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格瑪巫王

安格瑪巫王

安格瑪巫王(Witch-king of Angmar),納芝戈爾之首,安格瑪國王,米納斯莫古爾領主。巫王曾是努美諾爾人的貴族,後接受九戒之一而淪為索隆部下。他發動了安格瑪戰爭並攻陷了阿諾分裂後的三個國家,安格瑪淪陷後轉而攻擊米納斯伊希爾並短期控制奧斯吉利亞斯,最終戰死於帕蘭諾平原戰役。安格瑪巫王是《中土戰爭2:巫王的崛起》的主角,由安迪·瑟金斯配音,但內容僅涉及安格瑪戰爭。

人物生平

戒靈之首

亡靈形態的巫王亡靈形態的巫王

巫王在第二紀元出生,或許出生在努美諾爾,他是努美諾爾人的一位領主。在伊瑞詹陷落後,索隆鑄造了十六枚魔戒並將其中九枚贈與九位人類的國王、巫師或是武士們,巫王便是其中之一。魔戒的力量使野心勃勃的巫王得到了榮譽和財富,然而卻愈來愈感到對生命的痛苦而無法忍受。最終巫王與其他八人淪為亡靈,從此被稱作納芝戈爾,即“戒靈”。即使行走於白晝的日光下,巫王的形體也不會被肉眼所見。作為亡靈,巫王則能看到凡人無法察覺的幽魂世界。

在努美諾爾的叛亂和分裂開始的同時,巫王與其他八人首次以納芝戈爾的形態出現在中土。巫王作為九位中最強大的一位,又被稱作戒靈之首。九位戒靈都是索隆旗下的指揮官。在最後同盟戰役時期,巫王親自迎擊聯軍。最終索隆被伊希爾德擊敗,九位戒靈也逃進陰影中。

巫王的崛起

王座上的巫王與羅加席王座上的巫王與羅加席

千年過去,索隆重返中土,在幽暗密林的邊緣地區建立了要塞多爾格都。隨後九位戒靈再度活躍起來。巫王在北方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安格瑪(“鐵之堡壘”),首都定於迷霧山脈極北端的卡恩多爾(“血紅深谷”),從此他被稱作安格瑪巫王。巫王招募人類、獸人等種族歸其旗下。沒有人知道巫王是索隆的部下,也只有極少人知道他是一位沒有肉軀的亡靈。

此時阿瑟丹國王阿齊萊伯一世戰勝了卡多蘭並宣布統一阿諾全境。而魯達烏山民推翻了魯達烏國王的政權並與安格瑪結盟,試圖脫離阿諾的統治。隨即安格瑪巫王協助山民加入阿諾內戰,最終在卡多蘭境內殺死阿齊萊伯一世。在強大的攻勢下,阿瑟丹與卡多蘭結盟共同抵抗安格瑪巫王。阿齊萊伯一世之子阿維萊格擊退了安格瑪與魯達烏聯軍。

安格瑪巫王認為如果此時正面攻擊卡多蘭,阿瑟丹軍隊則會從威瑟托普山湧出並攻向安格瑪的後方或是側翼。因此巫王派出部分兵力包圍林谷,並占據洛絲蘿林通往阿諾的道路。阿諾可以獲得的援軍都被巫王切斷。巫王則開始大舉進攻威瑟托普山。

安格瑪巫王安格瑪巫王

安格瑪巫王率領軍隊踏過喧泉河,由阿瑟丹士兵駐守的阿蒙蘇爾之塔在安格瑪的包圍中被徹底燒毀,阿諾新國王阿維萊格在守城中戰死,倖存的杜內丹人逃亡福諾斯特。卡多蘭的王子率領軍隊繼續反抗安格瑪,儘管最終安格瑪巫王戰勝了卡多蘭。戰敗的卡多蘭王子退守在首都提爾哥薩德最終被殺。另一邊,儘管山民已經獲得了魯達烏的統治權,但仍有大量杜內丹人試圖據守故土。最終巫王與山民的聯軍攻陷了杜內丹人據守的魯達烏東部,當地的杜內丹人遭到屠殺。

然而安格瑪在攻陷卡多蘭時自己也遭到重創。趁此機會,埃爾隆德在林谷突破了圍攻。隨後阿瑟丹的新國王亞拉佛在林頓領主瑟丹和林谷領主埃爾隆德的幫助下於福諾斯特和北巴羅當斯丘陵擊退了安格瑪巫王。兵敗的安格瑪巫王返回卡恩多爾,重新整頓自己的兵力。不久,大瘟疫由西南地區傳播到卡多蘭,駐守在卡多蘭首都提爾哥薩德的杜內丹人全部病死。為了防止杜內丹人的死灰復燃,安格瑪巫王派遣死靈法師進駐提爾哥薩德。

