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51年的12月,謝耀才同志出生於廣東省韶關市曲江縣的一個小村鎮裡,雖然家庭貧困,但是謝耀才同志仍然從小就熱愛學習,其中他最為喜愛的科目就是語文和寫作,並從小就立志長大要成為一名記者或者作家。1969年,18歲的謝耀才剛中學畢業,就積極回響黨的號召,踴躍報名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並光榮地成為了鐵二師九團九連師標兵班的戰士。經過了三年軍旅生涯的薰陶,1972年復員後,謝耀才同志先後在韶關市黃崗鋼鐵廠、韶關第一棉紡織廠任職。年僅21歲的謝耀才同志在廠里為人謙和、不辭勞苦、任勞任怨,後來更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並轉為國家幹部,先後任廠主辦科員、廠長秘書等職。1984年,在工廠內辛勤工作了12年的謝耀才同志被組織安排調韶關市政府經濟委員會政治處任副科長,隨後調入中共韶關市委經濟工作部工作。
從軍3年,復員後工作了12年,離開學校一共15年的時間,但是謝耀才同志卻始終沒有放棄對學習的熱愛以及對文學的熱愛。1984年,他通過自身努力,與市委機關一批同事一道考入韶關教育學院中文系繼續讀書深造,這也為他日後的編劇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86年,謝耀才同志被組織上安排到英德縣岩背區掛職鍛鍊,當年的岩背區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小地方,而謝耀才同志在韶關的工作卻是蒸蒸日上,但即便如此,被安排到岩背區的謝耀才同志時刻牢記著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不能辜負組織的信任。就任岩背區副區長的兩年間,他協同區委領導班子成員大力開展各項工作,出色而圓滿地完成了十項扶貧工程,為該縣區的脫貧致富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1988年6月,中央批准成立清遠市,英德縣歸清遠市管轄,在岩背區努力工作著的謝耀才同志再次由組織上安排進入清遠市委組織部辦公室出任辦公室副主任、區科長級組織員等職務。
然而這一次的調任,卻是謝耀才同志最後一次的職務調動了,一場莫須有的災難悄悄地降臨到了謝耀才同志的身上。
1988年11月,謝耀才同志所在單位中共清遠市委組織部部長的趙某,利用與韶關市北江區檢察院薛檢察長同鄉的密切關係,趁著謝耀才同志的愛人生病,急需謝回韶關送愛人住院治療的時刻,在無任何犯罪事實證據、未辦理拘捕手續的情況下,將謝耀才同志收審入獄,繼而刑訊逼供,最後謝耀才同志被韶關市北江區人民法院以“誣告陷害罪”判刑四年,打入監獄服刑勞改。無端蒙受不白之冤迫害導致鋃鐺入獄的謝耀才同志並沒有喪失對黨的信任忠誠和對學習寫作的熱愛,他在獄中積極勞動,努力學習,配合教育,最終受到政府獎勵,減刑提前於1991年9月釋放出獄。
1992年9月14日,韶關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該案重審後提出改判:1、撤銷原韶關市北江區人民法院1989年刑初字第6號判決和韶關市中級人民法院1989年刑上字第36號判決書;2、宣告申訴人謝耀才無罪。同年9月20日,在獄中苦熬了三年的謝耀才同志持著法院的改判書回到清遠市委組織部要求恢復黨籍和工作。然而這件事一拖就是半年,後來在謝耀才同志不懈的堅持以及部分市領導的督促下,清遠市委組織部只是給謝耀才同志恢復了幹部籍,卻沒有恢復他的黨籍,也沒有恢復其公務員身份及原有的職務與工作,理由是:你無罪,也有錯!
2011年,韶關市湞江區人民法院、韶關市中級人民法院、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及韶關市公安局、湞江區檢察院均給謝耀才同志出局了無犯罪證據和任何旁證材料的書面證明。
謝耀才同志的冤案雖已平反20年,但是他的中共黨籍卻是至今沒有得到恢復,也沒有恢復或重新安排其工作,但是謝耀才同志時刻牢記黨的教導,20多年來,他決心做一名優秀的編外黨員,以實際行動為黨的事業不斷做出努力和貢獻。他熱愛黨和人民,從未間斷過向清遠市組織部提出恢復其黨籍的申請要求,雖然一次次地被拒絕,但是他並沒有就此灰心喪氣,更沒有埋怨黨,他以實際行動表示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組織的熱愛與忠誠。
遭受了人生最大的不幸,蒙受了巨大冤屈的謝耀才同志並沒有因此而放棄了他的愛好——文學。在2003年,他借款投資拍攝了中國第一部,也是我國目前唯一一部弘揚中共“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電影《果實》,該片出品後受到廣大幹部民眾的高度讚揚,也受到國家廣電總局領導的一致好評,而看過該片的觀眾對於該片亦是好評如潮。
2010年10月,謝耀才同志親自編寫劇本並組織投資,與珠江電影集團公司聯合拍攝一部弘揚愛黨愛國主義精神的電影——《戰時省委》(編劇還有鄧原、周嶸、王然),該片於2011年4月11日,在廣東省韶關市正式開拍。該片自籌備以來就深受中央及廣東省委、韶關市委等各級機關單位的重視,並由中共廣東省紀委、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黨史研究室、省廣電局、省總工會、省教育廳、團省委聯合下發檔案,要求組織廣大黨員、團員、幹部、職工、學校師生進行集體觀看學習,這在中國的電影宣傳發行史上是屈指可數的,而在廣東省能受到如此重視的電影更是絕無僅有。該片再次得到國家廣電總局的一致好評,並被選為在全國觀看的推薦電影。
