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活動
1999年 《秋天的印記》參加“‘美苑杯’全國高等美術院校畢業生優秀作品展”,獲三等獎
2007年 參與創辦學術季刊《東方岩彩》
2008年 隨袁運生先生赴印度進行藝術考察
藝術活動收錄《中國美術大事記》
2009年 《綠蔭》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展·壁畫
《岳(之一)》入選十一屆全國美展·綜合繪畫展
2010年 《家園——童畫》入選第四屆北京國際雙年展·中國畫
專著
《油畫·中國風——董希文藝術思想源流與實踐》(2014)
北京大學出版社《論道·當代——主題訪談19篇》(2014) 中國青年出版社
《王廬記——我和我的寫意重彩畫》(2014) 安徽美術出版社
論文及作品發表
《美術》《美術觀察》《光明日報》《中國國家美術》《畫界》《中國美術大事記》
作品收藏
中共中央統戰部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保利集團 時尚集團 愛慕美術館
相關文章
序言
文∕袁運生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伯勛是我的博士生。他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尤其在藝術創作和理論寫作兩個方面有著令人稱道的表現。
我對該學生的了解始於2008年,當時他選擇“中國美術理法的傳承與發展”作為博士研究生的報考方向。王伯勛的本科、碩士都在本校中國畫專業完成,打下了完善的學術基礎。本科畢業到入讀碩士之間的六年時間,在地方大學擔任教職,經歷了充分的生活歷練,這為他後來學術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生活基礎。報考博士研究生的時候,他已經具備相對紮實的學術積累,個人創作面貌也逐漸形成。從對多方面招考條件的綜合比較來看,王伯勛應該算得上同齡畫家中的佼佼者。所以,他順利成為我當年招收的兩名博士生之一。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我對王伯勛的創作與研究能力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首先,與大多數畫家不同,王伯勛表現出對理論研究的極大興趣。他的這種研究能力,尤其體現在對藝術家個案資料的收集與梳理方面。可貴的是,王伯勛能夠從他研究對象的藝術歷程中發現關於藝術發展的普遍性規律,而且這些規律又能對他本人的創作產生積極作用。在王伯勛身上,理論研究與創作實踐形成了良性的互動。這表現 在他的畢業論文——關於董希文的研究和近 期的繪畫創作上,都體現了這樣一個長處。除了研究他者之外,他還能夠將自己作為研究對象,總結自己不同時期思想脈絡與創作走向,從而對自己未來的學術發展形成清晰規劃。這是一般搞繪畫的人所欠缺的,應該鼓勵!
此次畫冊中展示的這批寫意重彩畫,在藝術手法上與傳統重彩畫明顯不同。王伯勛以其獨特的視角,對隨手拈來的題材加以認真經營,從而形成色彩濃郁、構圖簡約、色塊單純的畫面效果。他很注意推敲畫面的色彩構成關係,每幅作品都由幾個大色塊構成,每個色塊又有冷暖意識。所以,這批畫看起來單純、厚重、醒目、豐富;畫面濃郁而且清新,又有抒情意味,不落前人巢穴,集中反映了他在創作上的追求與想法。這些作品,既可以視為王伯勛“中國寫意精神的當代化呈現”學術主張在實踐環節的體現,也可以看作持續多年“中國古代壁畫向現代架上繪畫轉換”課題的階段性成果。儘管還存在諸多不足,但是,我們仍然要對王伯勛這批作品的面世,以及這種探索精神表示讚賞!
王伯勛的首部個人畫冊即將面世,這是可喜可賀的事情!希望他在今後的治學和繪畫創作上,不斷總結經驗,取得更多更大的收穫!
袁運生
2014.10.02於平西府
人物訪談
中國寫意精神的色彩化呈現
——與雅昌藝術網談我近些年的學術探索和創作理路
因為著手進行雅昌藝術網個人官網線上資料的全面更新,特就此接受藝術網責編人員訪談。內容涉及學習歷程、“寫意重彩”概念的提出、“中國古代壁畫向現當代架上繪畫轉換研究”進展,以及持續跟進的學術重點等諸多方面。
時間:2014 年9 月6 日
地點:溫榆河藝術區
採訪人:雅昌藝術網 (Q )
受訪人:王伯勛 (A)
Q :王博士,您好!很高興,今天來您的工作室參訪。
開始訪談之前,我們先說一個題外話。起初,看到您在網路上使用“王廬”一詞,還以為是筆名,現 在才知道是您的工作室,有什麼寓意嗎?
