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思湄

許思湄,字葭村,清末浙江山陰人,文字功底深厚,一生在天津及冀魯、遼西一帶為幕為僚,孤苦飄零半生,一生窮困潦倒,唯一流傳於世的僅此《秋水軒尺牘》

許思湄,字葭村,清末浙江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文字功底深厚,著名的晚清師爺,生活在道光,鹹豐年間,一生在天津及冀魯、遼西一帶為幕為僚,孤苦飄零半生,在當時盛行的“刀筆吏”的環境裡,許先生保持著難得的清高與正直,故而難為當時世情所容,一生窮困潦倒,唯一流傳於世的僅此《秋水軒尺牘》,亦為後人再現了當時晚清地層文人的艱難命運。
許霞村的文字融合著人性的靈韻,婉轉秀麗,而決不矯飾,清新脫俗,而倍覺雅致,讀來琅琅上口,如飲清泉,初而不食其味,頓而覺回甘在舌,清爽悠然,神怡心暢,直至痛快淋漓。
依然記得《秋水軒尺牘》中這樣的文字,在一篇向朋友王滄亭敘說別後事況的書信中,許先生這樣寫到:“別後,初四日抵津門,初十日,詣平舒,月未一圓,地經兩易,風塵僕僕,無非芸人之田;”再如在給朋友的另一封書信中,“別後駒光如駛,魚雁鮮通,三晉雲山,徒勞瞻企。”作者的質樸語言,真摯的情感流露,以及汗唐姘文的行文方式在這裡得到完全的融合,讓語言的張力得到柔性的發揚,時值多年後,細細玩味,依然能體味到作者一方真情在字裡行間的跳躍和流動。
在晚清的幕僚群體中中,通常將那些掌管著文書的人叫做師爺,這其實是一個下層文人艱難謀生的職業,在許霞村為幕為僚的師爺生涯中,儘管倍受淒涼,卻又無奈於現實的生計壓迫,其在尺牘中,屢有詼諧的黑色幽默,如在《與王滄亭敘說別後事況》中,他這樣調侃自己:“自憐亦堪自笑,比值同人歸里,館中惟我獨居,加以清磬紅魚,真是修行古剎。”說道現在的艱辛,這樣的調侃是無奈的苦笑,是對現實不滿但又只能妥協的嘆息,在與朋友與陳天度的書信中,他描寫了現在的近況:“數年來,館不過副席,俸不過百金,內而顧家,外而應世,探我行囊,惟有清風明月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