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毅[原財政部科研所所長]

許毅[原財政部科研所所長]

許毅1941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原財政部黨組成員、原財政部科研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基本信息

生平經歷

1許毅[原財政部科研所所長]1
1938年投身革命,1941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蘇北地下黨江北特委救亡工作團聯絡部部長,“聯抗”政治部敵工科科長、“聯抗”司令部大隊教導員、政治指導員。
1941年後從事根據地財經工作。先後擔任蘇北聯抗司令部擔任糧秣處主任,紫石縣財政局副局長。抗戰勝利後,任蘇中行政公署財政廳軍糧特派員、蘇皖地區一分區專員公署財經處糧庫主任。解放戰爭期間,先後擔任華中支前司令部財糧部副部長、財經分處主任、糧秣總站站長和裕豐實業公司總經理。1949年渡江戰役期間,擔任蘇北支前司令部財糧部副部長,負責組織蘇北片的財糧支前任務。
新中國成立後,許毅開始從事城市經濟工作。先後擔任調任華東軍政委員會財政部任計畫處長、華東財政部計畫處處長、稅務管理局副局長,1955年調任中央財政部經建司重工處處長,1956年轉任工業財務司副司長,1958年任基建財務司副司長、建設銀行行長。1963年,許毅開始擔任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
1980年1月,中國財政學會正式成立,許毅擔任副會長兼秘書長。在他的推動下,財政基礎理論研究會、企業財務研究會、成本研究會、民族財政研究會、外國財政研究會、中國稅務學會、中國投資學會等各種專業性學會和研究會相繼成立,他還力促各省市建立為地方政府經濟決策服務的財政科學研究所,改變了財政學科研的落後狀態。
1978年8月,國家恢復學位制後,許毅成為第一批研究員兼研究生導師。1981年,許毅又成為第一批經濟學博士生導師,此後又當選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經濟學科評議組成員,並成為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
1981年7月,許毅牽頭組成專家代表團去美國訪問和宣傳我國的改革開放事業,他也由此成為改革開放後首批組團訪美的領隊。1981年冬,他協同楊紀琬等同志共同發起、創建了中國財務會計諮詢公司。1983年10月《註冊會計師法》頒布後,在公司領導下又成立了中華會計師事務所、中華標準賬簿發行部和中南評估公司,同年即創造了中華會計師事務所群體,到1995年,“中華群體”已發展到25家,成為中國最大、人才最多、水平最高、信譽最好的中介機構,許毅被推舉為群體理事會的理事長,他和楊紀琬等先生一道,成為中國財務會詢事業的開拓者之一。
新中國成立後,先後擔任華東人民政府財政部預算處長、華東稅務局副局長,財政部公交司副司長、中國人民建設銀行行長。1963年起,擔任財政部科研所所長、財政部黨組成員。1979年-1989年,擔任國務院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常務幹事、顧問;全國人大財經委諮詢顧問,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財政學會副會長、顧問;中國金融學會、稅務學會、投資學會副會長、顧問,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多所高校的兼職教授。第一批獲得經濟學博士生導師資格。

主要論著

許毅[原財政部科研所所長]許毅[原財政部科研所所長]
許毅教授是我國財政理論界主流學派——“國家分配論”的創始人。早在50年代,許毅教授揚棄了西方資本主義“公共消費”、“公共財政”的理論影響,提出了“財政學是研究不同社會制度下以國家為主體的分配關係發展規律的科學”的命題。之後,在他的代表作《財政學》中,許教授運用國家分配論的基本觀點,對財政學理論體系進行了革新,突破財政學傳統的收、支、平(平衡)、管(管理)模式,系統提出了建立社會三大基金(補償基金、積累基金、消費基金)實現六項扣除的巨觀財政分配論,探討了財政平衡和國民經濟綜合平衡的問題,探索了財政分配與社會經濟結構的關係。以積累和消費為基本矛盾,許毅為財政學建立起一個不同於收、支、平、管體系的全新的社會主義財政學體系。
改革開放以來,許毅自始至終以高昂的政治熱情參與改革理論的探索,不斷提高自己的認識,形成了關於正確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體系的一系列真知灼見。當前,許毅教授研究工作的重點集中在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和解決三農問題方面。通過對西北、東北、山東、河南、兩湖、兩廣等地農村經濟的實地考察調研,面對開拓農村大市場,提高農民收入的戰略任務,一向關注農村經濟發展、關心農民民眾疾苦的許毅教授從中西部和民族地區經濟大開發的角度系統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在激烈的國際競爭形勢下,要完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任務,必須從農業生產的產業化和現代化入手,實現農業生產的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和國際化,這樣農業產品才能由過去的小商品發展成為大商品,進入城鄉大市場並走向國際市場

發表作品

在研究當前問題的同時,許毅教授也是兼做歷史問題研究的專家,他在史學方面的主要貢獻表現為對根據地財政經濟史和近代中國外債史資料的整理出版與研究。他1976年即受命組織革命根據地財經史料的整理與研究,聯合各地科研機構和大專院校的專家學者,編撰了《中央革命根據地財政經濟史長編》形成了一支比較完整的從事根據地財經歷史研究的隊伍,以及一套科學的研究方法。20多年來,他先後組織力量出版的根據地財政經濟史料選編達37種,共4200多萬字;根據地財經史18種,共560萬字。
許毅還領銜組織專業研究機構和檔案部門主編了《清代外債史資料》(上、中、下三冊)、《民國外債檔案史料》(1-12卷)、《民國歷屆政府整理外債資料彙編》(兩冊)。這是迄今中國出版最為齊全的外債研究史料,是關於中國外債史研究、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研究的奠基工程。接著,他又主編了《清代外債史論》,這些工作前後花費近16年時間,完成了總計1000多萬字的資料整理工作。
許毅對中國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以及社會主義制度建立的歷史基礎等問題,以1988年發表的《“兩聲炮響”與我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形成的關係》一文為代表,逐步形成了對歷史學界和經濟學界具有重大影響的觀點。他從歷史研究的因果關係入手,通過對近代中國社會發展道路的探索,說明中國共產黨人怎樣使中國擺脫“百年屈辱”,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他的領導下,《從百年屈辱到名族復興》四卷本系列叢書正在進行著緊張有序的編撰和出版。

擔任職務

改革開放以來,他先後擔任的社會職務有:國務院經濟研究中心常務幹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顧問、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全國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委員會經濟組成員、全國人大常委會諮詢員、全國經濟學團體聯合會執行主席,中國財政學會副會長,中國成本研究會會長,中國金融學會名譽副會長,中國財政學會、中國成本研究會、中國金融學會、中國財務學會、中國國際稅收研究會和中國投資學會顧問,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高校兼職教授。早在1988年9月,他就被英國劍橋國際傳記協會選舉為該會年度會員,並被收入《國際名人詞典》第21版中;同年又經國際傳記協會理事會決定,被收入《世界名人名譽冊》;1991年被美國國際傳記協會收入《名人錄》,並被授予傑出貢獻證書;同年5月,被中外名人研究中心收入《中國當代名人錄》。

成就及榮譽

97年浙江省優秀科學論文二等獎--《高等醫學院校應開設性醫學課程》;
97年浙江省優秀科學論文三等獎----《精神分裂症遺傳因素分析》;
99-00年浙江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二等獎--《男性同性戀生理心理特徵研究》系列論文;
2002年浙江省醫藥衛生科技創新二等獎;
中國性學會性科學進步一等獎2004年1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