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從學者,遇不肯教,而云:“必當先讀百遍!”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從學者云:“苦渴無日。”遇言:“當以‘三餘’。”或問“三餘”之意。遇言“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
《三國志.董遇傳》
譯文
有個想向董遇求教的人,董遇不肯教,卻說:“必須在這之前先讀百遍。”意思是:“讀了一百遍的書,它的意思自然顯現出來了。”求教的人說:“苦於沒時間。”董遇說:“應當用‘三餘’。”有人問“三餘”的意思,董遇說:“冬天是一年的農余時間(可以讀書),夜晚是白天的空閒時間(可以讀書),下雨的日子一年四季都有空閒。”
拓展,連線
凡讀書,須整頓几案,令潔淨端正,將書冊齊整頓放,正⒁身體,對書冊,詳⒂緩看字,仔細分明讀之。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⒃暗記。只要多誦⒄遍數,自然上口,永遠不忘。古人云,“讀書千遍,其義自見⒅。”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⒆。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此為《熟讀精思》的節選,文中所說的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是讀書的三到
而“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便是讀書的三餘了
啟示
結合讀書的三到和三餘才能更好的掌握學習的技巧和方法
相關詞條
-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dú shū bǎi biàn,qí yì zì xiàn ,〖解釋〗見:顯現。古同“現”。讀書上百遍,書意自然領會。指書熟讀後,自...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概述 原文 翻譯 啟示 -
董遇“三餘”讀書
董遇“三餘”讀書,出自魚豢的《魏略·儒宗傳·董遇》,指讀好書要抓緊一切閒余時間。 董遇,字季直。性格質樸,不善言辭但又好學。漢獻帝興平年間,關中李傕等人...
釋義“余” 原文 啟示 譯文 注釋 -
書讀百遍
書讀百遍是出自《三國志》的名言。這句話告訴我們要反覆閱讀一本書,儘量做到精讀,而在精讀之後,再讀了多遍之後便會領悟不通之處,就像李白的詩句“只要功夫深 ...
釋源 詞解 原文 翻譯 啟示 -
三餘
三餘來自於《三國志·魏志·王肅傳》,指冬天、夜裡、陰雨的時候。
導讀 詞語概覽 出處詳解 典故解讀 董遇簡介 -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shū dú bǎi biàn,qí yì zì xiàn 。知道。讀書上百遍,書意自然領會。指書要熟讀才能真正...
原文 譯文 相關 -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shū dú bǎi biàn,qí yì zì xiàn 。知道。讀書上百遍,書意自然領會。指書要熟讀才能真正...
原文 譯文 相關 -
讀書要三到
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⑥漫浪:隨隨便便,漫不經心。 ⑦急:急迫,要緊。
原文 解譯 譯文 -
三餘齋
深圳三餘齋文化藝術品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是在北京著名書畫家張世鵬先生(齊白石再傳弟子。 公司計畫年內開設三餘齋連鎖藝術館,並聘請張世鵬先生為首任藝術館館長...
-
讀書的藝術
《讀書的藝術》是杜成凡先生所著的文學作品集,是作者常年讀書的筆記、資料及有關讀書講座的匯集,該書共分為“大師談讀書”、“讀書的意義”、“讀書的方法”、“...
雜誌 選編 杜成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