阿瑟丹國王阿維杜伊意識到新一輪的攻勢即將展開,向剛鐸國王厄尼爾二世請求支援。厄尼爾二世派遣兒子厄紐爾率領軍隊北上增援阿瑟丹。安格瑪巫王在冬季結束之前突襲阿瑟丹,此時剛鐸援軍尚未抵達,杜內丹人進行堅強的抵抗,最終巫王仍是攻陷了首都福諾斯特,自此阿諾徹底復滅。包括國王子嗣的杜內丹人逃至月牙河之外,而國王阿維杜伊死守北巴羅當斯丘陵,並撤退到北方向當地土著人求助。在冬天即將結束的時候(這一年的冬天非常漫長),阿維杜伊等來了瑟丹派來支援他的艦隊,但土著人認為巫王的力量在這冬天足以摧毀他們,勸他們不要上船離開,而是等到夏天再動身。可是阿維杜伊善意地婉拒了他們的請求,並將阿諾的王室戒指送給他們以表示對他們的感謝。但土著人的擔心變成了現實,艦隊在福羅切爾被困在結凍的海域中,晚上時候冰封擠碎了船的龍骨,國王阿維杜伊魂斷福羅切爾。

安格瑪的復滅

戰敗的巫王戰敗的巫王

安格瑪巫王將權力核心轉至福諾斯特,然而,其榮譽所維持的時間並不長。在阿瑟丹滅亡的第二年,厄紐爾率領的援軍在灰港登入,福隆德、哈隆德和灰港岸停滿了來自剛鐸的艦隊。來自霞爾的霍比特人也加入了聯盟,最終由林頓領主瑟丹指揮的大軍踏過月牙河,攻向福諾斯特。安格瑪巫王被勝利沖昏了頭腦,不在要塞中守衛,卻得意洋洋地衝出城外迎戰,在內紐厄爾和巴羅當斯丘陵間的平原迎擊聯軍,結果被剛鐸軍隊打得全線崩潰。節節敗退的巫王只好向北逃至安格瑪,準備重新整頓兵力後再戰。

然而安格瑪的命運到此終結,還未抵達卡恩多爾,厄紐爾的騎兵就追上了巫王。與此同時,精靈親王格洛芬德爾率領的林谷的軍隊加入戰局。就在潰散的安格瑪軍隊全部被殲滅時,騎著黑馬的巫王身穿黑袍,佩戴黑面具出現在眾人面前,在場的人無不感到恐懼。安格瑪巫王發出恐怖的尖嘯,沖向剛鐸王子厄紐爾。厄紐爾試圖迎擊,但他的馬匹無法承受恐懼而載著他向後逃跑。巫王見狀發出恐怖的嘲笑聲,從此厄紐爾與巫王兩人結下仇怨。然而騎著白馬的格洛芬德爾來到巫王面前,笑到一半的巫王轉身而逃,在夜色中遁入黑暗。此時厄紐爾控制住自己的馬匹,一心想挽回自己的面子,試圖繼續追擊單槍匹馬的巫王。但葛羅芬戴爾阻止了他,並說:

“不必再追了,他不會再返回這片土地。他的命運不會在此終結,也不會死於任何人之手。 ”

莫古爾之主

安格瑪巫王,Alan Lee繪安格瑪巫王,Alan Lee繪

兵敗的安格瑪巫王逃回莫都,他對失敗感到深深不忿。隨後巫王召集其他八位戒靈自蜘蛛山口率領軍隊圍攻米納斯伊希爾(“皓月之塔”)。兩年後安格瑪巫王攻陷了米納斯伊希爾,將之易名米納斯莫古爾(“死靈法術之塔”)。同時擄獲了此處的帕蘭蒂魔石,安格瑪巫王將它獻給索隆。從此安格瑪巫王將米納斯莫古爾作為要塞,自稱莫古爾之主。巫王的復興帶給剛鐸極大的恐懼,烏魯克獸人則占據了伊錫利恩。

剛鐸國王厄尼爾二世去世後,安格瑪巫王的死敵厄紐爾登基。隨即安格瑪巫王向厄紐爾發起一對一的對決,並嘲笑曾經在北方時的爾諾不敢與自己對決。在攝政王馬蒂爾的勸諫下,厄紐爾拒絕了巫王,並將米納斯安諾(“太陽之塔”)改名米納斯蒂里斯(“守護之塔”),以示抵禦莫古爾的決心。七年後,安格瑪巫王再次發起挑戰,同時嘲笑厄紐爾不僅年輕時膽小,年老的時候也越來越懦弱。馬蒂爾的勸告終於無效,厄紐爾將王冠置於父親遺體上,決心一雪當初的恥辱,隨後率領一小隊禁衛軍前往米那斯莫古爾,從此再也沒有回來。剛鐸人相信巫王根本不想對決,只是為了抓住爾諾並折磨死他,自此剛鐸王室絕嗣。

