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外貌特徵
豆娘是一種顏色鮮艷的食肉昆蟲,豆娘身體細長,複眼發達生於頭兩側,咀嚼式口器,觸角剛毛狀,前後翅形狀相似,翅脈中室四方形,翅翼生有翅柄,與蜻蜓同屬蜻蜓目,與蜻蜓不同點在於豆娘歇息時翅膀伸長疊在一起,且豆娘的四個翅膀幾乎一樣大小,而蜻蜓的兩個後翅膀稍長並且比兩個前翅膀寬。 體型大多數比蜻蜓要小,最小的豆娘體長為1.5cm,最大者可以到6-7cm。由於豆娘的體態優美、顏色鮮艷,且其翅膀顏色多變,故國內外很多愛好者喜愛觀賞。
與蜻蜓的區別
豆娘的外形和蜻蜓相近,要注意不要混淆。
1.眼睛的距離:蜻蜓的複眼大部分是彼此相連或只有小距離的分開;豆娘的兩眼有相當大距離的分開,形狀如同啞鈴一般。
2.翅膀的形狀: 屬於蜻蜓目的蜻蜓,其前後翅形狀大小不同,差異甚大;屬均翅亞目的豆娘,其前後翅形狀大小近似,差異甚小。
3.腹部的形狀:蜻蜓的腹部形狀較為扁平,也較粗;豆娘的腹部形狀較為細瘦,呈圓棍棒狀。
4.停棲方式:蜻蜓在停棲時,會將翅膀平展在身體的兩側;豆娘在停棲時,會將翅膀合起來直立於背上。
5.胸部:蜻蜓的胸部肌肉較發達,健壯,寬闊,而豆娘比較狹小。
6飛行能力:蜻蜓的飛行能力強,而豆娘較弱。
7.豆娘與蜻蜓的稚蟲在外表上也存在差異 。 蜻蜓的幼蟲體較粗短,頭部的寬度通常比胸部和腹部小,腹部的末端圍在肛門周圍有3個堅硬短的 尖形構造,無外部腮,具特殊的直腸鰓(直腸壁有排列有序的腮葉,可進行氣體交換) 。
生活習性
棲息環境
豆娘的成蟲一般習慣在稚蟲(水蠆)棲息的水域附近活動、覓食、求偶、產卵。而由於種類的差異,豆娘有的習慣棲息於流水性的溪流、山溝、田溝,或靜水性的池塘、湖泊、沼澤、水窪、水田等水域中。有些喜歡棲息在水流湍急的河流小溪里。整體而言,台灣豆娘中的幽蟌科、珈蟌科全都出現在流水水域,細蟌科則大部分出現在靜水水域,琵蟌科則在兩種水域皆可見芳蹤。一般體型較大的豆娘喜歡停歇在水流湍急的小溪里小的則比較喜歡在淨水流域中。多活動在多草的溝渠邊,國內大多涵蓋此類環境的地方均有其蹤跡。在坦尚尼亞三蘭港也能常見於此物種,可見其並非單一成長在溫帶氣候區內。
食性
豆娘成蟲的身軀看起來十分纖弱,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但豆娘是肉食性昆蟲。它們擅長捕食空中的小飛蟲,不過由於體型較小、飛行速度較慢,因此豆娘主要是以體型微小的蚊、蠅和蚜蟲、介殼蟲、木虱、飛虱、搖蚊……等昆蟲為主食,偶爾也會發生大豆娘捕食小豆娘的情形。運氣好的人,說不定還有機會見到餓慌的同種豆娘發生同門相殘的難得景象。(大豆娘偶爾會捕食小豆娘)大的蜻蜓會捕食豆娘。
生長過程
卵形豆娘的卵一般產在水中,因為多數雌蟲習慣停在水邊石塊、雜物上,甚至還有的豆娘會把卵產在水中植物的莖葉當中。孵化期與蜻蜓相似。
稚蟲期(通稱水蠆)
豆娘的稚蟲期,則和蜻蜓差不多。豆娘的稚蟲生長於水中,身體側扁長形,尾端有葉片狀的尾腮,具有呼吸與運動的功能。隱匿於水草或石塊縫隙。以水中的小動物為食。辨認豆娘稚蟲,其最明顯的特徵是下唇特化成的捕獲器,很像面罩,但也像沿街托缽的乞食者,因此鄉間常戲稱之為“水乞丐”。其實它和蜻蜓的稚蟲外型上頗相似,主要的不同是:蜻蜓的稚蟲身軀粗壯,腹末無尾鰓而是以直腸鰓呼吸;豆娘的稚蟲,身軀細長,腹末具有三片尾鰓。
(右下圖為簾格鼓蟌雌蟲正停在小溪浮木上產卵)稚蟲習性豆娘與蜻蜓的稚蟲雖都稱為“水蠆”,但兩種水蠆在外觀上很容易區分,因為大多數豆娘水蠆的尾部有3個明顯的葉片狀或肉質狀尾鰓,危急時可以用來划水游泳,以避敵害。孵化後的豆娘水蠆在水中捕食其他弱小的水棲昆蟲或浮游性小節肢動物維生。
成蟲
豆娘成蟲常在水域附近活動,山川溪流甚或湖畔塘沼是豆娘成蟲的活動地點。
成蟲大多在有水有草的水域附近活動,飛翔能力較弱;
繁殖
在水邊見到“豆娘點水”,是因為雌豆娘和大部分的蜻蜓一樣,亦是以點水的方式產卵,一般產於水中;有些則在水草中用產卵器把卵注入到浸沒在水草或者植物的莖內。有些則順著水草,游到浸沒水
草的水下用產卵器把卵注入到莖幹內。由於豆娘水蠆生活於水中,因此多數雌蟲習慣停在水邊石塊、雜物上,短腹幽蟌。和蜻蜓一樣,雄性豆娘的生殖器官位於雄性的腹部,而雌性豆娘的生殖器官則位於尾部末端,所以交配的時候,雌性豆娘為了使它的生殖器官到達雄性豆娘的生殖器官,所以它會用彎曲的腹部彎到雄性豆娘的生殖器官,以利於交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