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如蘭[明代官員]

許如蘭[明代官員]
許如蘭[明代官員]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許如蘭,字湘畹,號芳谷,南直隸廬州府合肥縣(今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長臨河鎮許家榨村)人。 明末官員。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殿試金榜第十五名。歷任光州知縣、工部郎中、紹興知府、浙江按察司按察使、河南按察使,管密雲道、順天巡撫僉都御史、廣西巡撫、副都御史。

(概述內圖片來源:合肥東鄉許家榨村《許氏宗譜·明都御史如蘭公像》)

人物生平

許如蘭,字湘畹,安徽肥東長臨河人。明朝大臣。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殿試金榜第十五名。初知光州,疏韶奇冤陳尚寶等七人,治獄稱神。遷工部郎中,多平反,時譽大起,敘慶陵功。因不附閹臣,天啟六年簡紹興知府,始下車,周咨民隱、清課額、崇學校、省刑出滯,不數月間,士民興頌。三江自湯守建閘,久漸圯,捐俸修築,一還舊例。天啟七年因敘功加升二級浙江按察司按察使。崇禎元年正月為天下卓異官二十四人之一賜宴禮部,同年升河南按察使。十一月改河南按察使管密雲道。三年正月以卓異升密雲兵備道右布政、轉蒲州道,密人請留未赴。旋擢為右僉都御史、巡撫順天,六月仍以右僉都御史改巡撫廣西,七月敘恢復四城功加升一級賚銀二十兩紵絲一表里。撫桂折悍藩、平普莫二賊,進副都御史。

主要成就

重修紹興馬太守廟

馬太守廟在紹興府城南二里。太守名臻,築鏡湖,遺利於越。唐開元中,刺史張楚始立祠湖傍。元和九年,觀察使孟簡復恢之。自後廢修俱不可考。至天啟間,知府許如蘭同郡中鄉袞修撰余煌有記。

重修三江閘

時紹興境內歷經百年的水閘三江閘即將毀壞,三江至湯守段主渠道淤塞嚴重。為保障蕭山、山陰、會稽三縣百姓安危,許如蘭帶頭捐上俸銀,率受益三縣官民重建水閘,疏理渠道,並訂立渠道永久疏通章法。越東百姓依賴此水系暢通,確保農業年年豐收。

人物評價

明袁宏道曾做詩《龍君超徼集章台以看花台為韻》贊曰:

碧筱當煙出,朱菙帶渚看。佳人吳咲語,公子晉衣冠。

始覺歡場盛,爭言雅道難。經時覓快友,才得許如蘭。

軼事典故

湖山春曉圖

許如蘭曾以湘畹主人的名義家藏宋代趙伯驌《湖山春曉圖》。鈐印為:子孫永保(朱)平生真賞(朱)。

都御史座

四頂山朝霞寺遺址右側,有石如鼓座,據說明末許如蘭,少時就讀於書院時常坐此石,所以稱“都御史座”。

夢硯得硯

許如蘭夜夢東坡先生手授一硯。翌日,童子種竹掘地,果得一硯,玉質金聲,背有東坡小像。許氏摩挲拂拭,寶之數十年不離寢處。注1、2、3。

注1:明陳繼儒曾在《白石樵真稿》中記載。

注2:明朝倪元璐曾在《倪文貞集》中記載:廬州許芳谷太守治越,三年夜夢蘇文忠公,晤論周旋。旦起童子援鋤叩垝得石,乃硯也,題曰:天然,而其隂有文忠小像,宛然夢中鬚眉雲。

注3:清初作家施閏章(16l9— 1683) 獲知此事,因作《思硯齋記》:君子之論人也,生視其所好;其事親也,歿視其所不忘。尚書戶部郎中許君生洲,負穎力學,嘗為翰林院庶吉士,肆力於文辭。余見其《思硯齋詩》,畀而問之,則喟然日:“先大父中丞公,天啟問守紹興,夢東坡先生手授一硯。翌日,使童子種竹臥龍山麓,掘地果得硯。玉質金聲,背有東坡小像。 中丞摩挲拂試,寶之數十年,不離寢處。明末兵亂失去,時先中丞既歿,家大人追念手澤,為之出涕,顏所居日‘思硯齋’。君為我記之。”

