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語言交際與語言教學性質不同。我們常說的培養能力是指語言生成能力。交際經驗具有世界性,可遷移。第二語言學習者需要的是語言規則,不是使用規則。共核說自然削弱了語言的社會功能,以功能為綱不符合語言學習規律。在我國,葉斯柏森的交際概念更切實際;功能意念表無意義;生成理論比交際理論更有價值;
正文簡介
不同的人會給語言以不同的定義。人類學家認為語言是文化行為的形式;社會學家認為是社會集團的成員之間的互相作用;文學家認為是藝術媒介;哲學家認為是解釋人類經驗的工具;馬克思則認為是思想的直接的現實。如上定義至少說明兩個道理:(1)語言是交際工具;(2)語言的表意功能與.....
語言交際理論的套用
網路外語教學網路通訊作為一種新的通訊方式,使人們可以在千里之外進行方便快捷的交流,比如外語學生可以通過E-mail與講目的語(如英語)的本族人進行“對話”,交流思想。這正是廣大外語教師和外語學生所追求的理想的學習環境。網路的許多工具都滿足了人們這種跨時空交際的需要。國外很多從事外語教學的教師和學者在利用這些工具進行教學方面己做了不少有益的嘗試,他們的實驗不僅證實了了語言交際理論對外語教學的指導意義,而且為將這一理論付諸於實踐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同時展示了網路外語教學在提高學生語言能力上的巨大潛能。
網路上的通信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非實時交流,如E-mail,電子論壇,新聞討論組等,另一種是實時交流,如線上交談IRC(Internet Relay Chat),視頻會議,虛擬環境實時交流(MOO)等等。
非實時交流
非實時交流目前套用最廣泛的便是E-mail。E-mail是一種計算機輔助的文字交際工具。它集文本的幫助思考功能和機輔通訊的互動功能為一體,在文字和口語這兩種長期被看作是對立的表達方式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因此,它在表達思想,傳遞信息等方面發揮著前所未有的威力。E-mail的這一優勢也引起了外語教師的濃厚興趣。自80年代起e-mail已被套用於英語課堂教學,特別是寫作教學。各個國家的英語教師在實踐中積極探索教學規律,摸索出了卓有成效的方法和途徑,包括班級內的各種電子寫作活動,跨班級和跨學校的合作學習活動以及跨文化鍵友交流等。國內蘇州大學的顧佩婭教授1997年與北京師範大學外籍教師David Catterick共同組織了一次網上教學活動。學生們通過E-mail介紹自己的興趣、特點並交流有關論文方面的問題。通過相互提問、建議、評論和修改,不少學生寫出了有一定質量的學期論文,有兩篇還通過電子投稿在一份國際英語教學刊物上得以發表(顧佩雅,1999)
E-mail的套用能為學生創造最佳自然交際和語言習得環境。儘管在套用過程中還存在許多技術上和合作上有待於摸索和解決的問題,但實踐已經證明E-mail為中國學生學好外語帶來了新的希望。它是一種突破教室空間和時間的局限,真正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它提供了非一般課堂所能創造的開放性互動合作環境,滿足了學生渴望真實交際的願望,因此能夠大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對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特別是書面交際能很有益處。
實時交流
雖然非實時交流對外語教學產生了很大的作用,但它畢竟不同於我們所習慣的日常生活中的面對面的交流方式,它仍未徹底擺脫書面語的局限,多少還帶有一些書面交流的特點。在想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尤其是口語交際能力,實時交流顯然是更為理想的方式。近來隨著網路的發展,許多教育工作者開始研究實時交流對教學的意義。研究較多的是IRC線上交談和虛擬環境實時交流。在外語教學中,IRC線上交談常被用於組織學生進行課堂電子實時討論。這種討論在教室或電腦房中進行,學生通過幾台或幾十台聯網的電腦進行同一主題的討論。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討論中,他只要用鍵盤在螢幕文字輸入區輸入自己的意見,然後按send鍵,發言就被送出去,所有參與討論的人都可以看到這部分內容。其它學生可以對此提出質疑,評論或反駁,如同傳統的課堂口頭討論一樣,但是研究表明在這種交流方式中學生的參與要比傳統課堂討論積極得多,且參與機會更加均等,連一些平時非常害羞的學生也會踴躍加入到討論中來。
MOO與IRC線上交談一樣,都是一種實時的文字交談,但它在許多方面更優於IRC。其中最重要的是它創造了一種虛擬的環境,參與者要扮演不同的虛擬角色與別人進行交談,使參與者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學得更加輕鬆愉快。因此MOO正引起越來越多的外語教師和學生的興趣。美國紐約市立大學的Julie Falsetti就在網上創立了一所虛擬大學schmooze University。在這裡參與這就如同在真正的大學校園裡一樣,可以進行各種活動,比如玩遊戲、去圖書館、和同伴“交談”等等。由於這些活動都要靠文字來進行,這無疑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寫作技能。此類的虛擬學習環境目前在網上越來越多,如果廣大外語教師和學生能有有效地利用這些環境,講會對外語教學產生巨大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