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城縣文物管理所

198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級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縣城東北十公里嶺底鄉豎石佛村南。

豎石佛石刻

豎石佛寺始建年代不詳。其寺山門東向,面臨懸崖,寺院一進。正殿三間,歇山頂,有檐柱。基座設定較高,明間基座中開橋形門洞,直通殿內。兩梢間有台階可登基座平面,並有門通殿內平台。這是因為石刻形制而獨特設計的建築。正殿建築重建於明正德十六年(1521),明末毀於兵火。清康熙間重建,道光七年(1827)大修。解放戰爭中全寺被拆毀後石刻露天。

石刻鑿在一整體巨石上,石高七公尺余,底寬九公尺,呈金字塔形。石上鑿有大小五十九個石龕,分列三層,全部東向。南側另有浮雕佛塔一座。龕中除本尊外,鑿有菩薩、金剛力士等共百餘尊,“文革浩劫”中石刻頭部多被“紅衛兵”搗毀。浮雕佛塔平座方形,塔身一層,塔檐迭澀挑出,塔門方形。酷似唐代以前之四門塔,但基座和塔剎部分設定較高。塔剎蓮座以上又設造像龕二層。

豎石佛寺石刻的鑿成年代,據清道光七年《重修豎石佛碑記》載,相傳為金、元之際。從造型、刀法看,或為唐代作品。

寺院遺址現存明正德十六年《重建大興石佛寺金妝聖像圓滿碑記》和清道光七年《重修豎石佛碑記》二幢。殘留造像剝蝕嚴重。

磁窯遺址

198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級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縣城東北的磁窯河口兩岸,屬於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範疇。石器由石灰石和堅硬的砂石打制或磨製而成。有石刀、石斧、尖狀器、刮削器等。陶器以蘭紋、繩紋(加有堆紋)的黑陶、灰陶為主,有陶刀、罐、鼎、鬲、盆等。並有陶窯遺址發現。

磁窯遺址有較多的“白灰面”居室在黃土層切面上顯露,長度多在三米左右,並伴有元底形灰坑。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山西省陶瓷研究所水既生在瓷窯村北發現了唐代瓷窯遺址,並出土了黑色釉、飾有月白色彩斑的唐代花瓷腰鼓,其體形較河南魯山段瓷窯、禹縣小白峪窯產腰鼓小,胎較薄,斑點有明顯的筆痕。交城唐代瓷窯遺址的發現,使我國唐代瓷窯的分布向北推移了一大步。(見《中國陶瓷史》)中國矽酸鹽學會編)。

1956年夏,在瓷窯河口西岸的坡底村西面,原城關鎮磚瓦生產小組在挖土燒磚時就曾“發現十多件完整的古陶器與瓷器,可惜因為職工們對國家保護文物的重要意義認識不夠,把一些很有歷史價值的文物當成一般墓葬的石(食)缽子,有的就地打碎,有的讓兒童玩耍……”(見《交城小報》1956年8月1日馬錫彬文《這些珍貴文物破壞得真可惜》)。

廣生院

廣生院位於城內東關南巷南口迎面,座南朝北,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二零零零年玄中寺接管,為其下院,組織進行了大規模的維修保護工程,派駐僧人管理,成為縣城及附近地區佛教信徒新的活動場所。

廣生院,清代康熙十五年(1676年)由邑紳士丁世醇(曾任浙江仁和知縣)創建,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五十七年(1792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三次重修。廣生院建築風格獨特,建築面積達1125平方米。山門面闊三間,布瓦歇山頂,五踩斗栱,具有清代早期建築特徵,正殿及東、西配殿為二層樓式,各面闊三間,下層磚砌窯洞,古樸雄壯。正殿窯洞為無梁殿構造形式,室內貫通,空間擴大,利用率提高。釋迦牟尼佛端座正中,通體貼金,金碧輝煌,摩訶迦什、阿難陀分列兩側。每眼窯洞內牆壁上另碹砌小洞窟各一眼,內供佛像,俗稱“九窯十八洞”。上層抬梁式木構,秀麗壯觀。正殿上層供奉西方三聖金像,中為阿彌陀佛,兩側是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院後東南三層六角亭,上亭下洞,設計精巧,攢尖頂,高聳挺拔。立於亭中扶欄遠眺,四周景色盡收眼底,令人流連忘返。

山門外有一宋代古槐,粗壯高大,枝繁葉茂。廣生院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與近在咫尺的環神閣、丁家大院及丁家祠堂構成一處高品位的以古代建築為依託的人文資源旅遊區,具有極好的開發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