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認知二語習得理論本土化研究:中國英語教學認知策略》內容包括認知心理學、心理語言學、二語習得理論、外語教學法和外語測試五個方面的知識。是外語研究者和外語工作者應該了解和具備的元語言、元認知知識的總和。掌握這些知識,將幫助廣大外語教學解開一些迷惑,如石化現象發生的認知原因是什麼?有意識記憶力和無意識記憶力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遺忘是怎樣產生的?如何有意識縮短孵化期使理解和產生能力同時得到發展?技能習得遵循怎樣的規律?外語教學史上都經歷過那些教學法演變?學生吸收何種輸入、產出何種輸出才能將輸入最大化、最最佳化地轉化為輸出?通過影視習得英語中,應採取哪些影視作品和方法?外語測試的基本概念和特點以及出外語多項選擇題的注意事項?如何使學生達到課外學習自主?等一系列外語學習策略的問題。《認知二語習得理論本土化研究:中國英語教學認知策略》特點:
1.《認知二語習得理論本土化研究:中國英語教學認知策略》將認知心理學、第二語言習得、外語教學法和外語測試的理論綜合於一體。
2.《認知二語習得理論本土化研究:中國英語教學認知策略》不但涵蓋了二語習得的經典理論,也介紹了最新研究成果。
3.《認知二語習得理論本土化研究:中國英語教學認知策略》不是對西方理論進行簡單的梳理,而是將西方先進的認知二語習得成果套用於中國母語環境下的英語教學,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論和學習策略。
4.《認知二語習得理論本土化研究:中國英語教學認知策略》針對中國英語學習環境而論,因此,一些理論如formal instruction和強調social interaction的理論,不是《認知二語習得理論本土化研究:中國英語教學認知策略》重點。
創新點:
《認知二語習得理論本土化研究:中國英語教學認知策略》為我國認知二語習得理論的本土化套用研究,做了一個初步嘗試。
1.我們首次將二語習得理論劃分為前認知(Pre-cognitive)和後認知(Post-cognitive)理論階段,從而使讀者對二語研究由90年代前以研究客體——目的語為主,轉向90年代後研究主體——學習者認知特點為主的過渡,一目了然。
2.我們提出了一系列的認知策略,並以辭彙和語法教學為例,分別說明如何將接受性技能轉化為產出型技能。《認知二語習得理論本土化研究:中國英語教學認知策略》提出的認知策略有:故意/有意注意策略、重複式、間隔式輸入策略、關鍵字策略、詞塊學習策略、概念排除策略、變化語境策略、及時產出策略。這些策略是針對學習者主體而言。要實施這些策略,還要通過客體——輸入和輸出的特點和分類得以實現,從而實現將輸入最大化、最最佳化地轉化為輸出的外語學習目的。
3.在輸入研究上,基於Krashen理論和信息加工特點,我們拓展增加了最佳語言輸入的特點。
4.在輸出研究上,基於Swain理論和自動化特點,我們提出了五種輸出類別以及各自功能,比便避免由自動化而產生的石化。
5.教學法上,我們提出了實現以上理論模式的,利用影視英語教學的'整體教學法'(Holistic Approach),並提出了利用電影教學的認知策略。
6.通過最新習得起始年齡研究,我們提出了我國語言規劃的政策和出路之一是縮短外語教育時間,並提出了平衡國語、方言和英語教育關係的長遠政治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