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領域
主要從事社區與社會治理、民生與社會建設、新型城鎮化與城鄉一體化、社會政策、社會結構與社會矛盾等方面的研究。
學術著作
主要從事社區與社會治理、民生與社會建設、新型城鎮化與城鄉一體化、社會政策、社會結構與社會矛盾等方面的研究。多次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和省部級重大重點課題,曾長期主持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研究專題。已出版專著合著30多部,主編30多本;發表文章200多篇。著作曾10多次獲全國優秀圖書獎、優秀暢銷書獎等,多篇論文和研究報告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社會學》(人大報刊複印資料)等重要刊物轉載,多個觀點多次被國內媒體評為年度最具創新觀點之一。
2003年在國內首次提出並作系統論述的“新型城鎮化”, 2014年正式成為國家發展戰略規劃,詳見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
多次受到國家有關部門邀請,赴國內外解讀宣講黨中央重大方針政策和重要理論觀點。
訪學漫談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知與行要統一。2003年非典期間對越南的訪問,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社會主義國家實行改革開放對於復興一個民族的偉大意義;2004年以考察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主題的日本之行,銘刻在心的是一個民族發展路徑的選擇對於她的強大至關重要,一個國家在世界的話語權要靠自己去奮鬥,危機感絕對是一個民族發展的重要動力;2005年3月以考察平等為主題的北歐——瑞典之行,始終縈繞在我耳際的是我們應當怎樣去選擇效率與公平?瑞典之所以能夠實現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經濟社會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協調,科學的制度設計至關重要;2007年5月以考察政黨運作為主要內容的馬克思故里——德國之行,強烈震撼並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對於一個民族一個政黨發展壯大的極端重要性。搞教條主義、形式主義、思想僵化,就會被動挨打……在國內,多年來我所到過的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無論是講課還是調研考察,在被我們祖國的遼闊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深深吸引的同時,祖國的強大、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發展差距、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無時無刻不成為我深深思考的問題……
大變革、大轉型的中國,已成為全世界社會發展的實驗室,社會學因此獲得了大發展的良好機遇。有為才有位,成就中國社會學的不僅僅是制度和環境,還要靠我們每個人切切實實的努力。書生報國一支筆,雖難以至,心嚮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