在這段時間,安格瑪巫王與其他戒靈繼續發展兵力,哈拉德人也加入其麾下。隨後巫王率領大軍攻向奧斯吉力亞斯。安格瑪巫王的軍隊大肆摧殘該城,破壞了連線安達因河東西岸的大橋。剛鐸攝政王博羅米爾一世領兵在奧斯吉力亞斯戰勝巫王,隨後前去收復伊錫利恩。在戰役中,巫王以魔窟劍刺傷了博羅米爾一世。伊錫利恩並沒有得到復興,博羅米爾一世最終也在痛苦中死去。

獵尋魔戒

巫王在多爾哥多巫王在多爾哥多

五軍之戰後,索隆派遣三位戒靈重新占據多爾格都,而安格瑪巫王繼續留在米納斯莫古爾。隨後咕嚕姆被俘獲至莫都,在被迫說出魔戒之王的下落得到釋放。在巫王的帶領下,九位戒靈展開了對魔戒的搜尋。然而巫王的副官卡哈穆爾表示在安達因河沿岸並沒有找到“霞爾”這個地方。巫王決心去西北方展開搜尋,而此時已與索隆結盟的薩茹曼也暴露出魔戒的貪慾,成為了雙面叛徒。索隆派遣戒靈前往伊森加德詢問薩茹曼關於魔戒的訊息,巫王意識到自己沒有足夠的實力與薩茹曼對抗,而薩茹曼也並未與戒靈發起衝突,並欺騙巫王自己並不知道霞爾的位置,想要知道只有去詢問甘道夫,而此時甘道夫已經逃離伊森加德。

隨後安格瑪巫王率領戒靈進入羅翰境內,遇見了薩魯曼的部下三寸舌格里瑪。深感恐懼的格里瑪把所知道的一切都告訴了巫王,包括薩茹曼對巫王的謊言。巫王預見到格里瑪將會帶給薩茹曼極大的災難,所以放走了格里瑪。巫王將戒靈分為四隊,並迅速騎向西敏力亞斯。在旅途上,巫王遇見了幾位薩茹曼的奸細並獲得了霞爾的位置。隨後巫王派遣他們前往霞爾東部的布雷鎮,並警戒他們如今的時代屬於莫都,並非薩茹曼。

安格瑪巫王安格瑪巫王

隨後安格瑪巫王抵達布魯恩渡口,遭到了阿拉貢二世所率領的杜內丹人遊俠的阻攔。最終巫王占據了渡口,阿拉貢戰敗而逃。隨後巫王派遣卡哈穆爾率領三位戒靈前往霞爾,自己則率領其他戒靈前往東方。然而卡哈穆爾卻受到了誤導。願來,他向弗拉多的鄰居,也就是山姆·甘姆齊的父親詢問弗拉多的訊息,而當時老甘姆齊以為弗拉多和山姆已經出發了(實際上並沒有出發),也把卡哈穆爾當成了一個好打聽訊息的外鄉人,結果囉里囉嗦聊了半天才告訴卡哈穆爾人已經走了。後來在布雷的奸細向卡哈穆爾透露了霍比特人已經抵達躍馬客棧,卡哈穆爾便安排他們夜襲霍比特人。

安格瑪巫王意識到霍比特人將攜帶魔戒向東進發,為確保萬無一失便在威瑟托普山附近部署了四位戒靈,自己則獨自前往綠路,結果遭到甘道夫的追擊,將甘道夫引到威瑟托普山與其餘戒靈襲擊對方。甘道夫放火燒山,擊退了他們,巫王派遣四位戒靈前去追擊甘道夫,可是隨後越琢磨越覺得這是個圈套(的確是調虎離山之計),就在中途讓兩個戒靈到其他地方隱蔽起來。

在阿拉貢的帶領下,霍比特人抵達威瑟托普山。安格瑪巫王率領四個人攻上山來。弗拉多在恐懼中戴上魔戒,在幽魂世界中看到了巫王的亡靈形態。最終巫王刺傷弗拉多的左肩,淬毒的劍刃斷裂並留在弗拉多的體內。完成這件事後便匆匆離開,因為他相信莫古爾之毒會逐漸腐蝕弗拉多的心智,讓他薄弱的意志將魔戒拱手相讓。

