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邪惡奸佞。《左傳·成公七年》:“爾以讒慝貪惏事君,而多殺不辜。”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養生》:“夫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涉險畏之途,乾禍難之事,貪慾以傷生,讒慝而致死,此君子之所惜哉。”
(2).指邪惡奸佞之人。《管子·五輔》:“五經既布,然後逐奸民,詰詐偽,屏讒慝,而毋聽淫辭,毋作淫巧。”《後漢書·公孫瓚傳》:“信用讒慝,濟其無道。紹罪七也。”《明史·劉元珍傳》:“意者天厭其奸,以警悟陛下,俾早除讒慝乎。”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七十四回:“子為令尹,而縱讒慝以失民心。”
(3).進讒陷害。《金陀粹編》卷二八引 宋 岳珂 《為大父先臣飛準告追封鄂王稱謝事謝宰執啟》:“乃如大父之忠勤,昔被元奸之讒慝,橫加不韙,濫及非辜。” 清 昭連 《嘯亭雜錄·嵇文恭公》:“時於和以貪刻聞,而公以和平處其間,初無所建白,然和相素加讒慝。”
相關詞條
-
慝
慝是一個漢字,基本意思是,隱藏,把心隱藏起來,存有邪念。
用法出處及含義 古籍解釋 -
巨慝
〖wickendness〗 崇讒慝也。——《爾雅》。釋文:“慝,言隱匿其情...〗∶墨家中道行可為宗師的人 基本解釋:慝 tè 奸邪,邪惡:隱慝(人家不知道的罪惡)。 陰氣。 災害:“以伏蠱慝...
基本解釋: 詞語分開解釋: 相關詞語 -
讒慝之口
拼音: 解釋: 專進讒言的惡人的嘴。
-
搜慝
tè解釋:1.隱慝。 隱瞞為惡之人。 註:“蒐,隱也。
-
讒貸
語出:《大戴禮記·用兵》:“暴慢是親,讒貸處穀,法言法行處辟。”
-
女德
。”《國語·晉語八》:“晝選男德以象谷明,宵靜女德以伏蠱慝。” 南朝 齊王融...傲則其驕心侈泰可知身之不修此為害矣○蹕音必】故婦人居必以正所以防慝也行必無陂所以成徳也【慝音忒陂音秘○慝穢也邪也隠惡也陂傾也此承上文而言婦人所居...
所作新曲 內容簡介 女德文化淺析 班昭《女誡》 -
女德[漢語詞語]
引證詳解1·猶婦德。舊指婦女應具備的品德。《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女德無極,婦怨無終。”《國語·晉語八》:“晝選男德以象谷明,宵靜女德以伏蠱慝。”南朝 齊王融《永嘉長公主墓志銘》:“肅穆婦容,靜恭女德。”2.女色...
引證詳解 歷史傳承 詞語爭議 主要著作 -
成相
與施。⑧遠賢近讒,忠臣蔽塞主埶移。⑨曷謂賢?明君臣,上能尊主下愛民。主誠聽之,天下為一海內賓。主之孽,⑩讒人達,賢能遁逃國乃蹶,⑾愚以重愚,闇以重...,讒人歸,⒄比干見刳箕子累。⒅武王誅之,呂尚招麾殷民懷。⒆世之禍,惡賢士...
簡介 原文 注釋 譯文 作者 -
詩詞律韻探微
詩詞律韻探微詩詞律韻探微 詩詞律韻探微 孫德振 編著 香港銀河出版社出版 二零一零年六月 孫德振藝術簡介 孫德振,男,漢族,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