。農業人口2914人,勞動力1200人,從事第一產業1100人。該村以漢族為主,2906人;少數民族48人,其中景頗族34人,傣族14人,全村人口按教育程度,大專以上7人、中學1112人、國小1462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9人,占人口總數的10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農戶715戶,共2885人,參合率99%;享受低保125人、五保戶19戶。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村衛生所面積為24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4人,村委會距離鄉衛生院11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529戶。
文化教育
截止2008年底,該村建有國小3所,校舍建築面積2780平方米,擁有教師13人,在校學生375人,距離五合中學12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人數375人,入學率100%,其中小學生人數285人,中學生人數90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8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492.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1.20萬元,有固定資產5.4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1.2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基礎設施薄弱、文化教育落後、醫療衛生條件差,人畜飲水困難,請求上級幫助解決。。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發展烤菸等特色產業,種植面積1000畝,產值達到330萬元;發展養殖業,發展豬2500頭、牛600頭、羊800隻;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80人)。到 “十二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4年的8107元增加到9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