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論中國礦業可持續發展》對我國礦業可持續發展具有較好的借鑑及指導意義,可供從事礦業行業人員投資、決策參考。
作者簡介
蔡元沛,男,37歲,中共黨員。1998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採礦工程、管理工程專業,獲雙學士學位。同年分配到寧夏有色金屬冶煉廠工作,2000年7月任寧夏東方鉭業股份有限公司資源開發部副主任,2003年2月任寧夏東方有色金屬集團公司銀川基地綜合部副主任,2004年8月任寧夏東方有色金屬集團公司質量處處長,2005年5月任寧夏東方有色金屬集團公司下屬桂林新源鉭業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2006年8月任桂林創源金剛石有限公司總經理,2009年11月任桂林礦產地質研究院投資發展處處長、礦產勘查與開發管理辦公室主任,2012年6月任礦產勘查與開發管理辦公室主任兼管院光伏產業投資開發事項至今。2012年1O月被聘為中國有色集團職稱評審專家。先後從事過礦山投資、質量運營、技術改造等企業管理方面的工作,對礦業開發及投資、海外市場開拓有一定理解。廣西大學商學院在讀研究生,獲得專利1O項,其中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發表論文四篇。李綏遠,男,1934年生,中共黨員。1960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現中國地質大學),同年留校工作。1970年調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礦產地質研究院(現桂林礦產地質研究院)。1985年晉升為高級工程師。曾擔任礦產地質研究院礦山地質研究室主任、《礦山地質》刊物編輯部主任、廣西礦山地質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及科普委員會委員。先後參加了中國東部矽卡岩型鐵礦地質規律及找礦方向研究、全國主要有色金屬礦山資源調研及伴生銀的綜合利用和一些資源危急礦山的找礦研究工作。參加的“我國矽卡岩型鐵銅礦成礦地質規律及找礦方向”課題獲全國科學大會獎;負責的“中國主要有色金屬礦床伴生銀的工藝礦物學研究”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出版的專著有:《中國有色金屬礦山地質》(參加編寫,地質出版社,1991年);《中國鉛鋅礦山》(參加編寫,長沙礦山院出版,內部發行,1993年);《中國伴生銀礦床銀的工藝礦物學》(第一作者,地質出版社,1994年);《珠寶玉面面觀》(作者,廣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等。還有內部發行的專輯數本,撰寫的論文在國內刊物上發表20餘篇。曾赴美國、澳大利亞進行礦山地質考察。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礦業概念、可持續發展定義及理論
一、礦業的概念
二、可持續發展定義及理論
第二章 礦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
一、地質勘探可持續發展
二、採礦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選礦業的可持續發展
四、冶煉業的可持續發展
五、加工業的可持續發展
第三章 地質勘探是礦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主體
一、科學發展觀是構建地勘業可持續發展戰略
二、加大地質勘探力度
三、建立地質勘探新體制
四、存在的問題
第四章 礦產資源是礦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一、我國礦產資源基本情況
二、我國礦產資源基本特徵
第五章 我國礦產資源開發現狀、保障程度、儲備措施
一、開發現狀及注意的問題
二、礦產資源保障程度
三、加強礦產資源的儲備及儲備措施
第六章 礦產資源可持續發展道路
一、可持續開發
二、用科學發展觀加速礦業持續開發
三、成礦預測
四、走“生態礦業”道路,建立生態創新體系
五、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
六、加強海洋礦產資源的開發
七、“走出去”開發國外礦產資源
八、加大再生資源——廢舊金屬開發及保障力度
第七章 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循環利用是實現礦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一、綜合利用含義及領域
二、循環利用的含義及領域
三、我國在開展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循環利用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八章 礦業可持續發展必須走科技發展道路
一、加強礦產資源科技研究,確保礦業可持續發展
二、礦業科技發展戰略的指導思想
三、科技發展總體目標
四、科技發展領域及需解決的關鍵性技術問題
五、技術創新體系的建設
第九章 制約我國礦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一、資源稟賦狀況較差
二、資源短缺、產業鏈結構失衡
三、在地勘方面缺乏長期性的找礦勘查計畫和持續找礦勘查
四、採選冶技術、裝備水平與我國礦業的發展要求不相適應
五、資源綜合利用程度低、污染嚴重
六、尾礦堆存量巨大,造成資源浪費、危害環境
七、管理體制尚存在諸多弊端
第十章 實現礦業可持續發展戰略保障措施及政策、建議
一、保障措施
二、政策建議
第十一章 廣西礦業可持續發展
一、礦產資源基本情況
二、礦產資源的優勢、特點
三、優勢礦產展布狀況及前景
四、優勢礦產開發利用現況
五、影響廣西經濟發展及礦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
六、如何促進廣西礦業可持續發展
七、工作建議
結束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