A :我姓“王”,我妻子姓“盧”,“盧”與“廬”同音,我們兩人的姓氏合在一起就是“王廬”。我和妻子結婚多年,育有一子。多年來,我一直專注於學術研究,很少顧及家庭。相應地,在家務料理方面妻子付出巨大。如果說今天我在學術求索歷程中多少有點兒揀獲,那么,要感謝的人除了各個階段導師給予的業務指導以外,還有就是妻子以及父母姐妹等人給予的生活支持。我深深體會到,家庭在成就一個人事業過程中作用重大。所幸,我有一個甘願付出、耐心等待的家庭!
Q :下面,我們從您當前的學術探索談起。首先,與大多數畫家相比,您給大家的一個鮮明印象是在專注實踐創作的同時,還在理論寫作方面投入不少的精力,形成相對獨特的知識結構。我們知道一般情況下,畫家是不願意在理論寫作方面分配太多時間的。
A :我一直認為,相對完整的知識結構對成就一個藝術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喜歡研讀中外美術史,熱衷分析成功藝術家的創作履歷。到目前為止,本人在理論寫作方面的所有成果都是藝術家個案研究。顯然,一個在美術史上有影響的藝術家,必然具備對美術史發展脈絡的洞察力。換言之,很多大師正是基於對美術史發展流向的深入了解才獲得實踐領域的成就,這一點在中國美術史中體現地尤為明顯。
Q :作為一個創作、理論兼顧的畫家,您的探索歷程具有積極的示範意義。現 在我們循著就學時間的先後順序,來探討一下您學術思考的發生歷程。您是哪一年考入美院的?
A :1995年。在王府井老美院的學術報告廳完成入學報到手續,就上了開往四元橋方向的班車。自此,大學生活的四年全部在萬紅西街的燕東電子二廠渡過。
Q :當時是在國畫系,二十年前的美院學術生活有何特點,現 還有印象嗎?
A :是的。九十年代的美院招考,是要先寄送作品以獲得考試資格。我當時寄送的作品全是水墨人物畫,因此,入學時填報的專業是“水墨人物畫”。為期一年的專業基礎課結束之後,由於被當時正處在復興階段的工筆人物畫的流行樣式所吸引,轉而投向工筆人物畫學習。那時的美院,因為正處於向現代辦學模式轉型的過程之中,美院很多老師的作品和工作習慣都較以往發生了許多變化。作為一名普通學生,當時的我很不理解。那時,中國藝術品市場正處於第一場井噴式爆發的前夜,與美院僅有一個居民區相隔的“798”尚未被藝術家發現、利用,還是一座處於半停產狀態的國有工廠。在一篇文章中,我曾經將這個時段進校的同學稱為“二廠的一代”。
Q :據我們了解,雖然在大學期間主修的是工筆人物,但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您就思考如何與流行的工筆畫拉開距離的問題了。
A :雖然經歷了三年工筆人物畫的學習——當時是二年級進入專業工作室,但是我明確感覺到那種類型的工筆畫問題太大了!
由於人所共知的幾位工筆人物畫家的幾件著名工筆畫作品在重要展覽中連續獲獎,當時的青年學生學習工筆畫已然成為潮流。但是,大多數追隨者的工筆畫創作,只是徒然地模仿那幾位代表畫家作品的表面效果,很難得其神髓,更談不上突破。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在工筆畫創作領域,以描摹照片為能事的端倪已然出現。這種勢頭在今天的全國大展中,仍然保持愈演愈烈的態勢。對此,我當時就產生了深深的懷疑:這是中國畫創作的唯一出路嗎?但是如果不這么畫,又應該怎樣畫?當時的我還沒有找到辦法。
轉機出現在本科三年級的時候,胡明哲老師給我們上過一段時間的寫生課,使我受到很大啟發!後來,胡老師又帶我們去了一趟敦煌和西安。面對一鋪鋪斑駁陸離的古代壁畫,忽然之間,我找到了自己的探索方向。那些原本是用工筆重彩技法完成的壁畫遺存,經過時間的洗滌,展露出一派蒼茫而又寫意的景象。這正是我心中想要追尋的畫面形態!此後許多年,我就試圖將古代壁畫轉換成現當代架上繪畫。
十多年來,我一直做著“中國古代壁畫向現代架上繪畫轉換”的工作,尤其是在2008年報考袁運生先生的博士研究生的時候,這一想法得到前輩的熱情鼓勵。經過多年的探索,到目前為止已經小有收穫。我時常暗自慶幸,終於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藝術語言!
