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石佛石刻

豎石佛寺始建年代不詳。 基座設定較高,明間基座中開橋形門洞,直通殿內。 豎石佛寺石刻的鑿成年代,據清道光七年《重修豎石佛碑記》載,相傳為金、元之際。

198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級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縣城東北十公里嶺底鄉豎石佛村南。
豎石佛寺始建年代不詳。其寺山門東向,面臨懸崖,寺院一進。正殿三間,歇山頂,有檐柱。基座設定較高,明間基座中開橋形門洞,直通殿內。兩梢間有台階可登基座平面,並有門通殿內平台。這是因為石刻形制而獨特設計的建築。正殿建築重建於明正德十六年(1521),明末毀於兵火。清康熙間重建,道光七年(1827)大修。解放戰爭中全寺被拆毀後石刻露天。
石刻鑿在一整體巨石上,石高七公尺余,底寬九公尺,呈金字塔形。石上鑿有大小五十九個石龕,分列三層,全部東向。南側另有浮雕佛塔一座。龕中除本尊外,鑿有菩薩、金剛力士等共百餘尊,“文革浩劫”中石刻頭部多被“紅衛兵”搗毀。浮雕佛塔平座方形,塔身一層,塔檐迭澀挑出,塔門方形。酷似唐代以前之四門塔,但基座和塔剎部分設定較高。塔剎蓮座以上又設造像龕二層。
豎石佛寺石刻的鑿成年代,據清道光七年《重修豎石佛碑記》載,相傳為金、元之際。從造型、刀法看,或為唐代作品。
寺院遺址現存明正德十六年《重建大興石佛寺金妝聖像圓滿碑記》和清道光七年《重修豎石佛碑記》二幢。殘留造像剝蝕嚴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