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爾曼·布洛格

諾爾曼·布洛格,男,生於1914年。1970年,他獲得了第七十屆諾貝爾和平獎。

個人簡介

諾爾曼·布洛格 諾爾曼·布洛格

諾爾曼·布洛格1914年生於美國衣阿華州斯奧德地區的一個農民家庭。祖父納爾斯·布洛格是挪威人,為了求生,1850年離開貧窮的家鄉,橫渡重洋,幾經周折來到美國的斯奧德地區定居下來。

人物生平

國小時期:

布洛格5歲就開始在本村國小上學了。這所國小距布洛格的家3英里,說是一所國小,實際上只是孤零零的一間小木屋深臥在風雪裡。門窗緊閉,也很難保住屋內的溫度。這個國小的學生只在冬季上課,春夏秋放假幫助大人乾農活。布洛格上國小的第一天就遭到了寒風的襲擊。這天天氣非常惡劣,只有5歲的小布洛格放學回家的路上夾在大同學當中,在深深的積雪裡艱難地往前走。積雪灌滿了靴統,溶化成水濕漉漉的,一會又結了冰,加上刺骨的寒風,令人難以忍受。小布洛格實在受不住了”,他摔倒在雪地里再不想動了。他的表姐過來揪住他的頭髮,狠狠地打了他一個耳光,讓他起來快走,就這樣布洛格被拖回了家。回家後大人們給他講表姐這樣做是對的,因為這樣冷的天氣,停在雪地是要凍死的。布洛格聽了大人的話,感到很羞愧。這件事情使他懂得了如何在寒風積雪中搏鬥。布洛格在風雪包圍的國小里掙扎著學習了8年。

高中時期:

1929年,14歲的諾爾曼畢業了,家裡人送他到克列斯科上高中,於是他成為這所國小第一個能上高中的學生。高中的主要課程是農學,畢業後仍然回到農場從事農業生產。諾爾曼對土地有著特殊的感情,他親身體會到由於土地貧瘠,連年歉收,農民辛勤勞動一年所收無幾,仍然過著貧困不堪的生活。土地為什麼貧瘠?為什麼年年欠收?這些疑難問題深深地刻在他記憶中。他學習刻苦,有強烈的求知慾,思維敏捷,善於聯繫實際。他對土壤學和植物的生長有著特殊的好奇。他的老師哈利·舒艾德非常喜歡他,把自己所掌握的農業知識毫無保留地教給了布洛格。1932年布洛格以優異的成績高中畢業了。哈利·舒艾德給他聯繫了衣阿華州立師範學院上大學,但要等一年以後才能開學。

高中時期攢錢上大學:

這一年布洛格已經18歲了,開始顯示出他特有的雄姿,辦事果斷,精力充沛,而且練出一種超人的吃苦耐勞的堅強毅力。由於強烈的求知慾望,驅使他拚命的工作,賺點微薄的工資,以積攢來年上大學的費用。在這一年裡他除幫助父親乾農活外,還在附近農場裡做過僱工,在零下20℃至零下30℃的冰天雪地里為別人砍木樁,一天也就掙三角多錢。他還到白雪皚皚的森林裡打獵,為獲取獸皮換錢。獸肉能改善一家人的生活,他竟冒著刺骨的寒風追趕獵物,在饑寒中掙扎,直到深夜才回到家裡,四肢凍得麻木了,恢復知覺後,又疼痛難忍。就這樣,他以頑強的毅力與嚴寒搏鬥,改變著自己的命運。一年過去了,大學開學的日子快到了,布洛格辛辛苦苦,攢下了50美元,祖父把手中僅有的11元錢也給了他。現在布洛格手中有61元鈔票了。他手中掂著錢,心中盤算著該怎樣支配這點來之不易的貨幣。上大學要交學費、書費、房費等,支付這些開支後,所剩無幾了。上學後還得另闢賺錢出路,否則就沒有飯吃。經濟上窘迫一直纏繞著他,成了他學習時期最大的困難。他想到要繼續上學,要獲取知識,必須頑強地奮鬥下去。

大學時期:

諾爾曼·布洛格作好了上大學的精神準備和物質準備,還有一周就要到雪松瀑布師範學院報到了,就在這時他高中的同學喬治·查木林驅車來到他家,他是來接布洛格到明尼蘇達大學讀書的。他說那裡有工作做,錢不成問題。於是布洛格隨同喬治來到明尼阿波利斯城,車子停在喬治事先租好的宿舍門前,把行李搬到宿舍便急急忙忙去附近的一家咖啡館找工作。這家咖啡館是私人開辦的,有150個座位,老闆同意雇用他們,作侍餐工作,每天早午晚三餐,每次工作一小時,以三頓飯作為工資。布洛格解決了上學吃飯問題。

