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39年出生在瞻岐南二村一個中農家庭,早年在岐山書院讀完五年高小。
1953年,考上鄞縣第一中學,在那裡修完初、高中課程。
1959年考入北京外國語學院俄語系,1964年畢業後分配到湖南道縣仙子腳附中。
1969年返調到故鄉鄞縣大嵩中學。
1981年調到鹹祥中學。此後,一直在這所縣屬中學任教高中數學,直到退休。
創作經歷
謝武稼從小懷有作家夢,尤其喜歡閱讀和寫作,在中學時代,他已經閱讀了大量的中外文學名著,還廣泛涉獵文藝學、文學批評、文學史等著作,並嘗試創作小說、散文等文學作品。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文學迎來了創作的春天,各種作品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謝武稼壓抑了多年的創作熱情也被激發出來。
1981年7月,他的小說《蜜桃滿園》在《寧波日報》副刊上整版發表,從此一發而不可收。
1999年,他創作的小說集《何處不風流》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
2002年,他創作的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之一《讓青春作證》由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2003年,與夫人張竹君合著的散文集《板壁上的油畫》出版;
2004年,《激流三部曲》之二《從零起跑》、之三《列車在飛奔》由北京華夏出版社出版,並在華夏作家網上發表;
2005年7月,與夫人張竹君合著的小說散文集《陽光地帶》出版,2005年12月,反映農村題材的長篇紀實文學《軌跡》出版,並在華夏作家網發表,長篇小說《搖滾》也將出版。
1995年4月,鄞縣作家協會在鹹祥中學舉辦了“謝武稼作品研討會”,與會者充分肯定了謝武稼作品中散發出來的濃郁的生活氣息、地方特色和紮實的生活功底。謝武稼作品的語言,采自農村,富有彈性,行文流暢,充滿智慧。
2006年5月,鄞州區文聯、區作家協會又在古林鎮藕池村舉辦“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作筆會暨謝武稼作品研討會”,著重研討了謝武稼新近創作的“三農”題材長篇紀實文學《軌跡》一書。
人物作品
小說、散文多篇在《東海》、《芒種》、《短篇小說》、《中學語文》、《未來作家報》出版發行等。
中篇小說《風流年華》在《文學港》創刊十周年文學評獎中獲“金雞山”文學獎,散文《板壁上的油畫》入選《寧波當代作家散文作品選》。
人物評價
有論者評他的作品,是“帶著憂患意識的初戀”,傾訴了“對社會、對人生熱切而深情的關注”。他筆下的中學生、大學生富有思想,個性張揚。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對培養什麼樣的學生的苦苦思索,對現有教育制度弊端的深刻反思。
他的講話語速極快,時不時會冒出幾句英語、俄語,搞得不懂外語的人莫明其妙。他正義感強,很有文人的魏晉風度,對社會上的不良現象,深惡痛絕,憤世嫉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