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道·當代:主題訪談19篇

論道·當代:主題訪談19篇

本書以提問的方式採訪了十四位活躍在中國當代藝術界的藝術家、批評家,包括藝術教育家。這十四位藝術家和理論家年齡不同,卻是當代的一個群體,博弈在現當代藝術的激流中。這十四位學者都是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見證者,並在各自的位置上積極參與並推動了中國當代各藝術門類的進步。 全書分為五個部分,討論內容涉及雕塑、壁畫、中國畫等各個藝術門類的熱點問題。根據不同的受訪對象及話題,採訪者設定了不同類型的問題。通過這些對話,能夠使得對藝術領域有興趣的讀者,接觸到這一領域最新的成果和思考。以口述的形式,收集了有關中國當代藝術領域的一手資料。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讀者將從此書中尋找到自己的心性,感悟到當代藝術的道性,由此超越此在,進入新的詩意創造之境。

作者簡介

王伯勛,1975年生於山東菏澤。畫家、批評家。2012年於中央美術學院造型藝術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現在清華大學做博士後研究工作。作品多次參加全國性大展,並被重要藝術機構收藏。

圖書目錄

我的藝術——隋建國訪談錄
東西方繪畫一定要拉開距離——潘公凱先生談當下中國畫創作中與材質相關的幾個問題
當代語境下材質使用的探索——張曉凌研究員談當代文化語境中的材質使用
人與物的互動——徐虹研究員談藝術創作中人與材質的互動關係
新中國的壁畫創作——袁運甫先生談建國後的壁畫創作實踐
《天工開物》與材質語言——翟墨研究員談中國古代文獻中的材質記錄
回歸與拓展——卓民先生訪談錄
從南通到紐約——袁運生先生談他的藝術求索之路
中國藝術的創作與教學還是要在探索中走自己的路——聽袁運生先生談中國古代雕刻的考察、複製與教學實踐等問題
張江舟課堂隨談錄(一)
張江舟課堂隨談錄(二)
張江舟課堂隨談錄(三)
張江舟課堂隨談錄(四)
當代中國水墨人物畫創作現狀中的幾個問題——張江舟在中國國家畫院研修班的講座選錄
與吳冠中研究有關係列訪談之一
盧新華教授訪談錄
與吳冠中研究有關係列訪談之二
陳池瑜教授訪談錄
與吳冠中研究有關係列訪談之三
杜大愷教授訪談錄
與吳冠中研究有關係列訪談之四
趙士英先生訪談錄
與吳冠中研究有關係列訪談之五
劉巨德教授訪談錄