張炳芳吞金

許如蘭因有事求內閣首輔周延儒,遂托舊友張炳芳作中介,送銀萬兩給周氏。張炳芳收銀兩後並沒有馬上送於周氏。許如蘭派來的差官見遲遲沒有回執,無法回廣西交差,就直接去找周延儒尋問。周氏因沒有收到此筆銀兩,就問托誰所辦,差官回答是張炳芳經手。周氏連忙叫張炳芳前來詢問,一見面就問是否有此事?張炳芳回答確有此事。周氏用手指著他說:“既然有。那為什麼不送來?是何道理!”張炳芳就請周延儒到另外一間房中,在屏風后面輕聲解釋說:“太師說話不要太急。這個差官辦事不慎密。萬一被廠衛知道了怎么辦?我等會出去,將他送來的東西扔還給他,再趕他走。”周氏恍然大悟說:“這是好辦法。還是你愛護我。”

張炳芳出去,叫差官過來劈頭就罵:“你半夜裡送錢給周大人,還想讓他在大庭廣眾面前承認,天下有如此的道理嗎!這裡沒有什麼回執。我來寫一封書信給你的主人,你回去交差吧。”這個差官回到廣東之後,許如蘭見信,知他壞自己大事,一怒之下將其斬首。從此之後,凡是官場行賄送錢者,再也無人敢索要回執了。從張岱給張炳芳寫的傳記里,似乎許芳谷的錢似乎並沒有被差官帶回廣東,極有可能被張炳芳暗中吞沒,而周延儒與許芳谷兩人皆被其“玩”了一把。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一個內閣的小秘書(又稱中書)竟然敢將封疆大吏(“省長”)送給內閣首輔(“總理”)的錢私沒,足見張炳芳的膽魄和手腕確非常人可比。而且他還使後來的行賄者和受賄者之間形成了一種默契,此類夤緣勾當絕不可留下證據和“痕跡”。

註:見張岱《琅娠文集·附傳》:許芳谷官于越,三叔居幕下,不諮詢不敢理郡事。後走萬金於宜興,托三叔為介。三叔額之,而金不至。其差官遲回簡不得,性卞急,直走問宜興。宜興謝無有,問誰居間,曰張中書。亟招三叔,三叔趨至。宜興迎而問曰:“粵撫事果否?”曰:“有之”宜興出一拇指,曰:“有之。日不至,何也?”三叔請間,遂屏人語曰:“太師何言之耶?粵差官不縝密,廠衛詷之急:伺稍閒,中書投原物驅之去耳。”宜興亟點頭,曰:“甚善。”急譴之,且曰:“中書君愛我。”三叔出,呼差官署曰:“暮夜金而欲相公當堂承認,有是理呼?無回簡矣。我一書亟報?主。”馳至粵,許芳谷以差官憤事,立斬之。後有行金者,委之即去,無復敢問。

親屬成員

兒子:

許裔衡(“衡”或作“蘅”),字杜鄰,少喪父,詩文著名,尤擅。清順治十一年拔貢生,以事母不仕。著有《二樓詩集》;

許裔馨,順治十一年貢生,工詩文。著有《岳搖堂詩集》。

孫子:

許孫荃,字友蓀。康熙庚戌科進士二甲第五十六名,並舉博學鴻詞。孫荃幼篤學,尤肆力詩古文詞,選庶常,授翰林院侍講,一時館閣中稱著作手,授刑部主事。曾平反因滇黔之變被牽連者,所全活達數百餘人之多。升戶部郎,督學陝西,捐館俸修學宮。著有《華獄堂》、《慎墨堂》詩集。

個人作品

著有《香雪庵集》12卷,《天然硯譜》1卷、《撫廣奏議》10卷、《游衢紀略》等。

藝術形象

《龍潭》 - 《密雲縣誌》

驅車來訪到龍潭,石上青苔砌小庵。爽氣繞筵猶帶露, 危旌隱日自生嵐 。

人依玉樹妖塵遠,魄濯冰壺酒正酣。仿佛龍光歸杖履, 驪珠應許共君探。

《登四頂山望湖作》

嵯峨直上極層椒,絕頂峰煙四望遙。山色西來連霍麓,濤聲東去逐江潮。

天邊賈舶千帆遠,水底魚龍萬象驕。況是仙靈多窟宅,伯陽丹鼎靄晴霄。

《詠女將秦良玉援遼》

鐵騎紅妝照漢城,蛾眉高髻擁長旌。軍稱娘子香成陣,隊出佳人翠作營。

花襯錦袍宜有綠,光寒寶劍逼釵明。提戈直奪胭脂塞,共道封侯屬女英。

《游嵊縣》(題目是我補的) - 《嵊縣縣誌》

從來稱名勝,況復是清秋。地古墟煙少,天晶日色浮。

樹光連野合,溪響傍山幽,黃葉飛何急,雪輕淡欲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