Q :我注意到您在碩士研究生階段畫了大量的抽象作品。
A :是的。碩士階段的研究課題是“材質語言”,也就是說拋開畫面的敘述情節,遵循形式規律的法則,探索材質在藝術表達過程中的獨立功能。這一學術主旨必然導致抽象作品的產生,這段學習對我極為重要。和大多數工筆重彩畫家相比,我自認為在畫面形式語言的編排方面多少有點兒創新。
Q :博士研究生學習階段你的創作又轉回到具體物象上來,這種變化基於怎樣的考慮?
A :碩士學習階段,閱讀了大量國外藝術家的作品,深感西方人在形式語言的純化道路上已經走的很遠了。對他們而言,抽象都不足以表達他們的心理需求,所以就走向現成品、裝置、行動。作為一個身處當下的中國畫家,我們是應該順著西方人設定的路徑繼續前行,還是應該以子之“器”求我之“道”?這成為當時擺在我面前的一個重要命題。當然,我選擇了後者。
博士研究階段的轉型,正是基於對碩士階段創作實踐的思考。在我看來,無論形式語言研究還是材質語言探索都僅是構建畫面的手段。也就是說,形式語言只是屬於“器”物範疇的內容,我們還應該由此岸之“器”進乎彼岸之“道”,這個“道”就是中國的寫意精神。此外,從技術的角度來看,只要是以“中國寫意精神”為創作原點,至於採用什麼樣的形態語言、哪種物理材質都不要緊。所以在博士階段,我斷然放棄了碩士研究生時期的抽象語言,轉向了具象表達。
與其他社會職業一樣,美術創作本質上不具備超然其他行業的特性,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為社會的健康發展貢獻一份能量。我強烈地希望自己多年的學術積累,能夠積極順暢地參與當下社會生活。所以,作為一位畫家應該擺正自己社會生產關係中的位置,靜下心來,認認真真地做好手頭的工作。
Q :記得袁先生還曾經特意用毛筆為你寫下“王伯勛寫意重彩”的寄語。
A :是的。這個階段,我要深深感謝袁運生先生!袁先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藝術家,存在於他思想深處濃濃的中國情結使人感動,對中國藝術的赤子之情令人動容!本人在博士研究階段的學術探索得到了他的熱情鼓勵和無私幫助!可以說,自己比較多地繼承了袁先生藝術思想中“中國寫意精神”的成分。如果沒有袁先生的無私提攜,我的學術探索還要在黑暗中摸索很長時間。就學於袁運生先生,使我得以在高起點的平台上整合學術資源。
Q :顯然,這是一種十分“入世”生活哲學。以此為背景,就很好理解為什麼您的畫作總是以一種陽光、優雅、向上的面貌示人了。
A :是的。
Q :如上這些關於就學履歷的羅列,是否可以理解為 “寫意重彩”得以提出的歷程?
A :可以這么理解。準確地說,“寫意重彩”的初衷從十幾年前就存在了,只是在此前很長一段時間,自己對很多內容還沒有梳理清楚,也未能找到準確的表述概念。近幾年,隨著自己學術實踐的累積,“寫意重彩”的概念才逐漸成型。
Q :請您就此展開來談談!
A :“寫意重彩”概念的完整提出,應該是在博士研究生階段。通過長期的實踐積累和理論探索,深深體會到,“寫意”精神是延續在中國文化脈絡中的精髓,這一點前面已經有所提及。當然,我在此處所說的“寫意”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當前流行的水墨畫的“寫意”,更不能將“寫意”與潦草、隨意和無序等同。豐富的傳統文化遺存向我們昭示:寫意精神存在於上古的彩陶、青銅器中,存在於漢唐時期的壁畫彩色中,更存在於宋元以降的水墨畫作中。對於中國藝術精神而言,“寫意”是其核心。總而言之,我理解的“寫意”,應該是當下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和身份認同。
Q:然而,由於思維慣性,人們在談及“寫意”的時候,自然會將之等同於當下流行的水墨畫。
A:是的。只要對中國美術史稍加梳理,就會發現,當前一般意義上的“水墨畫”只是晚近才出現的文化現象,這一現象的興起與封建社會知識階層的文人介入繪畫有著直接的關係,這種繪畫形態的存在拉大了藝術生產和客群文化消費之間的距離。從中國美術史全局來看,色彩類作品的占據了主流,比如畫在器物、綢絹、牆壁的作品,即便是在文人水墨畫興起之後,與之相對的民間創作中,色彩仍是最常用的表述語言。從介入社會生活直接性來看,文人水墨畫的消費需要具備特殊的知識系統;而色彩類的作品則不然,它們能夠與人們的日常社會生活發生直接關聯,比如佛教壁畫、民間版畫、器物裝飾畫等等。可以這樣說,色彩表述方式最大優點就是能夠密切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容易為大眾接受。這一點,在當下現實生活中表現尤為明確。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色彩的世界,服裝、家居、餐飲、書報、畫冊、廣告、電視等等都與色彩表述有關。總之,色彩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圖像識讀的主要內容。人們接收著色彩語言,消費著色彩產品。因此我相信,色彩是當代語境下畫家與大眾進行深入交流的便捷通道。
Q :我們知道,任何學術架構都有與之相適配的技術支撐。從形而下的角度來談,您這種藉由色彩傳達中國寫意精神的學術系統,其技法基礎有哪些,來源又是哪裡?
