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舉 | |||||
拼音: | |||||
解釋: | 1.也稱制舉。指皇帝親自在殿廷考試錄用人才。 |
相關詞條
-
《詔罷縣令舉》
《詔罷縣令舉》是宋代詩人石介的作品之一。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 -
詔罷縣令舉
作者宋石介詩詞正文一統獨不調,謂琴皆可廢。一目獨不張,謂網皆可毀。易弦張其日,網在琴聲遂。舉令或非人,止當罪舉吏。遂令天下不得舉,廢琴毀網復何異。注釋 ...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 -
舉賢良文學詔
朕以眇身,獲保宗廟,戰戰慄栗,夙興夜寐,修古帝王之事,通保傅,傳《》、《論語》、《尚書》,未雲有明。 其令三輔太常舉賢良各二人,郡國文學高第各一人,賜中...
-
罪已詔
“罪己詔”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現問題、國家遭受天災、政權處於安危時,自省或檢討自己過失、過錯發生的一種口諭或文書。它通常是在三種情況下出現:一是君臣錯位...
詳解 淵源 適用範圍 功用 歷代罪己詔 -
舉明習兵法詔
間者災變不息,盜賊眾多,兵革之徵,或頗著見。 未聞將軍惻然深以為意,簡練戎兵,繕修干戈,器用濫惡,孰當督之? 將軍與中二千石舉明習兵法有大慮者各一人,將...
-
舉察奢僭詔
而今貴戚近親,奢縱無度,嫁娶送終,尤為僭移。 《春秋》之義,以貴理賤。 今自三公,並宜明糾非法,宣振威風。
-
毋得舉六百石為廉吏詔
舉廉吏,誠欲得其真也。 吏六百石,位大夫,有罪先請,秩祿上通,足以效其賢材,自今以來,毋得舉。 (《漢書·宣紀》)
-
曹文詔
曹文詔(?-1635),山西大同人。勇毅而有智略。明末著名將領。 前期,他助孫承宗和袁崇煥,征討遼東,屢次大敗後金部隊。 後期,被朝廷調到西部地區,征討...
人物生平 歷史評價 家族成員 墓址保護 史籍記載 -
察舉制
察舉制是中國古代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漢武帝於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確立。文帝的兩次詔舉,明確訂立了舉薦制度,有了科目,有了考試辦法,也分出了等級,這標...
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