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長自然村

許長村隸屬於禾甸鎮檢村行政村,屬於半山區。位於禾甸鎮東邊,距離檢村村委會3公里,距離禾甸鎮3公里。國土面積5.16平方公里,海拔2000米,年平均氣溫14.81℃,年降水量793毫米,適宜種植水稻、蠶桑、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418畝,其中人均耕地0.73畝;有林地6809.1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50戶,有鄉村人口582人,其中農業人口573人,勞動力34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30人。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74.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015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18畝(其中:水田173.4畝,地244.6畝),人均耕地0.73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蠶桑等作物;擁有林地6809.1畝,無經濟林果地;水面面積515畝,其中養殖面積515畝;無草地 、荒山荒地、其他面積,無礦產資源。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7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150戶通自來水,無一戶飲用井水,已無農戶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150戶通電,有14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4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93.33%和93.33%);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2戶(分別占總數的53.33%和21.33 %)。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3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3公里。全村無一戶有汽車,拖拉機1輛,機車90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4戶;未建有小水窖;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173.4畝,有效灌溉率為41.48%,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73.4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畝。

該村到2007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8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0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收入474.3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35.64萬元,占總收入的28.60 %;畜牧業收入65.87萬元,占總收入的13.8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430頭,肉牛31頭,無肉羊);漁業收入5.51萬元,占總收入的1.16%;林業收入0.66萬元,占總收入的0.14%;第二、三產業收入147.42萬元,占總收入的31.08%; 工資性收入18.09萬元,占總收入的3.67%。農民人均純收入3015元,農民收入以烤菸、水稻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8.0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83人(占勞動力的14.49%)在省內務工53人,到省外務工30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7年烤菸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1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2.34%。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蠶桑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蠶桑產業。全村無企業;無專業合作組織;全村無一戶農戶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50戶,共鄉村人口582人,其中男性310人,女性272人。其中農業人口573人,勞動力348人。該村以白族為主(是白、漢族混居地),其中白族574人,漢族8人。
到2007年底,全村無一人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92人,參合率85.86%;享受低保18人(人員名單:楊翠林、湯鳳蘭、張忠成、張彩仙、張炳直、張春梅、張成輝、張成飛、張學良、王建仙、張國雲、張國榮、張作忠、張德生、張開泰、張金貴、邵光菊、張小飛)。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公里,距離鎮衛生院 3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150戶,占農戶總數的100%。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禾甸完小,中學生就讀到禾甸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3公里,距離中學3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05人,其中小學生84人,中學生21人。
該村未建有文化活動室、圖書室,無業餘文娛宣傳隊。
許長自然村地處禾甸鎮東部,屬檢村行政村一個半山區自然村,這裡是白族居住地,有遠近聞名的古代建築龍泉寺,村裡的人每逢過年過節都要上寺進香,祈求一年豐調雨順,家人平安吉祥、身體健康。本村村民主要以水稻、蠶桑、玉米、烤菸等種植為主。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7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5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18畝,無土地流轉面積,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但尚未籌資、籌勞。年末集體總收入3.59萬元,有固定資產21.98萬元,年末無集體收益,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組務、財務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9人,黨員中男黨員9人,無一女黨員。該村設有團支部1個,設在本村,團員9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水利基礎設施差,文化教育、村民意識觀念落後,村內衛生條件差。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
1、大力發展蠶桑特色產業,種植面積418畝;
2、大力發展養殖業。發展養殖生豬300頭,牛60頭,羊150隻;
3、不斷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100人;
到“十一”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7年的3015元增加到320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