A :近些年來,我一直在進行“中國古代壁畫向當代架上繪畫轉換”這一課題。
該課題也是在我報考袁運生先生博士研究生的時候明確提出來的,得到了袁先生的熱情鼓勵。從技術的角度講,古代壁畫有很多值得我們當代畫家借鑑的內容。早在上個世紀初,傅雷先生就曾明確提出,與傳統文人水墨畫相對,古代壁畫是中國美術史上被人忽略的另一半。古代壁畫中的顏料技法、畫面構成等元素,都應該對我們當下的重彩畫創作產生積極啟示。
我們知道,袁運生先生以及袁先生的恩師董希文先生兩代人的藝術創作,都曾受到敦煌壁畫的影響。如何從古代壁畫中獲取對當代創作有益的養料,這是近現代中國美術史上眾多畫家的不懈追求。我當前的創作,正是這一體系的延續。
Q:接下來,您有何學術規劃?
A:記得黃胄先生有一方自刻印,印文為“必攻不守”。作為一名後學,我想這是自己跟前輩大師在學術指向方面的相通之處。面對已然根深蒂固的創作傳統和閱讀慣性,想要對當下實踐領域的某些方面做些個性化改進,其難度真的是不介入其中者無法體驗到的。不過,這種難度或許正是本人當前學術探索的價值所在!
Q:我們拭目以待您的學術新成果!
A:謝謝!
藝術評論
傳統·當代·學養·創新
——王伯勛和他的寫意重彩畫
文 / 白力
通覽中國美術史可知,敏銳而持久的學術求索是成就畫家完備體系的基本條件。與西方美術史上畫家和理論家嚴格分野的情況不同,很多在實踐領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中國畫家同時在學理研究方面也都有著高質量的建樹,這是中國藝術的重要傳統之一。因此,努力形成個人自足的知識體系和獨特的實踐技法,將成為有意在美術史的進程中留下些許痕跡的當代中國畫家的必備條件。
當代青年畫家中,王伯勛就是這樣一位在理論探索和創作實踐兩個方面均有收穫的典型個案。王伯勛在中央美術學院就學十餘年,經歷了從本科到博士全部的學院教育歷程。尤為難能可貴的是,在每一個階段王伯勛都有著明確的學術追求。雖然就學於工筆人物畫室,但是從本科三年級開始,他就開始明確地踏上與流行畫風相異的求索之路。攻讀碩士研究生期間,王伯勛對形式構成和材料語言投入了極大熱情,這看似缺乏代表作品面世的三年,實際成為了他後來重彩作品的重要積澱,為他當前畫風的形成奠定了形式和材料的基礎。也是在這個階段,王伯勛對理論的偏好得到充分發揮,他參與專業學術刊物的創辦,完成了大量對當代知名藝術家的訪談,這個過程對王伯勛藝術思想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也促成他以藝術家個案研究為主的學術風格。幸運的是,博士研究生階段受業於袁運生先生,王伯勛對中國傳統壁畫的熱愛與袁先生的學術指向高度一致,當前王伯勛展示出來的多項重要成果都產生在這一階段。博士畢業,以學術探索為己任的王伯勛選擇了清華大學的在站博士後工作,從事“吳冠中研究”。這個課題與其博士論文“董希文研究”有著天然的聯繫,兩個研究專題的連貫起來,就是一部中國現代畫家對民族繪畫形式的探索發展史。兩項課題的研究在客觀上極大地促成了王伯勛當前繪畫面貌的形成,並成為其創作實踐得以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
傳統與創新永遠是一對相伴而生的矛盾,選擇怎樣的策略解決這對矛盾,則是藝術家的學養與智慧的集中體現。放眼當下,不少藝術家解決此類矛盾的策略多少有些極端。有些畫家為了求新就完全倒向了西方曾經存在過的某種表現形式,成為西方寫實主義、表現主義等流派的翻版;另一些畫家則是在尊重傳統的名義下完全退守到中國的古代,成為古典繪畫的摹製品。
