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中文學名:豇豆灰霉病病原中文名:灰葡萄孢
病原拉丁學名:BotrytiscinereaPers.
病原分類地位:半知菌亞門
病害類型:真菌
主要為害部位:葉、莖、花、莢果
為害症狀
豇豆葉、莖、花、莢果均可染病,一般根莖部向上先顯症,初現深褐色,中部淡棕色或淺黃色,乾燥時病斑表皮破裂形成纖維狀,濕度大時上生灰色霉層。有時病菌從莖蔓分枝處侵入,致病部形成凹陷水浸斑,後萎蔫。苗期子葉染病呈水浸狀變軟下垂,後葉緣長出白灰色霉層,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葉片染病,形成較大的輪紋斑,後期易破裂。莢果染病先侵染敗落的花,後擴展到莢果,病斑初淡褐至褐色後軟腐,表面生灰霉。病原形態特徵
BotrytiscinereaPers.稱灰葡萄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與金瓜灰霉病相同。分生孢子聚生、無色、單胞,兩端差異大,狀如水滴或西瓜子,大小3.2~12.8×3.2~9.6微米。孢子梗淺棕色,多隔,大小896~1088×16~20.8微米。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以菌絲、菌核或分生孢子越夏或越冬。越冬的病菌以菌絲在病殘體中營腐生生活,不斷產出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條件不適病部產生菌核,在田間存活期較長,遇到適合條件,即長出菌絲直接侵入或產生孢子,借雨水濺射或隨病殘體、水流、氣流、農具及衣物傳播。腐爛的病莢、病葉、病卷鬚、敗落的病花落在健部即可發病。菌絲生長溫限4~32℃,最適溫度13~21℃,高於21℃其生長量隨溫度升高而減少,28℃銳減。該菌產孢溫度範圍1~28℃,同時需較高濕度;病菌孢子5~30℃均可萌發,最適13~29℃;孢子發芽要求一定濕度,尤在水中萌發最好,相對濕度低於95%孢子不萌發。病菌侵染後,潛育期因條件不同而異,1~4℃接種後1個月產孢,20℃接種後7天即產孢;生產上在有病菌存活的條件下,只要具備高濕和20℃左右的溫度條件,病害易流行。病菌寄主較多,為害時期長,菌量大,防治比較困難。防治方法
由於此病侵染快且潛育期長,又易產生抗藥性,目前主要推行生態防治、農業防治與化學防治相結合的綜防措施。
生態防治
(1)棚室圍繞降低濕度,採取提高棚室夜間溫度,增加白天通風時間,從而降低棚內濕度和結露持續時間,達到控病的目的。
(2)及時拔除病株,攜出田外燒卻。
藥劑防治
定植後發現零星病株即開始噴灑65%甲霉靈(硫菌霉威)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50%農利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加90%三乙膦酸鋁(乙磷鋁)可濕性粉劑800倍液、45%特克多懸浮劑4000倍液、50%混殺硫懸浮劑600倍液、50%的多菌靈膠懸劑8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霧防治。隔7~10天一次,連續噴灑2~3次。採收前3天停止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