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社會學

課堂教學社會學

《課堂教學社會學》,作者吳康寧,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當我們用“課堂社會”這個新視角去觀照學校的課堂教學時,我們就有可能發現已被視為不言自明的一些現象的新涵義。譬如,過去我們常常說學生在課堂中學習著課程,現在則可以說學生其實也是在、而且更確切地說首先是在課堂社會中親歷著生活,體驗著由服從、沉默、反抗、競爭、合作、展示、迴避、成功、失敗等帶來的種種酸甜苦辣、喜怒哀樂。

基本信息

《課堂教學社會學》
書籍作者:吳康寧 主編
圖書出版社: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0-08
頁數:357 頁
ISBN:9787810471480

簡介

長期以來,我國中國小課堂教學的研究一直是“就課堂談課堂”、“就教學論教學”,現在已到了必須添加“課堂社會”、“社群生活”的切入點的時候了。若以學科概念來表述便是:必須對課堂教學進行社會學研究。《課堂教學社會學》便是我們對課堂教學進行的社會學研究的初步結果。首先,我們對課堂教學的社會學研究本身進行了探討,著重闡述了這一研究的價值與內容(第一章);接下來就把課堂教學放到整個巨觀社會背景下去考察,論述了課堂教學的社會基礎(第二章);然後是對課堂社會本身的研究,按照“角色-角色的文化-具有一定文化特性的角色的行為-具有一定文化特性的角色的行為的展開過程”這樣一條線索,逐次分析了課堂教學中的社會角色(第三章)、課堂教學中的社會文化(第四章)、課堂教學中的社會行為(第五章)、課堂教學中的社會過程(第六章),並在此基礎上,在“事實”的意義上區分了課堂教學的社會學模式的類型,在“范型”的意義上介紹與討論了幾種有較大參考價值的課堂教學的社會學模式(第七章);最後,對課堂教學的功能進行了簡要的社會學分析(第八章)。另外,選擇了一些課堂教學的社會學模式的案例,作為第七章的附錄。

摘要

當我們用“課堂社會”這個新視角去觀照學校的課堂教學時,我們就有可能發現已被視為不言自明的一些現象的新涵義。譬如,過去我們常常說學生在課堂中學習著課程,現在則可以說學生其實也是在、而且更確切地說首先是在課堂社會中親歷著生活,體驗著由服從、沉默、反抗、競爭、合作、展示、迴避、成功、失敗等帶來的種種酸甜苦辣、喜怒哀樂。 當我們用“課堂社會”這個新視角去觀照學校的課堂教學時,我們也有可能發現迄今很少被視為問題的一些行為其實大有問題。譬如,不少教師為了保證教學效率,在課堂中普遍習慣於較多地安排成績好的學生回答教師的提問,除了用於警告與懲罰的目的之外,很少讓成績差的學生回答問題。對此,人們一般都不以為然。但現在看來,教師的這種做法從輕處說是對學生的課堂參與機會分配不公;從重處看,則是學生的兩極分化得以不斷產生與擴大的教育根源。 當我們用“課堂社會”這個新視角去觀照學校的課堂教學時,我們還有可能為解決一些老大難問題找到一些新的思路。譬如,課堂教學既然以班級授課為組織形式,那么,究竟怎樣才能充分利用班級中的組織資源與集體力量呢?而課堂教學過程本身又怎樣才能對班級的集體建設及學生的社會性發展有所貢獻呢?對於這些問題,過去不可能有真正的答案。現在,則可以有一個斬釘截鐵的回答:增加學生的課堂交往,提升學生的課堂地位。

目錄

總序
前言:走進課堂社會
第一章 課堂教學的社會學研究概述
第一節 課堂教學的社會學研究的價值
一 理論價值
二 實踐價值
第二節 課堂教學的社會學研究的內容
一 課堂教學的社會基礎
二 課堂教學自身社會系統
三 課堂教學的社會功能
第三節 課堂教學的社會學研究的歷史
第二章 課堂教學的社會基礎
第一節 課堂教學的物質基礎
一 基礎性物質
二 輔助性物質
三 智慧型性物質
第二節 課堂教學的制度基礎
一 社會控制制度
二 社會選拔制度
三 學校教育制度
第三節 課堂教學的文化基礎
一 規範性文化
二 符號性文化
三 價值性文化
第三章 課堂教學力的社會角色
第一節 課堂教學中的角色結構
一 課堂教學的社會結構
二 課堂教學中的教師角色期待
三 課堂教學中的學生角色結構
第二節 課堂教學中的角色轉化
一 課堂教學中的“主觀角色”
二 課堂教學中的“情境界定”
三 課堂教學中的“常套角色”
第三節 課堂教學中的角色特徵
一 教師課堂角色類型研究
二 課堂教學中的角色特徵及趨向
……
第四章 課堂教學中的社會文化
第五章 課堂教學中的社會行為
第六章 課堂教學中的社會過程
第七章 課堂教學的社會學模式
第八章 課堂教學功能的社會學分析
附錄 課堂教學的社會學模式案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