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荊

識荊

“識荊”這是書面語上的一個敬辭,指初次見面或結識。該詞出自李白的《與韓荊州書》中的:“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

基本信息

基本解釋

讀法 詞目:識荊
拼音:shī jīng 
[have the honor of making your acquaintance] 敬辭。原指久聞其名而初次見面結識的敬詞,今指初次見面或結識
白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 韓荊州(長史韓朝宗)’。—— 李白《與韓荊州書》
避地曾來銀嶺居,識荊已是二年余。——元· 魯直《次程仲京韻》

詳細解釋

李白 《與韓荊州書》:“ 白 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 韓荊州 。’何令人之景慕一至於此耶!” 韓荊州 ,指 韓朝宗 ,當時為 荊州 長史。後因以“識荊”為初次識面的敬辭。
牟融 《贈韓翃》詩:“京國久知名,江河近識 荊 。” 明 王玉峰 《焚香記·相決》:“久聞先生風鑒,未曾識 荊 。” 田漢 《麗人行》第十七場:“ 劉先生 ,聞名已久沒見過面,今天才有識 荊 的機會。”

出處原文

《與韓荊州書》約作於開元二十二年(734年),李白時在襄陽。韓荊州,即韓朝宗,時任荊州長史兼襄州刺史、山南東道採訪使。
與韓荊州書
與韓荊州書
白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於此耶?豈不以有周公之風,躬吐握之事,使海內豪俊,奔走而歸之。一登龍門,則聲譽十倍,所以龍盤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於君侯。願君侯不以富貴而驕之,寒賤而忽之,則三千賓中有毛遂;使白得穎脫而出,即其人焉。 員外識荊之初,何故以厚禮見賜,卻之不恭,受之太過。
白隴西布衣,流落楚漢。十五好劍術,遍千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王公大人,許與氣義。此疇曩心跡,安敢不盡於君侯哉!
君侯製作侔神明,德行動天地,筆參造化,學究天人。幸願開張心顏,不以長揖見拒。必若接之以高宴,比值之以清談,請日試萬言,倚馬可詩。今天下以君侯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權衡,一經品題,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階前盈尺之地,不使白眉吐氣,激昂青雲耶?
昔王子師為豫州,未下車即辟荀慈明,既下車又辟孔文舉。山濤作冀州,甄拔三十餘人,或為待中、尚書,先代所美。而君侯亦一薦嚴協律,入為秘書郎。中間崔宗之、房習祖、黎昕、許瑩之徒,或以才名見知,或以清白見賞。白每觀其銜恩撫躬,忠義奮發,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於諸賢腹中,所以不歸他人,而願委身國士。倘急難有用,敢效微軀。
且人非堯、舜,誰能盡善。白謨猷籌畫,安能自矜。至於製作,積成捲軸,則欲塵穢視聽,恐雕蟲小技,不合大人。若賜觀芻蕘,請給紙墨,兼之書人。然後退掃閒軒,繕寫呈上。庶青萍、結綠,長價於薛、卞之門,幸惟下流,大開獎飾,惟君侯圖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