布洛格開始進入明尼蘇達大學的“普通學院”,他發奮學習,他的導師郝夫德博士是一位有遠見卓識的學者,他發現布洛格是個不平凡的青年,有著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他很喜歡這個意志堅定的青年人。一學期後,布洛格轉到農學院主修林業學。他對森林的演化和複雜的自然界的生態學有著濃厚的興趣,他立志要成為一名科學家。

這時生活上又面臨著絕境,他們工作的咖啡館,在經濟危機中倒閉了。經濟上的困擾使他狼狽不堪,他四處奔走,尋找工作。終於在離學院5英里處的一所大學女生宿舍找到了侍餐工作。為掙得一日三餐,每日三次侍餐,要步行往返30英里路程,既不能誤侍餐,又不能耽誤上課,一乾就是兩年。

為了求學,他歷盡艱辛,百折不撓地拼搏。為解決學習費用,他在昆蟲系作過固定昆蟲標本和清理教室等雜務;假期他到過附近農場作過割豆蔓、蜀黍、裝車、記帳等工作。每日工作20個小時,收割結束後,他已筋疲力竭,整整沉睡了24小時後才返回學院。他還為獸醫系餵養過動物,清掃過獸籠,每天清晨3點起床,在冰天雪地里,冒著刺骨的寒風騎車去農場餵動物,清掃獸籠。唯一的一件禦寒的大衣還丟失了,在零下20度的寒風裡,他只穿一件皮茄克和一件毛背心,堅持整個冬天毫不動搖。他還利用假期到深山老林中當過護林員。為掙得較高的收入,也是為了到森林開拓知識視野,他曾給全國55個林業局發了尋求工作的信。1937年暑假布洛格還到過美國最偏僻最荒涼的冷山觀察站工作過。

冷山工作室時期:

冷山工作站是一個與外界完全隔絕的森林觀察點,它是隱藏在白雲深處、杳無人煙的重巒迭峰之中的一間小屋。布洛格乘坐汽車到冷山下車,又由馬夫趕著馬馱,經過兩天的攀登才到達這間小屋。第二天一早馬夫告訴布洛格說:“喂!我走了,六個星期以後再來給你送吃的和日用品。”說完就下山去了。諾爾曼獨自一人留在這海拔8600英尺的深山林海之中。寂靜的深夜,他躺在睡袋裡難以入睡,傾聽著林海里的松濤聲,傾聽著各種猛獸的嘶吼,思考著自己的工作和責任。他的任務是觀察森林火災,向外界報告火警。完全靠無線電報話機和電話工作,每天夜裡按規定的時間向有關單位報告觀察的情況,這短暫的報告時間便是他唯一的、可貴的與人說話的機會。這裡的天氣變化無常,有時風雨大作,電閃雷鳴,天昏地暗像是要吞沒整個世界,令人生畏。恰在此時最易起火,更需要觀察。有一次為修理閃電擊毀的電話線,他被暴風雨圍困在深山之中,整整兩個晝夜,沒有食物,也沒有避雨的地方。他伏在大樹下的岩石上,等大雨過後才回到木屋裡。布洛格知道這裡工作條件惡劣,就格外小心,處處都有危險。這個觀察點是美國的原生林區,這裡有雄獅、猛虎、黑熊等猛獸;在溝壑中聚集著各種名目的毒蛇;還有寄生在陰濕處傳染瘧疾的蚊蟲。如果攀登山路失足摔成骨折,躺在這裡一連幾天也不會有人來救援。這裡的生活條件也異常惡劣,運一次水要爬過斷裂的岩坡,往返需要2個小時。他長期以罐頭和乾食品填充肚子,這裡連麵包都無法做成。為了不使自己缺乏必要的營養,他就釣魚,或獵取一隻松雞之類的小動物改善一下一伙食。布洛格獨自一人在這裡工作、生活並不感到寂寞和煎熬,因為在小屋外有一個大世界,是他學習的廣闊天地。利用工作之餘,他認真觀察,研究自然界變換規律和生態學問題。

布洛格以堅強的毅力和驚人的勇氣,衝破重重困難,出色地完成護林任務,受到林業局的稱讚,也解決了上學的費用。

總結:

布洛格是一個堅強無比的人,在大學學習的幾年也是他向困難搏鬥的幾年。為解決經濟上的困難,他不得不花費很多時間去工作,擠掉的學習時間就用減少睡眠來彌補。幾年來他一直是早晨4點多鐘起床,工作前學習一陣子,然後工作一小時再回來上課。晚上常常學習到深夜,非常刻苦。諾爾曼·布洛格以他頑強的毅力,超入的膽識,百倍的信心,在求學的道路上奮進,終似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大學的學業。也因此獲得了1970年第七十屆諾貝爾和平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