對於傳統與創新,王伯勛有著明確的觀點。他認為,雖然世界範圍的不同族群在文化形態上存在巨大差異,然而在當前這個基於數字傳播的資訊時代,互聯共享成為文化交流的主題,這幾乎成為所有文化形態當下存在的現實基礎。沒有任何一個文化群體可以回到他們曾經的古代,也不可能產生脫離各自既有傳統的當代。所以,創造出屬於當下時代,又具有鮮明民族特徵的作品就成為畫家們共同面對的第一現實。正因如此,經過多年的理論思考和創作實踐,王伯勛明確提出“寫意重彩”的概念。這個概念的提出經歷了一個持續的探索:早期的本科學習期間,風頭正勁的工筆畫為他提供極好的試錯機會,他對所有以中國筆墨進行照片化描述的表現樣式表現出極大的懷疑;碩士研究生階段,他又以極大的熱情嘗試了西方表現主義之後的多種表現形式,王伯勛很快發現了其中的問題,轉而掉頭尋求新的出路,從根本上說這也是一個試錯經歷;經過了本科和碩士兩個階段的摸索,再加上長達五年之久的工作實踐,進入博士研究的王伯勛關於自己學術的構架的規劃自然就會成熟很多,同時又有恩師袁運生先生的指導與提攜,他的學術探索雖然艱難但是收穫豐厚。博士研究期間,王伯勛的創作面貌發生了明顯改變。在這個階段,他逐漸體會到“寫意”精神在中國藝術中的重要作用,並將看似矛盾的“寫意”和“重彩”兩個概念嫁接在一處,從而產生了一系列為社會熟知的作品。
顯然,王伯勛在獨立探索的道路上已經逐漸形成立足傳統的當代繪畫新形態,這種新形態兼顧學術探索與大眾審美,我們期待他接下來的創作歷程中為觀眾呈現出更加優秀的作品。
主要展覽
“馥·謐” 2014王伯勛寫意重彩巡展第一回
展覽時間:2014元月8日-15日
展覽地點:北京昌平回龍觀文化東路田園風光綜合樓
從美術發生學的角度來看中國造型藝術,其精神旨歸的根本在於“寫意”。然而,當下中國造型藝術諸門類的運行現狀又與上述人文要義相去甚遠。
很長時間以來,在一般意義上的中國畫創作領域存在著“寫意”與“工筆”兩個名詞,這種基於區別不同畫種概念的產生,本身就是一個誤會。縱覽中國繪畫發展史,在滲化效果日益增強的宣紙得以產生的明清以前,根本不存在我們當下約定俗成的“寫意”與“工筆”兩畫種的分野,“工”與“寫”僅僅是藝術家在藝術表達過程中隨意使用的表現工具而已,二者後來在畫種細化過程中才逐漸具有的門類獨立的意義,然而這恰恰反證了某些畫家創造力的退化。
當代文化語境下的寫意重彩畫,其表現形態和審美關懷都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絕非哪個畫家的一時的偶發奇想。現代學者傅雷先生早在上世紀初就明確指出:“我認為中國繪畫史……中國繪畫的一半,漏掉了另一半。從公元四世紀至十一二世紀的七八百年間,不知有多少無名藝術家留給我們留下了色彩新鮮、構圖大膽的作品!最合乎我們現代人的口味的,尤其是早期的東西……”。傅雷先生言及的正是敦煌重彩壁畫,而這也正是當代寫意重彩創作過程中重要的圖像和技法參照。
任何藝術表現技法、形式、指意都無法脫離當下生活的實際需求,換句話說,滿足當下消費者在文化消費方面的基本需求,是任何一種藝術產品都必須正視的一個事實,這也成為藝術品的基本屬性。然而,囿於文化層次、消費偏好以及持有資本等方面的因素,當前的藝術品消費在很大程度上處於一種盲從和跟風的狀態,這種在藝術品交易市場表現出的無序應該被視為成熟市場得以產生的前奏。上述諸多因素,正是寫意重彩畫面向社會公眾正式展出的歷史機遇。
王伯勛博士在中央美術學院經歷了本科、碩士和博士的全部學歷教育,當前在清華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在十幾年的學院訓練過程中,王伯勛逐漸在繪畫實踐和理論探索兩個領域嶄露頭角,成為當代中國為數不多的學者型青年畫家。相對與普通畫家的繪畫實踐,王伯勛的藝術探索更具有高遠的學術前瞻和充分的理論支撐,這些都為他在寫意重彩畫藝術領域久發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礎,不久的將來,王伯勛必將取得更加令人矚目的成就,我們大家對此也都持有充分的信心。
為了更好地推廣民族文化中的寶貴積澱,也為了豐富當下日益繁盛的文化生活。接下來的一年時間裡,我們將持續舉辦王伯勛博士的寫意重彩作品巡迴展,進而能夠在更大範圍內傳播其寫意重彩畫藝術,推廣中國精神。
甲午巡展(菏澤站) 王伯勛作品展第二回
