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橋回族維吾爾族鄉

許家橋回族維吾爾族鄉是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區唯一的少數民族鄉,1984年12月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位於區境西南部,距區府14.5公里。319國道、常吉高速公路貫穿而過,東接常德桃花源機場、常張高速公路,西臨沅水。

基本信息

許家橋回族維吾爾族鄉是全區唯一的少數民族鄉,1984年12月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該鄉地處常德市城區西南17公里處,319國道、常吉高速公路貫穿而過,東接常德桃花源機場、常張高速公路,西臨沅水。轄16個自然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有耕地面積28750畝,山林面積25470畝,屬典型的丘陵區。2007年總人口20545人,其中回、維、土、苗等少數民族人口8700多人。工農業總產值1.4億元,同比增長0.6%。

社會事業

積極搞好民政優撫工作,2007年爭取資金30餘萬元,有計畫有步驟地解決了部分弱勢群體的困難。落實好各項補助政策,保證了五保戶、低保戶的轉移支付及時足額發放到位。農村醫療衛生進一步發展,村級醫療衛生網路覆蓋率100%。鄉衛生院抓住新農村合作醫療的市場機遇,加強個人的業務知識培訓,積極主動的為廣大農民服務,現已躋身全區“五個鄉鎮中心衛生院”之一。教育工作穩步推進,校風管理和教學質量繼續保持在全區前列,適齡兒童入學率100%,2007年考入重點高中30多人。

新農村建設

積極貫徹落實“中央1號”檔案精神,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改善農村環境為基點,注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2007年以麻家巷村為示範點,帶動全鄉各村開展了新農村建設。3~5月份各村開展了“三清”整治活動;加大農技推廣力度,全年分別在鄉政府和村里舉辦了5期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參訓農民近600人次,發放各種宣傳資料5000多份。下半年加快了鄉、村道的硬化工程,全年爭取國家投入40萬元,外部援助和自籌69餘萬元,完成了鄉道2.4公理、村道1.5公里的硬化。此外新建成沼汽池60口。爭取上級投入修整改建了民族村部,新建了三元橋村部。(姜勇)

民族工作

少數民族人口占全鄉總人口的42%,是常德市4個少數民族鄉之一,民族工作是鄉黨委,政府的重要工作。年初黨委政府進行了專題研究,制定了一手抓團結、一手促發展的工作思路,並明確了一名副鄉長主管民族宗教事務工作。民族團結工作著眼點主要在相互尊重風俗習慣,互諒互讓和睦相處;截止2007年,共爭取上級投入和自籌資金50餘萬元,修建了4座清真寺,讓廣大的清真教徒有了活動場所。日常工作中積極化解糾紛,全年沒有出現一起族群間的糾紛和有關少數民族問題的上訪事件。在民主政治生活中,積極關心和培養少數民族幹部,全鄉50名村幹部中少數民族幹部有15人,在第十屆區鄉兩級人大代表中少數民族代表的比例分別達到了50%和40%。
促發展的著眼點在於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全鄉少數民族聚居在4個村的鄉、村道路已全部硬化,總計4.5公里;爭取國家資金和自籌資金130萬元,進行了農田水利設施的改造,對6公里的水利灌溉渠進行了硬化,10公里的渠道放置了U型槽,修建了四座排灌站,新建了新型沼氣池40餘口。

相關詞條

湖南省 常德市 沼氣池

參考文獻

http://hnxujiaqiao.gov.cn/gb/index.htm?id=11869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