謝耀才同志熱愛寫作,熱愛工作,從不因受冤屈而動搖對黨的信念與忠誠。在《戰時省委》這部電影中,他是首席編劇、出品人、製片人、副導演,同時還是該影片主題曲《誓把那侵略者趕出我中華》的詞曲作者。
如今他親自發起和編劇投資的,與珠影聯合拍攝出品的電影《戰時省委》正在廣東省全省範圍內廣為傳播,所到之處均受到廣大幹部和人民民眾熱情歡迎,大家都說看了這部電影,等於又一次深深地接受了一場愛國主義教育。而他所寫的主題曲也被廣為流傳,充分的表達了我省廣大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進行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勇氣和必勝的決心。
如今,謝耀才同志所開辦的韶關市金宏文化影視有限公司在韶關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文廣新局、市文聯等有關領導同志的熱情關心支持下,正沿著中共十七大六中全會指導的方向前進,全體職員決心為振興我省文化影視事業,為建設韶關文化強市、廣東文化強省做出積極努力的貢獻。
個人作品
《果實》
影片主要以弘揚“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廣大人民民眾帶來幸福美好的生活。故事發生在陝北寒水縣西林村。黨的改革開放政策,使得原本貧困落後的山村如今每家都種上了許多蘋果樹,並獲得連年豐收。喜獲豐收後,村里家家戶戶都能按時並踴躍地向政府交納特產等項稅收,情況一派欣欣向榮。然而在2000年以後,連續三年的自然災害,使得西林村的蘋果嚴重失收。失收後的頭一年,村民們還能用家裡的存款交稅;第二年,大多數的村民除了使用家中存款外,還需向信用社貸款以交稅;到了第三年,全村村民都已經交不起稅了,因為家裡存款用完了,信用社又不肯向村民們貸款。可是在如此慘澹的收成之下,鎮政府向農民的徵稅額卻並未減少,仍然按豐收年的徵稅額向農民徵收。
於是交不起稅款的村民們開始出現以消極迴避的辦法來躲稅,期間村民們更是與鎮收稅幹部、鄉政府發生了嚴重的衝突,數百位村民衝進了鎮政府,沖壞了門欄,砸爛了鄉政府的牌子,汽車被翻倒在地……
面對鎮政府被農民衝擊這一事件的發生,和如何處理這一事件,寒水縣縣委、縣政府的領導展開了激烈的爭論。然而鎮黨委書記馮雲龍卻下令抓捕了肇事者,把事情推向了更加的水深火熱之中。縣委書記韓風派副書記兼“三個代表”督導組長劉震山和宣傳部長楊向群深入西林村,調查情況,安撫民眾。
事件最終在一位農村小姑娘的告狀中反映到了省市中央,小小的一個西林村引起了中央、省委、地委三方面領導的關注,問題的實質也逐漸浮出了水面。
於是,在縣委領導的督促下重新認真抓“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教育,中央“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得到了真正的貫徹。通過重新認真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使縣鎮兩極領導幹部確實認識到自己工作中存在不了解民情,不解決農民生產中出現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工作不深入調查等問題,從而端正了“三農”思想,改變了工作作風,改變了“三農”觀念,改變了對待農民的態度。在縣委帶領下幹部們以實際行動努力時間了溫家寶總理提出的“要以‘三個代表’學教活動為契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妥善地解決農村各種問題,要教育我們的幹部正確處理幹群關係,要善待農民”的指示要求。縣委副書記劉震山等千方百計從國外引資金為農民辦起了果品加工廠,得到了實惠的農民向縣裡送來了喜報。
縣委書記韓風親自迎接村民們並且帶頭向農民們道歉。廣大農民見到幹部主動承認和改正工作中的錯誤深受感動,於是在潘大娘帶頭下全村村民向市、縣、鎮幹部作了真誠道歉和衷心的感謝。
農民們從四面八方湧來,口中不斷歡呼著:感謝三個代表學習工作組給我們帶來“三個代表”的學習,我們西林村脫貧致富有希望啦!
曾經一度幹群關係緊張僵持,事態嚴重的狀況在“三個代表”學教活動中妥善地解決了。農村中一切正常了,廣大農民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喜氣洋洋朝著脫貧致富的大道邁進。
《戰時省委》
根據影片劇情大綱,《戰時省委》中的歷史鏡頭頗為恢弘、廣闊。導演鄭華表示,《戰時省委》可以稱為“廣東版的《建黨偉業》”,幾乎所有當時省委的重要幹部都出現在影片中,整部影片相當於一部當時省委工作的大事記,種種史實將充盈在這部史料電影中。影片編劇鄧原也表示,影片在結構上將通過張文彬這個人物把劇情串聯起來,梳理出“秘密大營救”、“粵北戰役”等7個事件,串成這段歷史。除了韶關之外,影片還將到廣州、香港、中山、開平等地取景,以儘量還原當時的歷史場景。據悉,1938年日本軍隊從大亞灣登入、廣州淪陷等情節也將在影片中重現。記者在影片開機儀式背景海報牆上也看到飛機作戰、抗戰士兵集體衝鋒的畫面。據介紹,影片將採用電腦特效,重現韶關舊城區被日軍轟炸之後的場面,同時也將表現城內中國軍隊和市民抗戰的細節,用開闊的視角為影片增加史詩感。據導演鄭華介紹,影片還將重現廣東省在抗日戰爭時期的粵北戰役:“那場戰爭的結果非常好,中方以比較小的代價殲滅日軍2萬多人,擋住了日軍沿粵漢鐵路往西南方向的攻勢。”而為了表達粵北戰役的激烈程度,影片將營造雨中血流成河、屍體糾纏在一起的史詩式悲壯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