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伏天

調伏天,又名金剛調伏,梵名Vajra -jaya ,音譯縛日羅惹野。西藏名 Rdo-rje rnam-par rgyal-ba,義為金剛勝。密教金剛界外金剛部二十天之一,五類天中虛空天之一。又稱象頭天、抱刀毗那夜迦、象頭大將。位居外金剛部北方之中央。種子為湽(ja),形像於金剛界各會中大同小異,如於成身會,為象頭人身,坐於荷葉上,左手執劍,右手握拳置於腰部;三昧耶形為劍,或歡喜團;印相為左拳置於腰,右手作刀印;真言為‘唵 縛日羅 惹野 娑縛賀’。據大聖歡喜雙身毗那夜迦天形像品儀軌載,此天屬四方毗那夜迦之一,又稱金色伽那缽底;左手持白琉璃珠,右手執寶棒。又此天即大教王經卷十所列虛空行諸天中之持勝天,號為最勝金剛。

調伏天,梵名 Vinītadeva,印度佛教因明學著名學者,公元700年左右唯識派思想家,生平不詳。因為他曾為法稱作注,又曾被法上所批判,由此可推定其生活年代,應在他們二者之間。西藏《登噶爾瑪目錄》(成立於824年)曾收錄其六部因明學著作中的五部。
調伏天的著作可分為三類︰
(1)律典解釋︰《律贊句解說論》(Vinaya stotra pada vyākhyāna)、《律分別句解說論》(Vinaya vibhañga pada vyākhyāna)。
(2)世親唯識論典的註疏︰例如《二十論註疏》(Prakaraṇa vimśaka ṭīkā)。
(3)因明學著述︰尤其是對法稱因明學著作所作的注釋,如:《他相續論證論註疏》(Santānāntara siddhi ṭīkā)、《正理一滴論註疏》(Nyāya bindu ṭīkā)、《因一滴論註疏》(Hetu bindu ṭīkā)、《觀相續論註疏》(Sambandha parīkṣā ṭīkā)、《諍正理論註疏》(Vādanyāya ṭīkā)。而《觀所緣論註疏》(Ālambana parīkṣā ṭīkā)則是為陳那著作作的注釋。
調伏天的註解簡明、平實,並且是逐字逐句注釋。因此,俄國學者舍爾巴茨基(Theodor Ippolitovich Stcherbatsky 1866-1942 )認為他是法稱著作注釋者中的‘釋文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