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國帆

談國帆,出生於1905年,陝西省臨潼縣人,畢業於黃埔軍校,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西北軍區分區司令員、軍區武裝部部長,陝西省第三、四屆政協副主席。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1925年入黃埔軍校第二期學習,後在第十七路軍新兵訓練處任大隊長。1933年參與發動耀縣武裝起義,任西北民眾抗日義勇軍參謀長。後任中共臨潼縣委副書記、渭北工委書記、渭北游擊總隊司令兼政委。

人物事跡

在解放前,談國帆在交口、櫟陽積極發展中國共產黨員,建立起地下武裝,和敵人展開激烈而複雜的鬥爭,談國帆取得了很大成績,曾被譽為“小邊區”。這個地區其所以能取得如此成績,談國帆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曾是“小邊區”的重要開創者和領導人之一。談國帆於1905年3月出生於臨潼交口鄉新李村的農民家庭。幼時家貧,唯讀了幾年國小,就做起了莊稼,受盡剝削和壓迫之苦。1925年,到黃埔軍校學習,受校內革命思想的影響,對中國革命前途有初步認識。結業後,被分配到楊虎城將軍的十七路軍,曾擔任過王泰吉團連長職務,從不圖謀私利,一心追求進步。1931年,國民黨加緊“剿共”,革命處於低潮的時候,他毅然參加中國共產黨,更加積極從事革命活動。1933年,他與王泰吉發動了耀縣武裝起義。1934年,處於地下的陝西省委書記杜衡叛變投敵,各地黨組織先後被敵人破壞。軍警特務,到處抓捕共產黨員,一片白色恐怖。但就在這時,他和周芝軒、孫一君等幾位同志秘密組織起渭北工委,重新聯契約志,繼續進行戰鬥。1935年冬,中央紅軍一到陝北,他立即代表工委到瓦窯堡和中央聯繫,受到了毛澤東周恩來的接見。黨中央領導聽了他的匯報後,讚揚了他們的勇氣,並指示可在敵人的心臟地區建立秘密活動點。回來時,黨又交給他護送劉少奇過關中和傳送檔案、宣傳品的任務,他都很好的完成。他回來後立即組織了30多人的渭北武裝交通站(楊宜翰給了二十多支槍,又在西安、三原、臨潼建立了許多交通站(他的家也是交通站之一),創立了關中東部馳名的地下“紅色交通線”。在護送中央領導同志安全通過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抗日戰爭時期,談國帆在敵人重兵“圍剿”下,機智勇敢,堅定沉著的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不懈的鬥爭。他曾利用當鎮長的身份,和敵人巧妙的周旋,擴大了革命力量,取得了不小的勝利。由於他積極的鬥爭,引起了敵人的仇恨。

1943年7月3日,組織軍警特務圍攻談國帆和王志溫等同志,抄了他們的家,放火燒掉了房屋,這些非但沒有嚇倒他,反而使他鬥志更為堅決。在解放戰爭時期,他堅持黨的統戰政策,帶領幹部民眾開展武裝鬥爭。他領導渭北縱隊深入敵人後方進行戰鬥,有力的配合了大軍作戰,支援西北解放戰爭。

解放前後

他曾擔任過西北抗日義勇軍參謀長,渭北工委統戰部長、工委書記、軍分區教導團副團長等職。西北解放後,任鹹陽軍分區司令員兼參謀長、陝西省軍區黨委委員、西北軍區武裝部長、以後又任甘肅省體委主任、陝西省政協副主席等職。他在擔任各項工作的崗位上,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忠實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為加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了貢獻。談國帆一生,忠於黨的革命事業,性格耿直,他雖文化較低,但刻苦好學,有真誠樸實、辦事講究實際的優良作風。在他病危時,曾一再叮囑,把骨灰撒在他生長過、戰鬥過的交口家鄉的土地上。1986年元月1日,他永遠離開了人間,終年81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