展覽時間:2014年4月19日-22日
展覽地點:山東菏澤曹州書畫院
主辦:清華大學吳冠中藝術研究中心
中央美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中共菏澤市委宣傳部
承辦:曹州書畫院
菏澤市文聯
寫意·重彩:王伯勛精選作品展開幕
2015年1月17日15:00,“文化的品格系列”第九回展 “寫意·重彩——王伯勛精選作品展”在北京頌雅風文化藝術中心開幕。本次展覽由清華大學吳冠中研究中心、河北出版傳媒集團主辦,北京頌雅風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易新美術館承辦,北京元亨利硬木家具有限公司、北京天壇飯店、北京藝林閣美術館、天津月雅文化傳播公司協辦。易新美術館館長張新勝任策展人,盧新華任學術主持。此次展示作品,時間跨度大約有十年。其中包括完成於碩士研究生階段的幾張抽象構成作品,通過這幾張作品我們不難看到王伯勛當前實踐創作的材質基礎。展品中的大多數還是完成於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從中能夠明顯感受到王伯勛獨立創作的強烈願望和辛苦實踐。
開幕式現場匯聚了全國各大美術院校知名教授、國內知名美術館館長、藝術愛好者、媒體新聞界等藝術圈各界人士。其中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袁運生先生、中國美術館副館長張子康先生、清華大學教授盧新華先生、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王書傑先生、北京頌雅風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劉崢女士、山東青州畫廊協會副會長馮傑先生、北京元亨利硬木家具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立霞女士、陽光酒店集團總經理劉合軍先生、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于洋先生、中國美術館典藏部副主任韓勁松先生、著名策展人柳之升先生、頌雅風藝術中心館長劉學明先生、易新美術館館長張新勝先生、太極拳世界冠軍,太極禪文化國際發展公司技術總監王占海先生都出席了開幕式。
王伯勛說:“如何將切實的生活體驗付諸於自己專擅藝術的語言加以傳達,進而形成能夠為儘可能多的觀眾的閱讀產生共鳴的互動體驗。這或將成為當代語境下,許多有學術思考的畫家共同面對的時代課題。”
王伯勛博士即是在上述時代課題的實踐方面多有求索的一位青年畫家。王伯勛在中央美術學院接受了包括本、碩、博在內的全部教育階段,後又進入清華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在長時間的學院的浸洇與社會實踐的歷練之下,王伯勛逐漸形成自己初具形態的學術架構和創作風格,成為一名不多見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創作並重的藝術家個案。
多年來,王伯勛一直持續進行著“中國古代壁畫向當代架上繪畫轉換”的工作。在朝著這個既定學術目標求索的過程中,王伯勛在畫面的形式語言、材質表達、歷史傳承等方面多有心得。這些勞動與付出,從學術史的角度為王伯勛當前的創作奠定了理論基礎和實踐驗證。令人欣慰的是,經過長時間的苦苦求索,王伯勛開始收穫豐厚的果實。
“王伯勛精選作品展”即在頌雅風文化藝術中心展出了,我們不能僅僅將之視為一次普通的作品展示,更應該看作是王伯勛藝術歷程中一次重要的和廣大讀者交流互動的機會。我們相信,此次展示之後,王伯勛的藝術思考和實踐創作一定會更加趨於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