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gǔxùnxué
注音
ㄍㄨˇㄒㄩㄣˋㄒㄩㄝˊ繁體
詁訓學
解釋
特指有關《詩經》研究的一門詳於訓詁而略於詩義的學問。宋鄭樵《<通志>總序》:“《詩》雖一書,而有十二種學,有詁訓學,有傳學,有注學,有圖學,有譜學,有名物學,安得總言《詩》類乎?”
語出:宋鄭樵《<通志>總序》:“《詩》雖一書,而有十二種學,有詁訓學,有傳學,有注學,有圖學,有譜學,有名物學,安得總言《詩》類乎?”。
gǔxùnxué
詁訓學
特指有關《詩經》研究的一門詳於訓詁而略於詩義的學問。宋鄭樵《<通志>總序》:“《詩》雖一書,而有十二種學,有詁訓學,有傳學,有注學,有圖學,有譜學,有名物學,安得總言《詩》類乎?”
《春秋名字解詁》訓詁書。清代王引之著,收入《經義述聞》卷二十二、卷二十三。王引之又從聲音上審辨一些難以解釋的例子,發前人所未發。後來俞樾(1821~19...
《春秋名字解詁》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字詁,解釋字義的書。明末清初學者黃生撰。黃生字扶孟,別號白山,安徽歙縣人。生於明熹宗天啟二年(1662),卒年不詳。
古籍簡介 四庫提要訓,是漢語辭彙,漢語拼音為xùn,從言從川。本義為用言語(貫通)使人心思如河流般流淌順暢。如:而五人生於編伍之間,素不聞詩書之訓。——張溥《五人墓碑記》
詳細釋義 相關詞組 其他釋義 古籍解釋纂訓指的是解釋古書中的字、詞句的意義,亦稱“訓故”、“詁訓”、“故訓”,形聲。從糸(mì),算聲。本義:赤色的絲帶。
基本解釋: 詞語分開解釋: 相關詞語16.2 鄉黨弟十 春秋文公經傳解詁弟五
圖書信息 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目錄《故訓彙纂》是商務印書館繼《辭源》之後的又一部大型漢語工具書。由武漢大學古籍所編寫,主編為宗福邦、陳世鐃、蕭海波。
書籍介紹 書籍特色 書籍作用關於中國哲學史史料的收集、整理、研究、分析、鑑別和使用的科學。它是中國哲學史研究的基礎學科之一,目的在於為中國哲學史的研究提供可靠根據。
中國哲學史史料學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大戴禮記解詁》,清朝時期作品,為王聘珍撰。
簡介》、《釋言》,通古今之字,古與今異言也。《釋訓》,言形貌也。’然則詁訓學...,第一篇與第三篇分別以“釋詁”“釋訓”命名。在這裡,“詁”與“訓”分立,這表明,在作者心目中,“詁”與“訓”是“釋”的對象,是作為兩個實在對象出現...
基本概念 歷史發展 分類 研究方法 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