然而弗拉多獲得了格洛芬德爾的幫助。格洛芬德爾將白馬阿斯法洛斯交給弗拉多並要求他迅速前往林谷進行治癒。安格瑪巫王意識到局面已變複雜,但又出於對格洛芬德爾的恐懼,只好騎向南方先與其他四位戒靈匯合。隨後繼續追擊弗拉多,儘管遭到格洛芬德爾和阿拉貢的干擾,但最終仍是在布魯南渡口追上了弗拉多。此時在埃爾隆德的指揮下,布魯恩河水暴漲最終吞噬了眾戒靈。

魔戒聖戰

巫王與甘道夫巫王與甘道夫

安格瑪巫王騎著唯一倖存的馬匹耗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先返回了莫都,隨後向其他八位戒靈展開援助。最終九位戒靈秘密返回米納斯莫古爾,開始商討攻擊剛鐸的計畫。

隨即米納斯莫古爾兵力傾巢出動,巫王騎在佇列的前方。此時巫王感受到了弗拉多的存在,深感不安,但仍繼續前往伊錫利恩。在巫王的指揮下,軍隊踏向奧斯吉力亞斯。巫王大敗剛鐸攝政王之子法拉米爾並以黑暗之息擊中對方,隨後破壞了剛鐸防線,軍隊聚集在帕蘭諾平原。安格瑪巫王展開對米納斯蒂里斯的圍城,將剛鐸人的頭顱拋入城牆。隨後巫王派出葛隆德進行攻城。巫王進入米納斯蒂里斯,最終重新會面甘道夫。甘道夫試圖阻擋巫王的道路並威脅巫王,巫王則回答:

“老東西,現在的時間由我掌管。難道你看不出死亡已經降臨於你嗎?去死吧,然後再徒勞地抱怨!”

巫王的隕落

帕蘭諾平原戰役帕蘭諾平原戰役

安格瑪巫王與甘道夫正要展開對決時,羅翰騎兵的號角聲響起。巫王意識到一時無法殺掉對方,便騎著飛獸返回帕蘭諾平原。巫王趁著羅翰人大敗哈拉德人時的鬆懈,向羅翰人發起攻擊,並擊中了國王塞奧頓的坐騎,將其甩起並壓在塞奧頓的身上。巫王正打算讓飛獸吞噬國王的屍體,此時騎士德恩海爾姆挺身而出,守護國王的屍體。巫王出言恐嚇並嘲笑了德恩海爾姆,重述了一千年前格洛芬德爾的預言:

“你這個蠢貨!沒有活人能傷害得了我(No living man may hinder me)!”

然而騎士將頭盔扔在地上,大喊著:

“但我並非男子(But no living man am I)!你眼前的是位女子,伊奧蒙德之女伊奧溫。”

巫王遲疑了,也許他突然意識到預言還可能有另一個解釋,有些不知所措,便沉默地沒有做出回應。伊奧溫一劍將飛獸斬殺,憤怒的巫王拋開對於預言的猜測將釘頭錘甩向對方。伊奧溫手臂被擊中,踉踉蹌蹌。就在巫王準備施予最後一擊時,霍比特人梅利阿道克·布蘭德巴克將短劍插入巫王盔甲間的空隙。伊奧溫趁機擊向巫王那無形的頭顱。巫王悽厲的慘叫聲直衝向天空,最終削弱成尖泣聲隨風飄散。巫王自此隕落。

身份推測

生前的巫王生前的巫王

有推測安格瑪巫王生前的身份是努曼諾爾塔爾-蘇瑞安之子伊西莫。在伊瑞詹陷落,索倫奪取十五枚(除精靈三戒外的另一枚在精靈與索倫之戰爭爆發前就已被贈與凱薩督姆的矮人國王都靈五世)統御魔戒時正於第二紀元1697年。伊西莫在1320年後出生,以努曼諾爾人的壽命正可以活到那段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伊西莫這個名字在昆雅語中意為“月中人”,而巫王在第三紀元的要塞米那斯伊希爾意為“皓月之塔”。

然而,努曼諾爾繼承法規定若統治者沒有子女,血緣上最接近統治者的男性後裔將會繼位。在國王塔爾-蘇瑞安駕崩後,伊西莫的姐姐塔爾-泰爾匹瑞安繼承王位。在泰爾匹瑞安逝世後,由於一生並未育有子女,伊西莫之子塔爾-明那斯特獲得王權。若伊西莫接受了統御魔戒,他的生命會被強行延長,活得比他的姐姐長,故此本應由他繼位,而非他的兒子。因此,伊西莫可能在接受魔戒宣誓效忠索倫後已經離開努曼諾爾,自動放棄了王位的繼承權,成為索倫的肱骨之臣,王位自動由他兒子繼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