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記 | |||||
拼音: | |||||
解釋: | 1.皇帝親自撰寫的詔書。 |
相關詞條
-
罪已詔
“罪己詔”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現問題、國家遭受天災、政權處於安危時,自省或檢討自己過失、過錯發生的一種口諭或文書。它通常是在三種情況下出現:一是君臣錯位...
詳解 淵源 適用範圍 功用 歷代罪己詔 -
詔
1.告訴,告誡。2.天子下達臣屬的文體,分為即位詔,遺詔,表詔,伏詔,密詔,手詔,口詔等。始於秦始皇,終於清朝,是一種命令文體。
基本信息 文字詳解 常用詞組 -
定國是詔
定國是詔,1898年6月,光緒帝頒布《定國是詔》,決定變法,史稱戊戌變法。許多同學將其中的《定國是詔》讀為《定國事詔》,把其中的是解釋為這個之意。也有部...
簡介 內容 -
罪己詔
“罪己詔”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現問題、國家遭受天災、政權處於安危時,自省或檢討自己過失、過錯發生的一種口諭或文書。它通常是在三種情況下出現:一是君臣錯位...
簡介 適用範圍 無奈性 悲喜劇 評價 -
《送記注楊學士被詔赴闕》
《送記注楊學士被詔赴闕》是宋代詩人強至的作品之一。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 -
《文心雕龍·詔策》
《詔策》是《文心雕龍》的第十九篇,主要是論述帝王的詔令文告。這類文體的名目很多,後代統稱為詔令。魏晉以前,這種文體還多用古樸的散文,隋唐以後,就常用辭采...
內容提要 原文+譯註 -
避詔岩
避詔崖在宋代前本無其名,史志記是古代隱遁之士藏匿珍貴典籍的地方。《華岳集》記述北周時道士焦道廣曾在此隱居。自宋代著名隱士陳摶在此躲避朝廷征詔之後,方得此...
景點介紹 相關歷史 -
《大唐西域記》
《大唐西域記》,簡稱《西域記》,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門人辯機奉唐太宗之敕令筆受編集而成。《大唐西域記》共十二卷,成書於唐貞觀二十年(646年),書...
概述 簡介 成書經過 主要內容 研究綜述 -
明詔
明詔,漢語辭彙。拼音:míng zhào,釋義:(1).英明的詔示。(2).公開宣示
拼音 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