序言

看到王伯勛編著的十四人主題訪談錄《論道·當代》,我忽然想起莊子在《養生篇·庖丁解牛》中說道“技近乎道,臣之所好道也”,繼而又想起孔子所說 “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的名言。
儒道兩家的觀念儘管不同,但他們都把“道”和“藝”視為一體,“道”為“本”,“技藝”為“末”,二者不可分離。記得宗白華先生說“藝”是“道”的感性顯現,“道”是“藝”的靈魂所在。由此,在儒道互補的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結構中,我們可以看到“游於藝”的一切技藝方式都是在“問道”、“體道”、“悟道”,追尋和表達“道”的最高境界。大千世界、自然萬物運變的“大道至理”,或者說規律都是“道”的詩意之境的顯現。古往今來,中國人在藝術上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以“道”的詩意之境來表達人性情懷。
那么,“問道”、“體道”、“悟道”、“論道”便成為“游於藝”的形而上的一種自覺修為和自我超越。所謂技藝之外的功夫,正是對“道”的深境頓悟和表達,所有技藝、材料、工具以及語言形式都為“道”的詩意所統。因而“論道”並非空談玄論,是詩意之思與“技藝”靈魂的碰撞,是讓人沉醉和超越的境地。但是“論道”脫離形而下的作為和存在的終極詩性的體悟,淪為空洞和泛化,“論道”不再有任何魅力,甚至讓人鄙視,不屑一顧。
一般來說,所謂“論道”大概有種三方式。其一,“得道”名師、大家三五相邀薈萃,以各自的智慧和語言機鋒,相互超越和啟迪,使“論道”之思直指存在的終極詩意境地,從而使論者和聽眾在詩意的語境中體會“道”的深境;其二,“得道”名師、大家各自獨立“講經論道”,以其“問道”、“體道”、“悟道”的親歷,闡述“道”之深境,點化眾生;其三,“尋道”眾生和個體向“得道”名師、大家“問道”,其實也是“問學”,名師、大家解惑答疑,指點路徑,展開“論道”終極詩意情境。這三種“論道”的方式各有特色,“問道”和“論道”者收益也會各異。
王伯勛是一位藝術創作實踐和理論並重的學者型藝術家。他高遠的心性,紮實的藝術基礎和理論基礎,使他不停遨遊在神奇而又奧秘的“道”的詩意世界。他懷古久遠的傳統藝術精神,又潛心現代美術理論研究,不捨當代藝術的真諦。他從讀碩士開始,到博士、博士後一直不辭辛勞,執著“問道”眾家,最終成就了這部《論道·當代》藝術主題訪談錄。他的主題訪談,其實正是採用了上述第三種“問學”、“論道”的方式。
雖然《論道·當代》並非在直接談論藝道關係,但“論道”與“當代”的語詞概念卻把我首先帶進了形而上與形而下的沉思。我感到王伯勛對傳統文化中的藝道關係與當代藝術的關聯性有自己的洞見。他要尋找藝道之理,撥開當代藝術的層層面紗,尋找藝術的本源,他要探尋中國現代百年藝術與當代藝術變革和開放之道,讓自己站在超越的起點。
然而,十四位訪談者,或者說“論道”的藝術家和理論家的文化背景和藝術創造領域不同,以及各自話語表達的不同習慣、方式、情景等方面所形成的差異性,還有王伯勛訪談設問的語意和邏輯關聯的對應性,這些都決定著“問學”和“論道”的結果,最後是否能夠指向中國當代藝術的終極情境。雖然十四位藝術家和理論家年齡不同,卻是當代的一個群體,博弈在現當代藝術的激流中。但他們在現當代文化藝術的場景中“問道”、“體道”、“悟道”的親歷的確是完全不同的,似乎十四人,修建了十四條心路,十四個精神廟宇。可是,千般差異,萬般變化,誰也不是在真空中,誰也沒有脫離現當代藝術的激流。因而,萬變不離其宗,他們在“問學”“問道”者王伯勛機敏話語的追問下,以不同的心路,坦誠、真實的描述或論述自己在場參與、目擊、守望的體會和感悟,以語言對話探討的機鋒呈現當代藝術的終極詩性,心路向著當代藝術的終極境域,尋找當代藝術由過去到當下及未來的路徑和超越之道。
王伯勛是否在與十四位藝術家和理論家的訪談對話中已得藝術的真諦,或已跨入當代藝術之道,讓自己站在了新的超越的起點,我不得而知。但他將個人所得的訪談對話匯集起來,以出版傳播的方式讓更多人分享,足以讓人看出他一定是從中悟得妙境,並從中窺的十四條心路皈依的路徑。當然,也許有人會說,這是他個人發問的偏好所得,難的致以廣大。“我心即他心,他心即天下之心”。無論被訪的內容是十四人心路的語境,還是王伯勛個人學術話語的心境,在這裡,已不屬於他們,而是關乎當代藝術的天下之心。我想,所有讀者會從中尋找到自己的心性,感悟到當代藝術的道性,由此超越此在,進入新的詩意創造之境。
所以我說,《論道·當代》不是以虛為虛而是以實為虛,讓所有不同心性的人有不同的解讀。
在我看來,技藝、材料、工具以及語言形式在現當代藝術的創造中似乎不再是絆羈,而對存在終極詩性的關照是要害,觀念、思想和話語的“道性”已成為當代藝術的靈魂。這是當代藝術的文化回歸和自覺構建。古老的藝術之路走到今天,注定要回到其發生的源頭。可是,當代藝術發生時,我們對它卻又是如此陌生,甚至嗤之以鼻。也許是當代藝術的先鋒性讓人驚魂,使人們忘卻從久遠歲月一路走來,被逐漸異化的藝術本源。
藝道一體不可忘懷。這便是我先睹此書為快的感受,僅此為王伯勛所命之前言。
盧新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